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68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15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7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31.
目的 以护理人员相对数预测为例,探讨新陈代谢GM(1,1)和线性回归耦合模型的在卫生人力资源预测中的应用,提供卫生人力预测方法学参考.方法 采用新陈代谢GM(1,1)和线性回归耦合模型进行预测拟合分析.结果 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误差较小,耦合模型预测精度高.结论 耦合模型弥补了灰色系统模型中不含线性因素的不足,又改善了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中不能表达指数增长的缺陷,模型构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慢性便秘(CC)患者生物反馈(BF)疗法的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对70例CC患者进行BF治疗,治疗前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及生活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治疗前后通过症状积分量表评定患者5项主要症状,以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作为BF疗效判断指标,对治疗前采集的可能影响BF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得出BF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F疗效与生活质量中的“生理职能”维度呈正相关(r=0.256,P=0.031),与SDS评分(r=-0.315,P=0.007)、初始感觉阈值(r=-0.278,P=0.020)呈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DS评分(β=-0.263,P=0.033)、初始感觉阈值(β=-0.281,P=0.013)是BF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存在抑郁倾向、直肠低敏感的CC患者BF疗效较差,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有助于优化BF疗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对儿童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我们收治的93例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院时PCT及CRP、并发症(腹腔脓肿、肠梗阻)、住院时间等.根据手术所见或病理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急性阑尾炎组和急性阑尾炎伴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组.结果 急性阑尾炎组53例,腹膜炎组40例.腹膜炎组出现并发症的比例高于急性阑尾炎组,住院时间较长,且PCT、CRP水平显著高于急性阑尾炎组(PCT:0.43 vs 3.37 ng/mL,P<0.001,CRP:3.0vs13.8 mg/L,P<0.001).在诊断腹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当PCT以0.93 ng/mL为阈值时,分别为85.0%、91.6%、88.3%、89.0%,而CRP以4.05 mg/L为阈值时,分别为90.0%、67.9%、67.9%、90.0%.结论 入院时PCT及CRP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PCT性能略优于CRP.  相似文献   
34.
毕春山  展玉涛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6):1444-1445
目的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对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住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81例,分别计算MELD评分,记录住院期间TC水平,根据住院期间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62例)和病死组(19例)。分析MELD评分和血清TC水平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病死组与生存组患者MELD评分和血清TC水平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评分≥18分与<18分、TC<3 mmol/L与≥3 mmol/L的患者的病死率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评分联合血清TC水平预测住院患者病死率的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96.77%,高于单独使用MELD评分和血清TC水平预测结果。MELD评分与TC血清水平呈负相关(r=-0.56,P<0.01)。结论MELD评分和血清TC水平是预测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两个重要指标,二者联合在预测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短期病死率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乘积季节模型在伤寒副伤寒发病预测中的应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乘积季节模型在伤寒副伤寒发病预测中的应用,并探讨提高模型准确性和实用性的思路。方法以1980年1月至2000年7月江苏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资料建立模型,以2000年的发病资料作为模型预测效果的考核样本。先采用差分方法对序列资料进行平稳化,然后进行定阶并估计参数,建立乘积季节模型,最后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的发病趋势将在以后一段时间内仍呈平稳下降,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是合适的。结论用乘积季节模型对伤寒副伤寒月发病情况的拟合结果满意,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预测上的优势及应用前景。方法利用1984-2002年沈阳市的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和动物疫情资料(包括鼠密度和鼠带病毒率)共6个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将1985-2003年沈阳市HFRS发病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利用Matlab7.0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分别构建HFRS发病率的GRNN预测模型和反馈(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样本进行拟合和预测并对两者的拟合和预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GRNN的最优光滑因子为0.35;BP神经网络的隐含层数定为6。从拟合效果来看,GRNN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平均误差率(MER)分别为25.42%和25.55%;两者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438和0.9729,总的来说,拟合效果比较满意,两者拟合差异不是很明显。从预测效果来看,两者的MER分别为4.90%和15.16%,GRNN的MER远远小于BP神经网络;两者的r2分别为0.9897和0.9516。结论GRNN充分体现了它在小样本预测中的优势,预测效果优于BP神经网络,对解决HFRS等流行情况影响因素复杂的问题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所致肢体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地震挤压伤后的病情判断、挤压综合征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汶川地震后挤压伤、挤压综合征患者66例,挤压伤18例、挤压综合征48例.致伤原因均为地震中被倒塌房屋及重物压砸伤.对患者年龄、性别、受挤压时间、肢体受累及情况、获救后的心率、尿液颜色、血钾、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检查结果,以及肢体治疗情况和最终治疗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1)挤压伤18例21肢,其中单侧下肢(小腿)11例11肢,单侧上肢(前臂)4例4肢,一侧上肢合并一侧下肢(小腿)2例4肢,双前臂1例2肢;挤压综合征48例76肢,单侧下肢24例24肢,一侧上肢合并一侧下肢7例14肢,双侧下肢11例22肢,双下肢合并一侧上肢4例12肢,双上肢2例4肢.(2)挤压伤患者受挤压时间平均7.6h,挤压综合征患者平均16.4h.(3)2例挤压伤患者出现尿液颜色浅红色,32例挤压综合征患者出现褐色尿.(4)挤压综合征患者肢体累及数量高于挤压伤患者.(5)挤压综合征患者血钾、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水平较挤压伤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场救援过程中或获救后可以通过对患者受挤压时间、累及肢体数、尿液颜色以及血钾、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结果,初步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和帮助制定治疗方案.对指导地震等灾害性突发群体损伤事件的救治和提高患者救治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将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对3组葡萄胎的2种滋养细胞核内的Ag-NORs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首次刮宫组和侵蚀性葡萄胎组的细胞滋养细胞核内Ag-NORs均数,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依次增高,核内Ag-NORs数目的离散程度也依次增大;合体滋养细胞核内Ag-NORs均数,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合体滋养细胞可能是滋养细胞发展过程中的最后成熟阶段;细胞滋养细胞核内Ag-NORs均数及离散程度可做为预测葡萄胎恶性趋势的指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并发症和病死率的生理和手术严重性评分(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并发症和病死率的生理和手术严重性评分(Portsmouth POSSUM,P-POSSUM)、结直肠切除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的生理和手术严重性评分(colorectal POSSUM,Cr-POSSUM)对结直肠癌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预测能力.方法 调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2-2005年903例结直肠癌外科手术切除的资料.903例中,结肠癌518例,直肠癌385例.用ROC曲线分析判断评分的判别能力,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评分的拟合优度,用不同危险因素群的O∶E值判断评分的预测能力.结果 903例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为1.0%(9/903).POSSUM、P-POSSUM、Cr-POSSUM预测的病死率分别为5.6%、2.8%、4.8%,三种评分预测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实际的病死率,O:E值分别为0.18、0.35、0.2.结论 POSSUM、P-POSSUM和Cr-POSSUM在结直肠癌手术中预测的病死率高于实际病死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轻症与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患者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特点,筛选出重症患者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GBS患者101例。根据疾病高峰期Hughes评分划分为轻症组(0~2分)和重症组(3~6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性别、前驱感染史、首发症状、是否有延髓功能障碍、是否累及颅神经和自主神经、有无轴索损害等指标,分析两组之间差异,并筛选出重症患者的预测因素。结果以非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P0.001)、有延髓功能障碍(P0.001)、颅神经受累(P=0.025)、自主神经系统受累(P=0.018)、运动系统受累(P=0.004)以及轴索损害(P0.001)的患者容易发展为重型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轴索损害(P=0.008,OR=4.632)、延髓受累(P=0.010,OR=10.420)、颅神经受累(P=0.047,OR=0.076)是发展为重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轴索损害、延髓受累和颅神经受累可能是GBS患者发展至重型的有意义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