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膑骨软骨软化症48例治疗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贵杰  宋敏 《中医正骨》1990,2(2):24-25
膑骨软骨软化症是膑股关节软骨的一种退行性病变。笔者自1982年以来,运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观察4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男11例,女37例;双膝8例,左膝24例,右膝16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28  相似文献   
22.
目的:髌骨软化症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目前对该病虽有一些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但还不够全面或效果尚不肯定,为此就髌骨软化症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系统综述,为临床康复干预提供参考。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5-01/1998-12期间髌骨软化症和髌骨损伤的相关文章,检索词“patelle,osteomalacia,joint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临床康复》2002-01/2003-12及国内其他期刊1991-01/2000-12期间的上述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髌骨;骨软化症;关节”。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基础和临床研究均为RCT研究原著,不排除是否应用盲法。排除标准: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3篇关于髌骨软化症相关文献,符合标准17篇,经搜集、整理,并做系统归类,提炼其公认的、成熟的观点和方法。排除6篇重复的同一研究。资料综合:对髌骨软化症的概念、流行病学、应用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系统综述。结论:髌骨软化症是以膝关节髌骨软骨因劳损、创伤引起的髌骨软骨的慢性退行性疾病。青壮年发病率高,主要症状是髌前疼痛,治疗以非手术治疗方法为首选,避免膝关节急、慢性损伤是预防本病发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髌骨软化症的非手术疗法现状进行系统文献回顾。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并探讨进一步发挥非手术疗法作用的策略。 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 2000-01/2004-12与髌骨软化症相关的文献,检索词“chondromalacia of patena”,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4-01/2004-12中国医学核心期刊关于髌骨软化症的相关文献。检索词“髌骨软化症”。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髌骨软化症相关文献112篇进行筛选,选择非手术疗法,并排除综述类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有58篇。 资料提炼:对58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排除重复性文献,纳入27篇文献。 资料综合:国内对髌骨软化症的非手术疗法是以局部治疗为主,方法主要有中药、针灸、推拿、针刀等中医疗法,在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目前多数资料缺乏严格的临床研究设计、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和随访,尤其缺少临床分期诊断标准和客观监测指标。疗效机制也有待研究。 结论:非手术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需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科学评价,并筛选较佳治疗方案;需尽快建立临床分期诊断标准,寻求客观监测指标以助于确定非手术疗法适应症。提高临床疗效,并对疗效机制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诊断对软组织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症病变手术定位切除的指导价值及良恶性病灶成像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3例软组织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超声图像资料,对照手术及病理结果,分析超声图像特征,比较良恶性超声特征差异。  结果  63例患者的65个病变全部在术前超声定位下完整切除,病理结果均为磷酸盐尿性间叶组织肿瘤,其中良性病灶56个,中位最大径2.3 cm(1.6~3.3 cm),恶性病灶9个,中位最大径3.0 cm(2.5~5.5 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钙化和血流信号丰富的比例高于良性结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62.5%和66.7%/28.57%,P均<0.05)。其他征象如形态、边界、边缘特征、内部回声、回声水平、均匀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恶性结节的成像模式具有差异(P=0.009),恶性病变66.7%为Ⅰ类,33.3%为Ⅱ类;良性病变80.3%为Ⅱ类和Ⅲ类。  结论  术前超声定位可以帮助手术完整切除软组织肿瘤相关性低磷骨软化病变,部分超声特征及成像模式对于鉴别良恶性病灶有帮助。  相似文献   
25.
苏学涛  赵栋  王景贵 《中国医药》2012,7(8):1016-1018
目的 调查髌骨运动轨迹的异常改变与髌骨软化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临床诊断为髌骨软化症的患者60例,共计79侧膝关节,摄屈膝30°轴位片及侧位片,进行髌骨高度、髌骨指数、髌骨厚度、适应角、髌股关节指数、外侧髌骨角、髌骨倾斜角、股沟角、髌骨外侧偏移率测量,并与对照组(60例膝关节无症状的志愿者)相应数据进行比较.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相关性方程.结果 髌骨软化组股沟角、髌股关节指数、外侧髌骨角、髌骨倾斜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7°±6°)比(132°±4°),P <0.05;(1.05±0.23)比(1.49±0.22),P<0.01;(7.6°±2.4°)比(5.3°±2.3°),P<0.05;(10.8°±2.7°)比(14.6°±3.3°),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反映髌骨轨迹异常改变的9个指标中第一主成分有5个指标,它们反映髌骨软化症患病程度的系数依次为髌股关节指数、外侧髌骨角、髌骨指数、股沟角和髌骨高度.结论 髌股关节对合关系及髌骨运动轨迹的异常改变与髌骨软化症存在密切相关性,髌骨在屈膝30°位时更易向外侧脱位,对临床上怀疑髌骨软化症的患者应行屈膝30°位轴位片及侧位片拍摄,以便早期作出诊断,及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部队战士髌骨软骨软化症发生与髌骨异常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2008年正常参加部队训练且确诊为髌骨软骨软化症战士50名(观察组)和正常战士50名(对照组),均X线摄髌骨轴位片,测量6个参数并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髌股关节指数及适应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队战士中髌骨异常改变易致髌骨软骨软化症,也是髌骨软骨软化症的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双极射频在治疗髌骨软骨退变中价值。方法采用髌骨外侧支持带紧缩和内侧支持带松解的方法制造16只山羊髌骨软骨退变的动物模型。3个月后对右髌骨退变的软骨进行双极射频成形手术,左膝为对照侧,两侧同时进行恢复髌股关节对合的手术。观察双极射频对退变软骨的即刻效应和后期效应。结果造模方法可以造成山羊髌股关节倾斜,3个月后发生以髌骨内侧面OuterbridgeⅠ级和Ⅱ级为主的病变。即刻观察发现射频处理后的软骨表面光整,小的裂隙被融合。浅层的少量软骨细胞死亡,深层细胞受到的影响比较小。3个月后发现治疗侧髌骨软骨表面仍光滑,改良Mankin’8软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侧(8.50±2.51)分,对照组(11.00±4.15)分(t=2.57,P〈0.05),治疗侧软骨损伤比对照侧轻。流式细胞学检测发现治疗侧软骨细胞死亡率(18.69±7.26)%,和对照侧(25.66±13.0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4,P〉0.05)。结论一个能级的双极射频不会对软骨细胞造成明显的损害,软骨成形术是治疗髌骨软骨退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8.
29.
髌骨软骨软化症的X线表现(附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髌骨软骨软化症,男女皆可罹患,多发生于40岁以后膝部过劳累者。X线征26例均以髌骨后与股骨面软骨糜烂为主要表现。文中并探讨了发病原因、髌上透亮隙”、邻关节假囊肿的形成与X线特征  相似文献   
30.
1临床资料本组55例均为1998年以来我所就诊患者,其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5年。临床表现:患者自觉膝痛或膝疲软无力,以上下楼梯最为明显,尤以下楼最困难。休息后症状消失,活动则加重。2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取膝关节的内侧内膝眼处、髌骨与股骨之间的间隙处(在髌股关节面正中间)和髌骨上缘股四头肌的止点处,皮肤常规消毒后,将规格为0·30mm×60mm的不锈钢毫针依次刺入上述的3个部位,进针长度约为50mm,分别透刺到膝关节对侧面。刺髌骨与股骨之间的间隙时,术者右手持针,左手拇指把髌骨从外侧推向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