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00篇
  免费   2167篇
  国内免费   1251篇
耳鼻咽喉   228篇
儿科学   223篇
妇产科学   263篇
基础医学   2603篇
口腔科学   978篇
临床医学   1864篇
内科学   2394篇
皮肤病学   291篇
神经病学   1911篇
特种医学   8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321篇
综合类   4466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2317篇
眼科学   620篇
药学   2353篇
  3篇
中国医学   1317篇
肿瘤学   98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723篇
  2020年   703篇
  2019年   699篇
  2018年   685篇
  2017年   819篇
  2016年   857篇
  2015年   878篇
  2014年   1211篇
  2013年   1816篇
  2012年   1244篇
  2011年   1504篇
  2010年   1287篇
  2009年   1317篇
  2008年   1386篇
  2007年   1344篇
  2006年   1255篇
  2005年   1120篇
  2004年   904篇
  2003年   825篇
  2002年   609篇
  2001年   575篇
  2000年   480篇
  1999年   355篇
  1998年   304篇
  1997年   287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4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应用实验性重症肌无力模型研究了7种新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对实验性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作用,其中包括6种二甲氨基甲酸烷氧(烷硫)基苯酯及1种中草药提取物,大多数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见到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二甲氨基甲酸-3-叔丁基-4〔2-(1-哌啶基)乙氧基〕苯酯不仅明显改善肌无力症状,而且毒性小、副作用较新斯的明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
本文报道应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制成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动物实验模型。软脑膜微循环障碍模型的标志;软脑膜微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液流态呈粒状流或絮状流,血细胞聚集。 将98只家兔分成甲、乙二组。甲组38只,静脉注射平均分子量为25万的高分子右旋糖酐,乙组60只,静脉注射平均分子量为49万的高分子右旋糖酐。实验结果发现,甲组38只家兔仅28只可复制成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实验模型,模型复制成功率为73.6%;乙组60只家兔,59只可形成软脑膜微循环障碍实验模型,成功率为98.3%。本实验证明复制动物模型以49万分子量的高分子有旋糖酐为宜。 本实验模型可用于脑微循环障碍和改善脑微循环药物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3.
目的 通过建立新西兰白兔肺外科单侧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其缺血-再灌注损伤特点.方法 将9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对照组(n=36);Ⅱ组为单纯阻断肺动脉组(n=30);Ⅲ组为阻断肺循环组(n=30).术中监测动物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开胸时(Ⅰ组)、缺血1小时和再灌注1、2、4、6 h(Ⅰ、Ⅱ、Ⅲ组)取肺组织检测MDA;取肺组织作病理学观察,并测定手术侧肺湿/干比.结果 各组动物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在缺血1 h和再灌注1、2、4、6 h,Ⅲ组与Ⅱ组比较,肺湿/干比及肺组织中MDA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时间点,Ⅱ、Ⅲ组呈现相似的肺损伤病理改变,且较为明显的肺损伤均出现在再灌注4h,再灌注6h肺损伤均呈恢复趋势.结论 肺外科中肺动脉阻断和肺循环阻断所致肺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特点相似,肺外科中肺血管阻断1h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增食灵口服液对幼龄鼠胃排空、血浆胃动素(MOT)、小肠推进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吗丁啉组及增食灵口服液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用0.9%NaCl溶液及各组药物灌胃7d后,采用酚红法测定胃排空率,同时测定血浆MOT水平及小肠碳末推进率。结果增食灵口服液大、中剂量组的胃排空均显著快于正常对照组(P〈0.05);除吗丁啉组和增食灵口服液小剂量组外,其余各用药组的血浆MOT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增食灵口服液各组碳末推进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增食灵口服液能显著促进胃排空,提高血浆MOT,促进小肠推进,且与剂量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建立快速、稳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符合临床干预治疗的动物模型方法。方法将小型猪4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8头分别开胸手术,游离搔刮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外膜并按组包裹含不同剂量白介素-1β(IL-1β)纸巾,IL-1β含量依次为0、3.0、4.5、6.0、7.5μg。术后2周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局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情况,处死动物,对包裹纸巾的冠状动脉血管段行病理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见各组冠状动脉管腔平均狭窄程度依IL-1β剂量分别为0、20.61%、39.58%、77.34%、93.79%。IL-1β剂量7.5μg组中2头猪前降支100%狭窄,1头于术后11d死亡未作造影。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含IL-1β纸巾包裹的冠状动脉血管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管腔缩小,增生的血管内膜内可见少量血管平滑肌细胞;不含IL-1β纸巾包裹的冠状动脉血管内膜和中膜无增生,管腔无变化。结论采用游离搔刮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外膜并包裹含IL-1β6.0μg的纸巾,2周内可建立起稳定、可靠、狭窄程度符合临床冠心病干预治疗的实验研究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6.
去甲斑蝥素对蛋白负荷肾病大鼠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去甲斑蝥素对蛋白负荷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脏病理的影响。 方法 摘除SD大鼠右肾,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建立蛋白负荷肾病模型后分成模型组和去甲斑蝥素组;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检测各时间点各组大鼠尿蛋白定量(24 h)。第5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肾组织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染色作病理学检查。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肾重/体重、各时间点尿蛋白定量(24 h)、肾小球硬化指数、小管间质病理损伤积分均显著升高(P均 < 0.01), 血清白蛋白(Alb)显著降低(P < 0.01)。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肾小球系膜区有明显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融合;免疫荧光显示IgG和C3沉积于系膜区(3+~4+)。去甲斑蝥素干预后,肾病大鼠除Alb升高(P < 0.01)外,上述其余指标均显著降低(P < 0.05或0.01);系膜区有散在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灶状融合;IgG和C3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减弱。各组间Scr、BUN、ALT及血常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去甲斑蝥素能显著降低蛋白负荷肾病大鼠尿蛋白,减轻其肾小管间质病理损伤,且无肝肾毒性及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7.
三种实验性IgA肾病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理想的IgA肾病(IgAN)动物模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葡聚糖G200、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和金葡菌的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诱导小鼠IgA肾病模型。用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方法对3组IgAN模型小鼠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1)葡聚糖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部分肾小球大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肝和脾可见弥漫性的粉染物质沉积;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少量低电子密度的致密沉积物,肝和脾可见淀粉丝样物质沉积。(2)大肠杆菌外膜蛋白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有少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多,间质炎细胞浸润明显;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无电子致密沉积物。(3)金葡菌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多数肾小球均可见大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伴系膜基质轻度增生;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和基底膜的内皮细胞下可见高电子密度的致密沉积物。结论金葡菌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组诱导的IgAN模型从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与人IgAN极其相似,是3种IgAN模型中最理想的IgAN模型。  相似文献   
98.
不同深度糖尿病大鼠烫伤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恒温恒压电热烫伤仪制作糖尿病大鼠不同深度烫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正常SD大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诱导成功1、2、3、4周检测皮肤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胶原含量,以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判断典型糖尿病性皮肤改变所需的时间。以恒温恒压烫伤仪制作烫伤模型,制模条件为0.5kg压力下,80℃,分别作用时间4.6、12s,48h后取材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烫伤深度。结果糖尿病大鼠诱导成功后4周,皮肤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含量为(31.40±3.45)U/mg、胶原含量为(12.60±0.57)mg/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出现典型的糖尿病性皮肤改变。HE染色烫伤时间4、6、12s时深度依次为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结论恒温恒压电热烫伤仪制作糖尿病大鼠不同深度烫伤模型简单、方便,重复性高,为研究糖尿病创面愈合提供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99.
目的建立标准化视神经损伤大鼠动物模型,对致伤强度、损伤程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方法在立体定位下,利用微电极毁损视神经颅内段,毁损电压为5V,频率为60kHz,通过改变电毁损的电流强度,造成不同程度视神经损伤。然后进行视网膜切片,计数视神经节细胞层细胞,定量视神经损伤。结果析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视神经节细胞计数存不同刺激时间之间,差异硅著(F=3472,14,P〈0.001);在不同电流强度组间,差异显著(F=335.83,P〈0.001);经LSD法多重比较,视神经节细胞计数在刺激电流之间及刺激时间之间差异在α=0.05水平均有显著性意义。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单独效应:同一电流组随着刺激时间增加.视神经节细胞计数呈下降趋势;除对照组和90s组外(F=0.79,P=0.548;F=1.54,P=0.242),刺激时间相同时,随电流强度增加.细胞计数也呈下降趋势,刺激电流强度与刺激时间之间交互效廊显著(F=27.30,P〈0.001):结论立体定向电毁损大鼠颅内段视神经模型可以测定致伤强度和视神经损伤程度,是较理想的视神经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00.
动脉瘤模型栓塞前后血流动力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动脉瘤模型行腔内微弹簧圈栓塞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用以判断疗效。方法 运用改进的显微外科技术建立犬颈总动脉(CCA)动脉瘤模型22个,其中侧壁型12个,分叉部4个,末端型6个。术后7~14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TCD)、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IADSA)及经微导管动脉瘤内测压,然后以微弹簧圈紧密填塞动脉瘤腔,栓塞后重复进行上述检查,比较栓塞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所建模型均获成功。实验证实,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前后其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验所建动物模型是研究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理想方法;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后,能减低、改变或消除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内异常血流动力学状态,终止动脉瘤行为,防止动脉瘤扩大和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