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The immune system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maintaining human health against the invasion of foreign materials, microorgainisms and pathogens. The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orders are characterized by dysregulated immune responses resulting in excessive and uncontrolled tissue inflammation, as well as tumour, and others. In recent years, flavonoids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potentially natural polyphenol compounds for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diseases, given their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antioxidant and antineoplastic activities. However, the exact mechanisms of flavonoids on the immune system and inhibiting tumour remains unclear. This review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flavonoids on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syst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immune cells. Meanwhile, we also explain the probable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flavonoids on tumour and other chronic diseases. Overall, this review may provide a certain theoretical direc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lavon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immune-related disorders and tumour.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性行感冒(流感)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Fa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并与轻症患者对照进行比较。结果: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CD4^+、CD4^+/CD8^+比值下降,与轻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五氯酚钠诱导小鼠遗传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五氯酚钠(Na-PCP)在不同处理后引发小鼠体内免疫细胞的DNA链断裂损伤和微核形成作用。方法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CGE)分别测定ICR小鼠灌胃染毒0,25,50和100mg/ks后3和24h脾细胞、胸腺细胞和巨噬细胞的DNA链断裂损伤。同时观察了连续灌胃染毒1个月,剂量分别为0,6.25,12.5和25mg/kg时脾细胞DNA链断裂损伤情况;微核试验观察染毒24和48h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形成。结果在不同剂量五氯酚钠染毒3h后,脾细胞出现DNA链断裂损伤的频率以及迁移距离在50和100mg/kg组明显高于对照;巨噬细胞在100mg/kg时出现明显的DNA损伤;但胸腺细胞在研究剂量范围内未见明显变化;染毒24和48h后,所有观察细胞均未出现明显的DNA链断裂损伤。五氯酚钠处理1个月未诱发脾细胞明显的DNA链断裂损伤。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在研究剂量范围内未明显增高。结论 100mg/kgNa-PCP可诱发小鼠体内脾脏细胞和巨噬细胞的DNA链断裂损伤,50mg/kgNa-PCP可诱导脾脏细胞DNA链断裂损伤,Na-PCP对胸腺细胞DNA损伤作用不明显:Na-PCP连续1个月作用未诱导脾细胞出现明显的DNA链断裂损伤。25~100mg/kgNa-PCP未诱导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增加。  相似文献   
14.
对27例肝癌(HCC)、17例肝硬化及15例正常人外周血作了表型分析(CD3、CD4、CD8、CD16、CD25、CD56、Trδ)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和IL-6检测,并按Child分级对HCC病人作了分级比较。结果表明:肝癌和肝硬化组外周血CD3、CD4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HCCChildB级组T细胞下降比A组更显著;IL-6和TNF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初步认为:CD3、CD4阳性率下降及CD4/CD8比例倒置能较客观反应HCC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水平与其肝功能状况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胸腺肽配合化疗治疗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胸腺肽配合化疗治疗 2 5例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对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测定治疗组、对照组和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完全缓解 1 0例 ,部分缓解 1 5例 ,有效率 1 0 0 % ,治疗前后测定CD+ 3 ,CD+ 4,CD+ 4/CD+ 8比值、NK细胞活性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5 )。结论 胸腺肽可提高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肿瘤缓解率高 ,毒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Lewis肺癌细胞裂解物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反复冻融法制备Lewis肺癌细胞裂解物,骨髓冲洗提取C57/BL6小鼠DC,GM-CSF、IL-4体外诱导培养DC,ELISA检测肿瘤细胞裂解物(TCL)中透明质酸(HA)含量,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IL-12和IL-10水平。结果:经检测,Lewis肺癌细胞TCL中含有HA,其含量为42 mg/ml。将这种TCL作用于C57/BL6小鼠DC,同对照组相比,DC的IL-12分泌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IL-10的分泌水平显著提高(P<0.01),这符合免疫耐受DC细胞因子分泌特点。在用Pep-1抗体封闭DC表面的HA受体CD44后,DC的IL-12、IL-10分泌水平则恢复至同对照组相同的水平(P>0.05)。结论:Lewis肺癌细胞裂解物中含有HA。通过这种物质,肺癌细胞裂解物可以诱生鼠源免疫耐受性DC,从而抑制DC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7.
免疫系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功能退化,出现免疫衰老。人的免疫系统可以分为遗传性/先天性和种系新生两大部分。前者以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为代表;后者以获得性免疫(B和T淋巴细胞)为代表。在衰老过程中,这两部分均以不同方式出现损伤,但先天性免疫保留相对完好,而获得性免疫的改变具有较强的年龄依赖性。免疫衰老与老年人群肿瘤多发性、感染的易感性和疫苗的低效性密切相关。本文就免疫系统随年龄衰老的特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免疫毒性是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最常见的毒副作用。免疫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多种细胞和多种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与遗传背景、年龄、性别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其正常的生理变异范围较大,这对于评估药物所致的免疫毒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较常用的实验动物。了解和熟悉非人灵长类动物免疫系统的特点,有助于正确、客观地评价药物所致的免疫毒性。本文从非人灵长类动物主要的免疫器官(胸腺、脾和淋巴结)及免疫细胞(T和B淋巴细胞)的发育、形态特征和功能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过继性免疫细胞输注联合免疫剥夺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州省肿瘤医院2011—2018年35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相关信息,根据不同治疗分为生物治疗组(18例)和非生物治疗组(17例)。非生物治疗组患者采用阿比特龙或多西他赛进行治疗;生物治疗组采用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联合环磷酰胺(CTX)进行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变化情况、主观指标(骨痛、睡眠、体力等)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评价生物治疗组和非生物治疗组的疗效。结果(: 1)PSA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A水平都有降低,生物治疗组患者PSA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生物治疗组患者的PSA下降程度明显强于非生物治疗组(P<0.05);(2)临床疗效:患者接受CTL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较非生物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1);(3)主观指标:生物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骨痛、睡眠及体力得到明显改善,与非生物治疗组相比改善显著(P<0.01);(4)生存期:患者接受生物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延长4个月,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3935)。结论:CTL联合CTX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可明显降低PSA并提高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青藤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滑膜翳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的侵蚀,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和功能丧失。由于本病具体的病理机制至今未明,尚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传统中药青风藤(Caulis Sinomenii)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已有千年历史,青风藤又名清风藤、寻风藤、扶风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