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92篇
  免费   2841篇
  国内免费   443篇
耳鼻咽喉   119篇
儿科学   371篇
妇产科学   265篇
基础医学   1047篇
口腔科学   694篇
临床医学   3641篇
内科学   2465篇
皮肤病学   428篇
神经病学   988篇
特种医学   6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327篇
综合类   342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209篇
眼科学   385篇
药学   3759篇
  91篇
中国医学   1886篇
肿瘤学   1065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493篇
  2022年   737篇
  2021年   1373篇
  2020年   1418篇
  2019年   1025篇
  2018年   950篇
  2017年   1178篇
  2016年   1111篇
  2015年   992篇
  2014年   2208篇
  2013年   2324篇
  2012年   1733篇
  2011年   1584篇
  2010年   1307篇
  2009年   1095篇
  2008年   985篇
  2007年   978篇
  2006年   872篇
  2005年   747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择病因不同的CHF患者86例,在常规应用利尿剂、ACEI、洋地黄和(或)硝酸酯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组),与同期按常规治疗的86 例CHF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在治疗后1 个月、3个月、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心率、血压、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房内径(LADD)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心率、心功能及LVE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3 个月后LVEDD、LVESD、LADD均较治疗前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 0. 01 或P<0.05),而对照组无改善。结论:在常规治疗CHF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改善心室重塑,提高治疗CHF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2.
为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比常规治疗,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d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全面检索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中英文文献,限定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1日。严格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基于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风险评估,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7篇RCTs文献,累计样本量145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比常规治疗在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总有效率(RR=1.47,95%CI[1.38,1.58],P<0.0001)、心电图有效率(RR=1.30,95%CI[1.16,1.46],P<0.0001)、心绞痛有效率(RR=1.41,95%CI[1.25,1.58],P<0.0001)、总胆固醇水平(SMD=-1.05,95%CI[-1.95,-0.16],P=0.02)、低密度脂蛋白水平(SMD=-0.50,95%CI[-0.79,-0.21],P<0.0001)、心绞痛发作频次(SMD=-3.71,95%CI[-4.05,-3.36],P<0.0001)和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SMD=-2.96,95%CI[-3.25,-2.66],P<0.0001)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改善空腹血糖(FPG)(SMD=-0.19,95%CI[-0.45,0.08],P=0.16)、餐后2 h血糖(SMD=0.19,95%CI[-0.11,0.49],P=0.22)、高密度脂蛋白水平(SMD=0.10,95%CI[-0.30,0.49],P=0.62)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事件无统计学差异(SMD=-2.96,95%CI[-3.25,-2.66],P=0.75)。结果表明,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提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鉴于参考文献证据级别较低,风险性较高,且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尚需更多高质量、低偏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93.
系统评价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检索PubMed、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2月收录的关于松龄血脉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依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27项随机对照试验,合计310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常规西药在降低收缩压(MD=-7.88,95%CI[-9.68,-6.08],P<0.00001)、舒张压(MD=-7.85,95%CI[-9.07,-6.62],P<0.00001)、甘油三酯(MD=-0.46,95%CI[-0.66,-0.26],P<0.00001)、总胆固醇(MD=-0.92,95%CI[-1.49,-0.35],P=0.001),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51,95%CI[0.28,0.73],P<0.00001)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MD=-0.91,95%CI[-1.82,0.01],P=0.05),表明2组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作用相当。亚组分析结果提示,降低收缩压可能与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关系密切,降低舒张压可能与钙拮抗剂(CCB)类药物关系密切。此外患者在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临床应用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疗效明确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今后需要更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94.
系统评价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CBMdisc,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全面检索槐耳颗粒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通过GRADE profiler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共纳入24篇文献,总样本量26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医治疗相比,槐耳颗粒联合西医治疗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RR=1.38,95%CI[1.26,1.51],P<0.00001)、疾病控制率(RR=1.29,95%CI[1.10,1.52],P=0.002)、6个月生存率(RR=1.20,95%CI[1.10,1.32],P<0.0001)、1年生存率(RR=1.39,95%CI[1.23,1.58],P<0.00001)、2年生存率(RR=1.95,95%CI[1.28,2.96],P=0.002)、KPS评分(MD=17.15,95%CI[6.47,27.83],P=0.002)、KPS评分提高率(RR=2.02,95%CI[1.47,2.77],P<0.0001)、AFP下降率(RR=1.40,95%CI[1.20,1.62],P<0.0001)、CD3+(MD=17.34,95%CI[9.28,25.40],P<0.0001)、CD4+(MD=8.62,95%CI[1.59,15.64],P=0.02)、CD8+(MD=1.95,95%CI[-3.93,7.82],P=0.52)、CD4+/CD8+(MD=0.42,95%CI[-0.33,1.17],P=0.27),降低AFP水平(MD=-71.57,95%CI[-80.42,-62.72],P<0.00001)、复发率(RR=0.76,95%CI[0.67,0.85],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RR=0.60,95%CI[0.41,0.89],P=0.01)。根据GRADE系统,结局指标为低级及极低级证据。结果表明,槐耳颗粒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一定效果,安全性较好,能否降低不良反应及提高免疫有待验证。由于纳入研究整体质量及证据质量不高,结论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95.
系统评价连花清瘟治疗成人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集连花清瘟辅助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3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工作并进行交叉核对,如遇分歧通过第3位研究者仲裁解决。结局指标包括临床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等。采用R 3.6.1进行Meta分析,RevMan 5.3进行质量评价。最终纳入22项研究,共2 007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 017例,对照组9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1, 95%CI[1.08, 1.15],P<0.001),退热时间(MD=-1.81, 95%CI[-2.42,-1.21],P<0.001)、咳嗽持续时间(MD=-2.32, 95%CI[-2.89,-1.76],P<0.001)、啰音持续时间(MD=-2.19, 95%CI[-2.74,-1.63],P<0.001)、影像学转归时间(MD=-2.17, 95%CI[-2.76,-1.58],P<0.001)及治疗后CRP指标(MD=-4.07, 95%CI[-6.39,-1.75],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暂不能证明试验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RR=0.84, 95%CI[0.57, 1.24],P=0.382)。结果表明连花清瘟辅助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肺炎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短退热时间、咳嗽时间、啰音持续时间及影像学转归时间,改善CRP指标,加快肺炎患者的康复速度。然而该研究所纳入的文献质量偏低,所得结论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多中心、严格设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抵当汤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就诊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给予抵当汤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安慰剂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在治疗周期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生化、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评估治疗组安全性及免疫功能变化;采用膀胱癌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特异性量表(EORTC QLQ-BLS24)量化反映治疗前后患者的躯体、角色、情绪与社会等功能情况,疲劳、疼痛、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减弱、腹泻和便秘等症状情况及治疗产生问题、未来担心、肠道症状及尿路症状等膀胱癌特异症状。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肿瘤分期等均无差异。在治疗周期内,两组均无复发病例及不良反应事件,且观察组中医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升高(χ2=7.23,P=0.02)。相较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中的CD3+,CD4+细胞数量以及CD4+/CD8+都有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领域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此外,观察组的治疗后疲劳、腹泻、便秘、肠道症状以及尿路症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抵当汤可减轻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吉西他滨灌注化疗期间的不良临床症状,改善尿道、肠道不适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7.
对中药的本草考证,是推动经典名方开发与上市的前期工作。查阅现代文献发现,近年对桃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药理成分、药代动力学、医案等方面,鲜有从古籍文献出发对桃仁的基原、炮制、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研究。经考证发现,桃仁的常用名有"桃仁""桃核仁",产地较广;从品种而言,桃仁的植物来源古今变化不大,清代以前,桃仁的植物来源为山桃或毛桃的种子,近代以来桃或山桃的种子成为主流,不同著作关于桃仁植物来源的拉丁学名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桃Amygdalus persica,山桃A. davidiana拉丁学名较为合理。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桃仁润燥,宜去皮、尖,炒黄。桃核承气汤和桃红四物汤原方中桃仁的炮制方法应当皆为"去皮、尖,炒黄",身痛逐瘀汤中桃仁的炮制方法则应为"连皮、尖,生用"。桃仁主治闭经、瘕邪、小虫、胸痹、咳喘、便秘等多个病证,血虚者、血燥者、孕妇等群体慎用或勿用。现代临床应用仅是对古籍记载的部分继承,提示桃仁还有许多功效可供考证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以扩大临床应用。古籍关于桃仁的性味归经、品质评定与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内容较一致。因桃仁外观与杏仁相似,尤以粉碎后难以区分,需耗费大量时间和财力予以鉴别,建议医疗机构采购桃仁时尽量采购未经粉碎的桃仁,药房根据临床需求再进行加工炮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统计与分析《中华本草》中花类中药外用的研究现状,以期对中药临床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对《中华本草》所收录中药进行一一筛选,以“来源”项下为花、花序、花托、花蕾、花柱等的中药名称纳入数据库,并将纳入的中药相关信息输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中华本草》可外用花类药材的性味归经、毒性、外用功能、用法、用量等信息及花类中药临床使用前处理方式与方法与作用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华本草》共明确记载外用功能的花类中药有127味,来源最多为花(95种,占比74.80%)。性味多寒凉(72种,占比56.69%),药性全面,临床一花可治疗多种疾病或一种疾病多种花类药物联用治疗。外用用法多种多样,临床使用前处理方法主要为捣敷、研末敷及研末调敷。部分花类中药临床外用功能与主治存在差异,导致花类药物虽作用强大但临床使用较为复杂且很难规范其外用功能与主治。花类中药外用主治疮疡等皮肤病,广泛应用于皮肤科、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等多种领域。统计发现部分花类中药记载不规范,外用用量不明确,大部分为外用适量。结论 花类药材临床外用应用广泛且数量总体较大,但花类药材的外用功能、用法用量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99.
1000.
In a pivotal phase 3 study (Study 305), eribulin mesylate improved overall survival (OS)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 compared with treatment of physician's choice (TPC). This post hoc, pooled subgroup analysis of two phase 3 studies (Study 305 and Study 301) reports 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prior chemotherapy regimens (0‐6) on O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MBC randomized to eribulin versus TPC/capecitabine. Patients with ≤ 3 prior chemotherapies for locally advanced/MBC had longer median OS with eribulin (15.3 months) versus control (13.2 months; hazard ratio, 0.858; P = .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