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35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育浩  张雄  张本印  张得钧 《中草药》2019,50(7):1551-1554
目的研究藏药熏倒牛Biebersteinia heterostemon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熏倒牛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伞形花内酯(1)、5,7,3′-三羟基-8,4′,5′-三甲氧基黄酮(2)、木犀草素(3)、槲皮素(4)、原儿茶酸甲酯(5)、芹菜素(6)、格链孢酚(7)、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9)、(+)-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0)、β-谷甾醇(11)、4′-methoxytricetin(12)、3′,4′,5,8-四羟基黄酮-7-O-β-吡喃葡萄糖苷(13)。结论化合物3、5~7、10、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5、7、10、12、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拉萨和阿里地区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的患病率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拉萨(海拔3680~3800m)和阿里(海拔4 400 ~4 700 m)2个地区的2 757例世居藏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血液学检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2 757例中HAPC患者共72例,总患病率为2.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阿里地区HAPC患病率明显高于拉萨地区(5.2% vs 1.9%,P<0.05);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4% vs 1.9%,P<0.05);吸烟人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4.7% vs 2.1%,P<0.05);不同职业者中患病率最高的是牧民(9.2%),其次是个体户者(7.3%),家庭月收入最低组HAPC患病率最低(2.1%).HAPC患病率与饮酒、文化程度和各年龄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海拔(P<0.01)、性别(P<0.01)和职业(P<0.01)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拉萨和阿里地区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总患病率较低,海拔、性别和职业是影响其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43.
目的基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y axis,HPOA)探讨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二十五味鬼臼丸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仅摘取卵巢旁同样大小的脂肪块,其余3组大鼠均摘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大鼠模型。手术1周后开始给药处理,雌二醇组ig0.1mg/kg戊酸雌二醇,二十五味鬼臼丸组ig441mg/kg二十五味鬼臼丸,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12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水平;RT-PCR检测下丘脑、垂体、左侧股骨远端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m RN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下丘脑、垂体和右侧股骨远端ERα、ERβ蛋白表达;HE染色法观察大鼠右侧股骨远端组织形态变化;Micro-CT检测右侧股骨远端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能显著降低大鼠体内血清LH、FSH、GnRH水平(P0.05、0.01),并在HPOA轴中显著性上调下丘脑及垂体ERαm RNA及蛋白表达(P0.01),同时显著性上调股骨ERβm RNA及蛋白表达(P0.01),并能显著回调大鼠股骨密度及骨微结构参数(P0.01)。结论藏药二十五味鬼臼丸可有效防治PMOP,其机制可能与药物直接作用骨组织雌激素受体或作用HPOA轴靶器官相关雌激素受体后,通过改变体内性激素的水平间接调控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索藏族医(简称藏医)“方-药-量-性”关系复杂而共性关联突出,难以揭示隐形特异性藏医药临床用药规律等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 该研究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味性化味”矢量结构模型、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收载184首藏医临床常用方剂的“方-药-量-性”关系。结果 方-药关系分析发现诃子、红花等11个最大共有属性组方,是分类配伍的关键组方,可以有效分类治疗隆病、赤巴病、血热病等8类方剂,在方剂中三果汤散、六味良药散等调节三因和辅助脏腑功能类组方药物的共有性最强。药-量关系分析发现,诃子、红花、石榴子、余甘子等用量最高,表明这些组方药物一般以君药形式入药,而豆蔻、草果等六味良药散组方药物虽频次较高,但剂量较低,主要起着调节方剂整体药性和保护脏腑的作用,而麝香、牛黄、渣驯等藏医特效药物,频次虽高但剂量很低,具有增强药性,引药患处的作用。量-性关系分析发现属于凉性方剂较多,占75.6%,发现有67首方剂因其组方剂量不同而产生药性与功效不相符的现象。结论 藏医方剂中存在很多共性组方和共性用法,如不对这些共性关联加以处理,会出现任何疾病均以这些共性关联为核心的结果,却无法解开隐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方-药-量-性”等多维层面同时注重敏感性和特异性规律,才能更有效地揭示藏医临床用药思想。  相似文献   
45.
Traditional Tibetan medicine provides an abundant source of knowledge on human ailments and their treatment. As such,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ir active single compounds used to treat these ailments to discover lead compounds with good pharmacologic properties. In this present work, animal medicine, Osteon Myospalacem Baileyi extracts have been separated using a two‐dimensional preparative chromatographic method to obtain single compounds with high purity as part of the following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Five high‐purity cyclic dipeptides from chromatography work were studied for their 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y activity on recombinant human 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 enzyme and compound Fr. 1‐4 was found to contain satisfying inhibition activity. The molecular modeling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active compound Fr. 1‐4 may have a teriflunomide‐like binding mode. Then, the energy decomposition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hydrogen bond between Fr. 1‐4 and Arg136 can improve the binding mode to indirectly increase the van der Waals binding energy. All the results above together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2, 5‐diketopiperazine structure group can interact with the polar residues well in the active pocket using electrostatic power. If some proper hydrophobic groups can be added to the sides of the 2, 5‐diketopiperazine group, it is believed that better 2, 5‐diketopiperazine 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s will be foun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应对方式对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786名藏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分层回归分析显示,第一层人口变量中上学方式、年级、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留守、学习成绩进入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方程(F=8.526,P=0.000),控制人口变量后,应对方式能独立解释心理健康状况21.70%的方差变异。结论 住校、初一、留守、学习成绩差、家庭收入低的藏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差;管理者加强应对技巧的培训,能改善藏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1-14岁藏族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969名1-14岁藏族儿童采用单因素和二元逻辑斯蒂(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者。结果有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史是儿童免受HBV感染的保护因素,居住城市、无HepB免疫史、有口腔诊疗史和创伤性美容史是儿童感染HBV的危险因素。结论继续推广目前实施的HepB免疫策略,加强对新生儿的首剂及时、全程、合格的HepB接种,控制医源性感染,开发有当地文化特色阻断HBV传播的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48.
七十味珍珠丸是最负盛名的大组方藏药,其对各种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功效受到瞩目,翻阅整理了大量资料后,本文主要就其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跨文化背景下,内地护理本科藏族学生中医护理课程学习特点。方法2019年3月,目的抽样法选取浙江省已学习中医护理课程的18名本科藏族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传统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提炼归纳出3个主题:学习动机的发生发展;缺乏学习迁移策略;存在文化适应性问题。结论本科藏族护生学习中医护理动机逐步明确,但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对中医护理文化内涵缺乏了解。考虑到藏族护生的自身特点,中医护理教育者应针对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教学改革模式,融合民族特色,减少文化差异对课程学习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50.
蒙家嘉  董魁  周娟  杨晶  徐建国 《疾病监测》2020,35(3):231-236
目的研究青藏高原野生动物藏原羚携带的海氏肠球菌特征。方法分离细菌,采用16S rRNA、rpoA基因序列比对方法鉴定藏原羚携带的海氏肠球菌。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使用COGs、SwissProt、CARD和VFDB等数据库对基因组进行分析;采用MUMmer和TreeBest软件构建单核苷酸多态性系统进化树图。结果从15份藏原羚粪便样品分离到2株海氏肠球菌。生化分析、16S rRNA和rpoA基因序列分析支持其为海氏肠球菌的鉴定。基因组分析发现其携带荚膜多糖基因簇。系统进化树分析提示2株藏原羚源海氏肠球菌分别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且都与动物源性菌株进化关系更近。2株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敏感。结论青藏高原藏原羚携带的病原菌海氏肠球菌基因组中存在荚膜多糖基因簇,利于其抵抗不利环境因素,提示YL69可能具备在人群中传播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