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偏序结构和药性理论的“方-药-量-性”共性关联分析
引用本文:文成当智,仁真旺甲,尕藏扎西,格日多杰,才让南加,俞佳,热增才旦.基于偏序结构和药性理论的“方-药-量-性”共性关联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9):184-192.
作者姓名:文成当智  仁真旺甲  尕藏扎西  格日多杰  才让南加  俞佳  热增才旦
作者单位:1.青海民族大学 药学院,西宁 810007;2.都兰县蒙藏医医院,西宁 816100;3.成都中医药大学 民族医药学院,成都 611137;4.青海省黄南自治州藏医院,西宁 811300
基金项目:青海省科技厅项目(2018-ZJ-7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038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8XJC870004)
摘    要:目的 探索藏族医(简称藏医)“方-药-量-性”关系复杂而共性关联突出,难以揭示隐形特异性藏医药临床用药规律等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 该研究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味性化味”矢量结构模型、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收载184首藏医临床常用方剂的“方-药-量-性”关系。结果 方-药关系分析发现诃子、红花等11个最大共有属性组方,是分类配伍的关键组方,可以有效分类治疗隆病、赤巴病、血热病等8类方剂,在方剂中三果汤散、六味良药散等调节三因和辅助脏腑功能类组方药物的共有性最强。药-量关系分析发现,诃子、红花、石榴子、余甘子等用量最高,表明这些组方药物一般以君药形式入药,而豆蔻、草果等六味良药散组方药物虽频次较高,但剂量较低,主要起着调节方剂整体药性和保护脏腑的作用,而麝香、牛黄、渣驯等藏医特效药物,频次虽高但剂量很低,具有增强药性,引药患处的作用。量-性关系分析发现属于凉性方剂较多,占75.6%,发现有67首方剂因其组方剂量不同而产生药性与功效不相符的现象。结论 藏医方剂中存在很多共性组方和共性用法,如不对这些共性关联加以处理,会出现任何疾病均以这些共性关联为核心的结果,却无法解开隐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方-药-量-性”等多维层面同时注重敏感性和特异性规律,才能更有效地揭示藏医临床用药思想。

关 键 词:藏族药  味性化味  偏序结构  方-药-量-性  关联研究
收稿时间:2020/7/1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