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42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0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联合使用非洛地平和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及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将入选的86例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清晨顿服非洛地平和替米沙坦,B组清晨服用非洛地平,晚间服用替米沙坦,服药前及服药后每隔4周时分别测定患者诊室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测定用药前及用药36周时舒张期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后壁厚度(LPWT)及舒张期左室内径(LVDd),并计算出心室重量(LVMT)。结果:2组用药后各时点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用药前。B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晨峰血压升高程度、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清晨脉压均较A组低。并且治疗36周后,B组的LVDd,LVST,LPWT均较A组减小(P<0.05)。结论:不同时间联合使用非洛地平和替米沙坦比清晨同时联合使用非洛地平和替米沙坦更能降低夜间血压、遏制清晨血压过度升高,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并且在逆转左室肥厚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其能否延缓残余肾功能(RRF)的丢失。方法选取病情稳定的持续不卧床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以外的降压药;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片80mg/d,观察时间1年,定期检测两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Kt/V、总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素(iPT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残余肾功能(RRF)。结果研究结束时,两组Hb均明显升高,iPTH均明显下降,总Kt/V则无显著改变。组间比较,hs—CRP值替米沙坦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HOMA—IR较研究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替米沙坦组HOMA—IR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24±1.41VS.4.37±1.93,P〈0.05),两组患者RRF均显著下降,但替米沙坦组较对照组RRF下降延缓[(3.25±1.31vs.2.35±1.20)ml/min,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改善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并延缓残余肾功能的丢失。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内质网应激相关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腹主动脉缩窄组(n=10),腹主动脉缩窄+替米沙坦组(n=10).术后10周各组大鼠用导管法测量血液动力学指标并留取心肌标本测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细胞凋亡用TUNEL法检测,心肌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分子GRP78、CHOP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 (1)腹主动脉缩窄组左心室质量指数(3.29±0.19)mg/g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17±0.22)ms/g(P<0.01),左心室舒张末压(9.71±0.52)mm Hg(1 mm Hg=0.133 kPa)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79±0.13)mm Hg,左心室收缩末压(105.61 ±6.66)mm Hg明显低于假手术组(135.02 ±5.95)mm Hg(P<0.01),而腹主动脉缩窄+替米沙坦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34 ±0.08)mg/g、(4.70±0.36)mm Hg、(127.62 ±4.99)mm Hg,明显优于腹主动脉缩窄组(P<0.01).(2)腹主动脉缩窄+替米沙坦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13.42 ±0.74)%显著低于腹主动脉缩窄组(35.51 ±0.65)%(P<0.01).(3)腹主动脉缩窄组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GRP78、CHOP蛋白表达RGRP78/β-actin 0.436 ±0.007、RCHOP/β-actin 0.747±0.034显著高于假手术组RGRP78/β-actin 0.144±0.009、RCHOP/β0.316 ±0.007(P<0.01),而腹主动脉缩窄+替米沙坦组GRP78、CHOP(RGP78/β-actin 0.213±0.007、RCHOP/β0.451 ±0.019),明显低于腹主动脉缩窄组(P<0.01).结论 内质网应激参与了腹主动脉缩窄术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替米沙坦对内质网应激相关的心肌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通过对老年高血压非糖尿病患者血清真胰岛素、C肽、血糖的观察,探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R)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以及替米沙坦干预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非肥胖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NHT组),15例肥胖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OHT组)及2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真胰岛素、C肽、血脂、血尿酸和IR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血压病患者予以替米沙坦(80 mg,1次/d口服)治疗,4 w后复查,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研究的3组患者年龄、性别、空腹血糖状况相匹配。OHT组和NHT组血清真胰岛素、C肽水平及IR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le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病患者经替米沙坦治疗后血压、真胰岛素、C肽水平及HOMA-IR和HOMA-islet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非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伴有肥胖者,存在IR、高胰岛素血症及代偿性胰岛β细胞功能增高。替米沙坦除了具有强效降低血压的作用外,还具有改善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1)比较替米沙坦40mg或80mg与氯沙坦50mg或100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2)评价替米沙坦40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24h降压效果及谷/峰比值。方法:(1)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分组试验。330例轻中度高血压(95mm Hg≤舒张压<110mm Hg,收缩压<180mm Hg,1mm Hg=0.133kPa)患被随机分入替米沙坦组(164例)和氯沙坦组(166例),分别每天一次口服替米沙坦40mg或氯沙坦50mg。4周后如坐位舒张压≥90mm Hg,则改为替米沙坦80mg或氯沙坦100mg每天一次口服。(2)开放试验。同样条件的20例患服用替米沙坦40mg共6周,于替米沙坦治疗前后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1)治疗8周末,替米沙坦组的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氯沙坦组(12.5mm Hg vs 9.4mm Hg,P=0.037及10.9mm Hg vs 9.3mm Hg,P=0.030);(2)替米沙坦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的总有效率高于氯沙坦(70.1% vs 58.7%,P=0.020);(3)替米沙坦级瑟氯沙坦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23.2% vs 22.9%,P=0.952);(4)替米沙坦40mg每天一次口服,其收缩压的谷/峰比值为66.5%,舒张压的谷/峰比值为76.8%;24h平均血压下降10.2/7.8mm Hg,用药末6h的平均血压下降10.0/9.2mm Hg。结论:(1)替米沙坦40mg或80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2)替米沙坦适合每天一次服用,其降压作用可维持24h。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l6只16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替米沙坦治疗组和SHR空白对照组;另设同源的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10mg·kg-1·d-1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动物,测量左心室心肌厚度并称重,计算左心室与体重比(LVW/BW);通过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左心室心肌胶原变化,对左心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电镜和HE染色观察左室心肌病理及超微结构。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空白对照组的尾动脉收缩压(SBP)、LVW/BW、左室壁厚度、CVF、PVCA、均显著增高(P<0.01);与SHR空白对照组相比,替米沙坦治疗组能有效降低SHR的SBP,改善左心室肥厚(P<0.01),减少心肌间质及心肌小动脉周围的胶原(P<0.01),组织病理及电镜显示,替米沙坦治疗能显著改善SHR左心室重塑。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降低SHR血压,改善左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68.
尹鹏  胡君  储著凌 《西部医学》2014,(2):160-162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能否通过上调PPAR-γ促进结肠癌SW480细胞TIMP-1表达.方法 使用替米沙坦对SW480细胞进行干预.在不同时间点(0、24和72h)使用MTT法对SW480细胞活性进行测定;使用PT-PCR对在不同时间点(0、24和72h)细胞表达的TIMP-1和PPAR-γ mRNA进行测定;使用western blotting对在不同时间点(0、24和72h)细胞表达的TIMP-1和PPAR-γ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替米沙坦干预后SW480细胞活性逐渐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且各时间点间的细胞活性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同时间点(0、24和72h) TIMP-1、PPAR-γ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递增(均P<0.05).结论 本实验表明,替米沙坦可能是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促进TIMP-1的合成和分泌,导致SW480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自然衰老模型大鼠脑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及PPARγ与PPARβ阻断剂对上述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12只雄性衰老SD大鼠(24月龄),分衰老组(6只)和衰老-替米沙坦组(6只)(5mg/kg/d,灌胃给药,1月),并以6月龄SD大鼠(6只)作为对照组。观察替米沙坦对大鼠血压、心率、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分离大鼠脑基底动脉进行体外培养,以PPARβ的阻断剂GSK0660(1μM,24h)、PPARγ的阻断剂GW9662(1μM,24h)为工具药物,分析上述药物对替米沙坦(10μM,24h)介导的衰老大鼠模型脑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作用的影响。结果 24月龄衰老大鼠的血压、心率与6月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大鼠比较,衰老模型大鼠乙酰胆碱诱导的脑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下降,而硝酸甘油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未见明显改变。在培养血管组织中,替米沙坦孵育可显著改善衰老大鼠模型脑基底动脉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PPARγ的阻断剂GW9662可显著阻断替米沙坦的作用,但PPARβ的阻断剂GSK0660对替米沙坦的作用则无显著影响。结论替米沙坦介导的脑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依赖于PPAR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男性高血压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男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75例)和贝那普利对照组(7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血压、勃起功能国际指数(IIEF)和性生活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情况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与贝那普利对照组比较,替米沙坦组IIEF评分[(11.28±1.32)分比(19.48±2.49)分]、性生活频率[(2.09±0.22)次/月比(6.31±0.85)次/月]明显升高,能够勃起比例(62.7%比82.7%)明显增大(P均<0.05);勃起功能情况[分正常,轻、中、重度障碍(ED),χ2=6.322,P=0.0412]及主观性欲要求(分强、中、弱,χ2=7.493,P=0.0326)替米沙坦组亦明显好于贝那普利对照组。结论:替米沙坦能够在保证降压效果的基础上,改善性功能和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