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1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57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16篇
  4篇
中国医学   724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HPLC法测定丹参类注射液中4种水溶性成分含量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香丹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及丹参注射液中 4种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C18(2 5 0mm× 4 6mm ,5 μm)色谱柱 ;以甲醇 水 二甲基甲酰胺 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流速为 1 0mL/min ;柱温为 35℃ ;检测波长 2 80nm。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线性范围分别在 0 0 194~0 194 0 g·L-1、0 0 0 4 0 4~ 0 0 4 0 4 g·L-1、0 0 0 80 8~ 0 0 80 8g·L-1和 0 0 2 6 0~ 0 2 6 0 0 g·L-1内 ,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8) ;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10 4 % ,98 3% ,10 1% ,10 3% ,RSD <2 0 %。结论本研究为丹参类注射液的质量综合评价和控制提供了简单、准确、可行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2.
江文  刘冬先  陈映玲  陈兴平 《医药导报》2004,23(12):0909-0911
目的: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 PSN)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表达的影响,探讨BCG PSN对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尖锐湿疣患者18例给予BCG PSN 0.5 mg,im,隔天1次,36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及TCRαβ+T细胞、TCRγδ+T细胞百分率。结果:在BCG PSN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CD+3 T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TCRγδ+T细胞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TCRαβ+T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尖锐湿疣患者CD+3T细胞百分率高于治疗前(P<0.01);TCRαβ+T细胞、TCRγδ+T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升高(P<0.01)。结论:BCG PSN可能通过调节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CR的表达,起到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制备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微乳。方法采用磷脂为乳化剂,乙醇为助乳化剂,油酸乙酯为油相,用改良三角相图法确定微乳区域,优化BCG-PSN微乳处方组成。结果与结论所制得BCG-PSN微乳澄清透明,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44.
为开发从丹参中提取高纯度丹酚酸B的新工艺,采用水提-壳聚糖絮凝-过滤-浓缩-醇沉-萃取工艺制得丹酚酸B含量在80%左右的丹酚酸提取物EB80。用硅胶柱层析法精制EB80,得到丹酚酸B含量为96%的提取物EB96。EB96的IR、M S1、H-NMR测试结果表明:其分子结构特征、相对分子质量与丹酚酸B相同。本工艺便于工业化实施。  相似文献   
45.
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心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作用及左室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用WKY大鼠做阴性对照组,SH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腹腔内注射12周,其余两组分别注射相当容积的蒸馏水。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ystolic b lood pressure,SBP)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 larm ass index,LVM I)。应用HE、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和面积、心肌组织胶原体积比例(collagen volum e fraction,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erivasu lar c ircum ferentiall area,PVCA),采用TdT介到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与WKY大鼠相比,20周龄SHR大鼠的SBP、LVM I、心肌细胞的直径、面积、CVF、PVCA、心肌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用丹参治疗后,SHR除收缩压外余指标均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长期应用丹参治疗可预防和逆转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6.
天芎注射液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天芎注射液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硫酸蒽酮作为显色液,采用比色法测定天芎注射液中多糖的含量。结果 线性范围为10~5 0 μg·ml-1(r=0 . 9999) ;高、中、低浓度平均回收率为98. 7% ,RSD =0 .83% (n =6 )。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天芎注射液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舒心颗粒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Dirmon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1%磷酸(15:85),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丹参素钠在0.374~3.366μg与其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RSD为0.43%,平均回收率为97.77%,RSD为1.22%.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舒心颗粒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酶解分离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化学缺氧模型,用视频跟踪计算机系统、细胞内双波长钙荧光系统和光学法分别观察心肌细胞收缩力学、细胞内钙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等指标.结果丹参(3g/L)处理后降低心肌细胞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收缩幅度以及电刺激诱导的钙瞬态幅度.缺氧导致细胞收缩力和钙瞬态幅度降低、舒张末细胞长度缩短、舒张末钙水平增高,复氧后各指标有所回复.缺氧/复氧引起LDH释放增多.用3g/L的丹参处理后,缺氧/复氧引起的心肌细胞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收缩幅度和电刺激诱导的钙瞬态幅度高于单纯缺氧组,舒张末钙水平低于单纯缺氧组,LDH释放减少.预先用百日咳毒素处理,丹参引起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减弱.结论丹参可能通过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发挥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丹参有效成分丹酚酸B在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CMEC)缺氧 /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建立缺氧预适应 (HPC)模型并给予丹酚酸B ,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表达。结果 :在CMEC缺氧 3h ,复氧 6h后ICAM 1表达升高 ;缺氧预适应和应用丹酚酸B对CMEC进行预处理则能有效降低CMECICAM 1的表达。结论 :丹酚酸B在CMEC缺氧 /复氧损伤中可产生与缺氧预适应类似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0.
不同地区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丹参中丹参素的含量,对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方式的丹参进行含量比较,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用Kromails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醋酸(10:90),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1,温度为室温。结果 丹参素在0.252-1.26μm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7.13×105X-1.85×104,(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61%(RSD=1.37%,n=5)。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丹参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成为控制丹参药材质量的方法之一。应用本法,比较了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方式的丹参,其中四川中江(栽培)产的丹参素含量最高,河北承德(栽培)产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