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一个毛囊闭锁三联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其致病基因的突变类型.方法 依据确诊的毛囊闭锁三联征先证者对该家系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外周血标本.运用PCR扩增早老素1(PSEN1)、单过性跨膜蛋白(NCSTN)和早老素增强子2(PSENEN)的所有外显子,经测序与比对后鉴定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和突变方式.结果 该家系共有3代14人,其中6人患病(男4例,女2例),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对4例现存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分析表明,患者临床表型差异显著.对3个基因的DNA测序分析发现,NCSTN基因6号外显子存在c.647A> C(p.Q216P)错义突变,且在该家系中基因型与表型呈完全共分离现象.同时检测100名健康对照,未发现该突变.检索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网站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数据库,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该家系存在一个新的错义突变,即NCSTN基因6号外显子c.647A>C,这可能是该家系患者发病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筛查一个部分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partial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PEFS+)家系中的钠通道α1基因(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α1-subunit,SCN1A)及其遗传特性.方法 总结一个PEFS+家系中2例患者及其父亲的临床特点,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tography,DHPLC)技术筛查SCN1A全部26个外显子,发现有异常洗脱峰者进行直接测序,对直接测序未能证实突变的再进行焦磷酸测序.结果 先证者及其同父异母姐姐均为PEPS+患者,他们在SCN1A基因第26号外显子发现有相同的杂合突变A5768G,并导致编码的氨基酸改变Q1923R,其父亲儿时频繁出现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后自然痊愈,直接测序未发现异常,进一步用焦磷酸测序则发现该位点存在嵌合突变(突变量为25%).结论 SCN1A基因突变可导致部分性癫.PEFS+可遗传,而携带致病基因者可因体内发生嵌合突变,致病基因含量偏低导致临床症状轻微.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2型、3型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及临床表型。方法总结4个SCAs家系的9例患者和1例散发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全部患者、43名家系成员及60名健康对照,采用PCR、荧光PCR、毛细管电泳等技术检测分析SCA2、3基因内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长度及拷贝数。结果3个家系中的6例患者、1例散发患者存在SCA3/MJD(CAG)n扩展突变,CAG重复数为68—75次;1个家系的3例患者存在SCA2(CAG)n扩展突变,CAG重复数为39—41次。两型患者的临床表现有重叠之处,但在发病年龄、病程进展、神经系统受累部位等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SCA3/MJD型与SCA2型在临床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性,有助于鉴别和分型,但基因检测是明确诊断的惟一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迟发性家族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的足细胞分子基因致病突变特点。 方法 研究对象为上海瑞金医院肾脏科1997年9月至2007年10月收集的31个迟发性家族性FSGS家系。诊断标准:(1)成员年龄大于12岁;(2)1个家系中有2例或2例以上患者经肾活检证实为FSGS,或家系成员中有1例肾活检证实为FSGS,另有1例成员有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外周血基因组DNA 经PCR扩增后直接对NPHS2、ACTN4、TRPC6基因行测序分析。 结果 发现ACTN4基因新错义突变L316P,该家系患病成员起病年龄平均(38.7±7.4)岁,肾功能损害进展相对缓慢,家系3例患病成员均为突变杂合子。发现TRPC6基因新杂合错义突变Q889K,该家系患者起病年龄平均(38.0±4.2)岁,肾功能损害进展也较缓慢,家系中临床表现存在个体差异,家系中3例患病成员均为突变杂合子。发现TRPC6静止突变G467G。所有家系中未发现NPHS2致病突变。健康对照组200条染色体亦未发现以上突变。 结论 在31例迟发性FSGS家系中发现2个家系携带致病相关突变:ACTN4新突变L316P和TRPC6新突变Q889K。在中国人群家族性迟发性FSGS中,ACTN4及TRPC6基因突变是致病原因之一,尚未发现NPHS2相关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85.
86.
Objective The curr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features of a family with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 Methods Twenty members of three generations in a family with FH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 data collected were from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subjected to pedigree analysis. Results The proband was a 41 years old male who suffered from angina pectoris with multi-vessel ste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at the age of 40. Among 20 members, 8 individuals were demonstrated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this family with the total incidence of 40% [54.5% (6/11) in male and 22. 2% (2/9) in female The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level was elevated in childhood from 7. 1 to 10. 8 mmol/L and tended to be raised with increasing age. In addition, the level of total cholesterol was found to be elevated both in a monozy-gote twin brothers and their offspring in the family. Conclusion FH appears to be a hereditary disease of autosomal dominance inheritance and the outcome of FH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8个遗传性HNPCC家系,其中符合Amsterdam标准Ⅱ2个,Japan标准5个,Bethesda指导原则1~3项1个,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8个家系107人,有癌症患者20例。平均年龄53.35岁,发病高峰年龄50~59岁。20例中肠癌15例,其中右半结肠癌5例,左半结直肠癌10例;肠外癌5例。结论:武汉地区HNPCC家系与散发性结直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SCRC)相比具有发病年龄轻、肠外癌发病率高、常见多原发癌及好发于右半结肠的特点,某些特点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的TSH受体(TSHR)基因突变与家系遗传规律。方法 用TKM法提取18例先天性甲减患者、35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DNA,PCR-SSCP分析TSHR基因第1、4、6、10号外显子,突变经正反向测序证实。分析先证者家系成员TSHR基因与甲状腺功能情况。结果 发现1例先天性甲减患儿在TSHR基因第10号外显子有2个位点纯合子突变:450位密码子CGC置换为CAC,Arg450→His(R450H);727位密码子GAC置换为GAG,Asp727→Glu(D727E)。调查家系成员10人,6人为R450H/D727E复合杂合子,以女性携带为主,先证者的父母均为复合杂合子,杂合子中5人血清sTSH轻度升高,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结论 R450H/D727E纯合子突变导致先天性甲减,R450H/D727E杂合子突变可发生亚临床甲减。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T2DM)家系中非DM成员糖脂代谢的变化。方法收集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T2DM家系21个。家系成员在排除DM的前提下,按与先证者遗传指数不同分4组同胞组61例;子代及亲代组26例;二级亲属组82例;对照组(先证者及其血缘亲属的正常配偶)78例。比较各组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水平。结果各组的血糖无统计学差异;同胞组的甘油三酯(TG)及空腹胰岛素(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子代及亲代组的葡萄糖耐量试验负荷后2h胰岛素(2hIn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吾尔族T2DM家系非DM成员的一级亲属存在代谢紊乱,表现为体质指数、TG和FIns升高;故应早期进行减轻体重和纠正血脂紊乱的干预。  相似文献   
90.
目的寻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垂体性尿崩症(ADNDI)的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在一临床确诊的ADNDI家系,提取外周血的基因组DNA,PCR扩增精氨酸加压素前体基因(AVP-NPⅡ),并进行全长测序,亚克隆测序确认突变位点。结果本家系中所有患者在AVP-NPⅡ基因2号外显子的1824-1829位AGGAGG存在一个AGG密码子的缺失,而其他表型正常的成员测序结果正常。结论AVP-NPⅡ基因1824-1829位AGGAGG中的一个AGG的缺失导致NPⅡ第47位谷氨酸(Glu)的缺失,可能影响NPⅡ蛋白对AVP的运输,进一步造成AVP降解增加,发生尿崩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