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7篇
  免费   791篇
  国内免费   716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124篇
妇产科学   71篇
基础医学   843篇
口腔科学   188篇
临床医学   1417篇
内科学   1438篇
皮肤病学   66篇
神经病学   305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70篇
综合类   2937篇
预防医学   849篇
眼科学   200篇
药学   1734篇
  16篇
中国医学   574篇
肿瘤学   189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408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553篇
  2012年   710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576篇
  2008年   668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590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21.
目的: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牡丹汤对急性胰腺炎肠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120只SPF级Wistar大鼠采用5%牛?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备急性胰腺炎(AP)肠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牡丹汤低、中、高剂量组(3.5、7、14 g·kg-1),灌胃给药,奥曲肽组(1×10-5 g·kg-1),皮下注射,每组2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于造模前1 h及造模后每隔12 h给药1次,造模后24 h收集样本。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生化法检测血清中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结肠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HMG...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为临床经验性用药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19年4—9月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mCIM联合eCIM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8株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中5株来自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对临床常用头孢类及加酶抑制剂药物均表现出高水平耐药的特性。所有菌株均携带金属β-内酰胺酶,7株为blaNDM-1,1株为blaIPM-4。MLST分子分型及PFGE同源性分析有6个ST序列类型,6个克隆群。ST596(3株)均为A群、ST121(1株)为C群、ST993(1株)为F群、ST91(1株)为E群、ST794(1株)为B群、ST88(1株)为D群。结论 该院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主要来源于ICU,产金属酶blaNDM-1β-内酰胺酶是其主要耐药机制。ST596 A群阴沟肠杆菌短时间内在ICU存在局部流行,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遏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调查海口市肺炎患儿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布、耐药状况及克隆传播情况,为预防和治疗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性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海口市妇幼保健院5 342例住院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呼吸道标本流感嗜血杆菌阳性情况,检测菌株耐药性,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5 342例肺炎患儿共分离352株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6.59%;男患儿检出率为7.10%,女患儿检出率为5.82%;年龄<30 d检出率为0.30%,30 d~为8.45%,2岁~为11.62%,4岁~为12.88%,≥ 6岁为2.56%,各年龄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检出率为14.04%,夏季为4.48%,秋季为4.62%,冬季为4.40%,各季节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42.60%(141/331),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76.43%、69.19%、51.36%,对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30%,对美罗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1%。51株流感嗜血杆菌经MLST测序分成15个ST型;其中ST107包含11株(21.57%),主要分布在4个月~1岁患儿(9株)和3岁患儿(2株)。结论 海口市肺炎患儿分离的流感嗜血杆菌具有遗传多样性,且发生社区克隆传播,以2~3岁幼儿感染多见。春季是感染高发季节,ST107是春季流行优势克隆型。经验治疗时须谨慎使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和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和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率升高,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D7S2 1位点在河北汉族人群分布的多态性 ,为DNA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及其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MVR PCR方法和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对 12 4名河北汉族人群无关个体D7S2 1位点进行了快速检测 ,并进行数字编码。结果每一个体平均得到 3 6个数字编码 ,未发现任何两个无关个体所有编码相同 ,两无关个体 3 6个编码相同的机率为 3 .4 8× 10 -18。三种重复单位a 型、t 型和o 型出现的机率分别为 4 8.5 %、4 9.5 %和 2 .1%。该位点杂合度为 0 .9876,非父排除率为 0 .974 6,多态性信息含量为 0 .9872。结论D7S2 1位点在河北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 ,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银染法简便、快速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5.
测定人类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a1-微球蛋白(a1-MG),有助于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亦能反映出其他疾病对肾脏的早期影响。我们对60例煤工尘肺(CWP)患尿NAG和a1-MG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并计算NAG酶排出率(NAG/Cr),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6.
目的:为了解广西壮族人群D1S80位点群体遗传资料,方法,使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Flp)和PCR结合聚丙烯酰胺凝电脉及银染技术,对300名文本地区壮族无关个体D1S80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观察到23个等位基因,74个基因型,杂合度,非交排除率,个体识别力及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24,0.763,0.968,0.875,其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对5个家系相关个体分析符合孟德尔定律,结认,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特点。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Enalapril对糖尿病的肾病治疗作用机理。方法 以Enalapril治疗实验性糖尿病大鼠 ,并将正常组、糖尿病对照组及治疗组尿蛋白水平及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β、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Enalapril治疗组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β及糖基化终末产物含量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无下降。结论  Enalapril的肾脏保护作用并非通过抑制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β上调或糖基化终末产物积聚  相似文献   
128.
宽叶山蒿为艾的近源种,两者饮片或叶绒混在一起很难鉴别。该研究旨在从分子层面建立一种快速鉴别宽叶山蒿与艾的方法。根据宽叶山蒿与艾的ITS2基因测序结果,使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得到在ITS2基因202位存在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并依据此SNP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特异性PCR方法,以此方法进行混样检测验证可行性与稳定性。在特异性PCR条件下,使用特异性引物JNC-F与通用引物ITS3R,艾可以扩增出1条218 bp的特异条带,而宽叶山蒿不能扩增;使用特异性引物KY-F与通用引物ITS3R,宽叶山蒿可以扩增出218 bp特异条带,而艾不能扩增。建立的方法同时可以用于检测饮片及加工品叶绒,使用JNC-F/ITS3R体系可以检测宽叶山蒿中是否混有艾,艾饮片及叶绒的最低检测限均为3%;使用KY-F/ITS3R体系可以检测艾中是否混有宽叶山蒿,宽叶山蒿饮片及叶绒的最低检测限均为5%。模板检出限考察中2个体系对模板的检出限均为5 ng。构建方法可为两者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准确检测和判定市场上2种药材是否混用。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建立纹带棒状杆菌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探讨临床分离纹带棒状杆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关系。方法 筛选出7个管家基因(gyrAgyrBhsp65sodAsecA1rpoB、16S rRNA),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测序所得序列通过SeqMan软件进行拼接。采用DnaSP 5.10.01软件、Splits tree 4.14.2软件对管家基因的多样性及基因重组特征进行评价;采用MEGA 7.0.14软件基于序列型别(ST)采用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BioNumerics软件基于ST特征值构建最小生成树,并用eBURST软件分析ST间遗传进化关系。结果 所选的7个位点在所有试验菌株中均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Splits tree表明所有纹带棒状杆菌的聚类一致,提示基因重组是推动纹带棒状杆菌进化的潜在动力;MLST将344株纹带棒状杆菌分成72个STs,85.7%的菌株形成克隆复合体(CC)结构,CC19形成了优势克隆复合体,但包含菌株数最多的ST为该克隆复合体中的ST16。ST具有一定的地域聚集性且与分离年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我国纹带棒状杆菌呈现高度的遗传多样性,CC19为优势克隆复合体。本研究建立的MLST分型方案可用于纹带棒状杆菌的分型,但尚需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建立啤酒中4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二乙胺、N-亚硝基二丙胺、N-亚硝基二苯胺)的同位素稀释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方法 样品经活性炭固相萃取小柱富集、二氯甲烷洗脱,洗脱液经氮吹浓缩定容后,采用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同位素稀释内标法定量。 结果 各物质在5 μg/L~2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方法的检出限为0.03-0.10 μg/L,定量限为0.10~0.33 μg/L。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2.1%~100.3%,相对标准偏差为1.5%~9.5%(n=6)。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啤酒中4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