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24篇
  免费   5239篇
  国内免费   3372篇
耳鼻咽喉   609篇
儿科学   843篇
妇产科学   556篇
基础医学   4071篇
口腔科学   671篇
临床医学   11570篇
内科学   7606篇
皮肤病学   785篇
神经病学   2012篇
特种医学   29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4篇
外科学   3806篇
综合类   23133篇
预防医学   11311篇
眼科学   986篇
药学   6726篇
  122篇
中国医学   4362篇
肿瘤学   5564篇
  2024年   745篇
  2023年   2658篇
  2022年   2250篇
  2021年   2663篇
  2020年   2514篇
  2019年   2202篇
  2018年   1152篇
  2017年   1665篇
  2016年   2110篇
  2015年   2265篇
  2014年   3540篇
  2013年   3530篇
  2012年   4453篇
  2011年   4568篇
  2010年   4236篇
  2009年   4077篇
  2008年   5462篇
  2007年   4763篇
  2006年   4049篇
  2005年   4676篇
  2004年   4046篇
  2003年   3766篇
  2002年   2654篇
  2001年   2492篇
  2000年   1687篇
  1999年   1615篇
  1998年   1475篇
  1997年   1351篇
  1996年   1144篇
  1995年   1063篇
  1994年   836篇
  1993年   449篇
  1992年   494篇
  1991年   389篇
  1990年   251篇
  1989年   268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52-55
目的 分析老年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患者食管动力学特征和反流特点。方法 以我院2017 年2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rGERD 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 岁)42 例和非老年组(年龄<60 岁)58 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临床表现特征、食管动力学特征、反流特点。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性别、BMI 指数、吸烟及饮酒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胸痛、上腹部不适及慢性咳嗽发生率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LESP 及LEPP 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次数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rGERD 患者存在明显的食管动力学异常,且该类患者的反流主要是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聚集性,为全省心血管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省选取6个县(区),于2015—2017年进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分析不同特征人群心血管病高危特征及聚集性。结果共筛查83 530人,检出心血管病高危对象21 362例,检出率为25.57%,其中男性、年龄较大者、农村、高中以下文化者、农民、家庭年收入<5万者检出率较高(P值均<0.001)。从不同类型看,血压高型检出率最高(19.24%),其他依次为患病风险≥20%型(5.77%)、血脂异常型(5.32%)和心血管病史型(3.29%);1、2、3、4种高危类型构成比分别为72.19%、24.31%、3.31%、0.19%,不同特征人群高危类型检出率和高危类型聚集性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且高危类型呈聚集性,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减少居民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3.
54.
建立华细辛和北细辛HPLC特征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研究2种来源细辛的识别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细辛潜在抗炎靶点并寻找潜在抗炎成分。对89批细辛药材(12批华细辛和77批北细辛)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11个特征峰,用对照品、紫外光谱和LC-MS指认了11个特征成分。特征峰面积聚类分析显示华细辛和北细辛被分为2类,且利用特征峰面积比值可实现两者区分,当特征峰9(细辛素)/参照峰S(卡枯醇)峰面积比值大于5时为华细辛,小于2时为北细辛。对119种细辛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细辛抗炎作用可能与COX-2,COX-1,iNOS,MAPK14,LAT4H,NR3C1,PPARG和TNF等8个靶点相关,其中COX-2最为关键,与5种特征成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细辛素、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均存在相互作用。此外,细辛脂素、芝麻脂素与iNOS,MAPK14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黄樟醚和细辛素可作用于iNOS,COX-1,LAT4H,甲基丁香酚可作用于COX-1,LAT4H。细辛脂素与芝麻脂素均可作用在COX-2,iNOS和MAPK143个靶点上,提示它们是细辛发挥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COX-2分子对接结果和COX-2活性实验结果验证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可抑制COX-2活性,为细辛抗炎作用活性成分。基于HPLC特征图谱的华细辛和北细辛识别方法简便易行;预测到的细辛抗炎靶点和抗炎成分为完善细辛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肖敏  蒋利萍 《免疫学杂志》2020,36(7):606-611
目的本研究纳入1例8月龄时发生播散性卡介苗病的女性患儿,旨在探讨IFNGR1缺陷病的临床及分子特征。方法总结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IFNGR1部分缺陷病患儿临床资料,Q-RT-PCR检测IL-12-IFN-γ轴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PHA刺激的T细胞表面IFNGR1蛋白表达,Sanger测序法分析IFNGR1基因。结果患儿常规免疫功能无异常。患儿抗凝血经BCG+rhIFN-γ同时刺激后IL-12B的表达水平比单独使用BCG刺激略有增加(P0.05),但较健康对照显著降低(P0.05);IFNGR1蛋白表达高于健康对照。基因测序发现患儿IFNGR1第6外显子存在c.819_822del4(p.N274Hfs*2)杂合突变,父母均无此突变。结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IFNGR1基因部分缺陷病极为罕见,易发生播散性分枝杆菌感染,应尽早检测IL-12-IFN-γ轴功能、相关蛋白表达并行基因分析确诊。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2014-2018年黄山市淋病的流行特征,为全市的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黄山市2014—2018年的淋病数据、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8年黄山市累计报告淋病病例761例,年均发病率为11.09/10万,年均增长率为29.14%,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112.29,P<0.05)。淋病的人群分布中,男女报告病例数之比为13.63:1,男女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13.18,P<0.05);15~49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占85.94%,职业以农民最多,占44.81%;以屯溪区、歙县报告病例数较多,分别占37.45%、23.26%。结论2014—2018年黄山市淋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淋病防控形势严峻,需进一步完善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2例多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符合多原发结直肠癌诊断的患者42例,占同期收治的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1.20%(42/3499),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32例,年龄38~86岁,中位年龄66岁,共发现73处结直肠癌灶,多位于近端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共检出淋巴结527枚,阳性10枚(1.9%),淋巴结阳性患者占同时性多原发癌的37.5%(12/32);27例为双原发癌,3例为三原发癌,2例为五原发癌;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75%和74.38%。异时性多原发癌10例,年龄33~86岁,第一癌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区域,第二癌多位于升结肠区域;共检出淋巴结276枚,阳性率12.3%(34枚),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0%和66.67%。结论多原发结直肠癌在临床上不少见,其分布有一定规律。临床中应引起重视,提高早期诊断率。应早期手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使用放射组学与剂量学特征参数,建立机器学习预测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的生存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579例。从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计划中提取GTV的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与人工方法对特征参数进行筛选,分别选取14项放射组学和14项剂量学特征,并将特征变量进行标准化归一至[0, 1]范围。建立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模型,先使用14项放射组学特征,再使用28项放射组学和剂量学混合特征参数进行训练和测试,来预测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的两年生存情况。  结果  仅使用放射组学特征预测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4.98%、85.92%和84.51%。使用放射组学和剂量学的混合特征参数进行预测时,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分别为86.32%、83.02%和90.01%。在放射组学特征参数基础上,增加剂量学特征,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  结论  针对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模型,使用放射组学和放射治疗剂量学特征参数放射治疗,可有效提高对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两年生存情况预测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8年3月在浙江衢化医院接受治疗的经过临床诊断为颅脑隐球菌感染的患者46例,进行MRI影像学检查及分析,观察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及MRI异常信号发生率,MRI影像学特征的检查和分析包括:隐球菌感染患者脑室内MRI异常信号分布情况、MRI影像学下病变特征情况及MRI异常信号特征情况及增强扫描后有无强化。结果经MRI影像学分析,46例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有32例患者表现出MRI异常信号;颅脑基底节隐球菌感染25例,占78.1%,其中单侧基底节隐球菌感染13例,占40.6%,双侧基底节隐球菌感染12例,占37.5%;基地节以外的隐球菌感染主要分布于脑膜9例和深部白质区10例,占28.1%和31.3%,脑干和小脑MRI异常信号较少,各有1例,均占3.1%;25例基底节隐球菌感染患者MRI病变特症分析发现,颅脑隐球菌感染主要以单侧或双侧脑血管间隙(Virchow-Robin,VR)扩大和肉芽肿病变类型为主。单侧或双侧脑血管间隙扩大14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增强后无强化;肉芽肿病变6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增强后1例轻度强化。粟粒样结节或斑片样信号病变特征最少只有2例,占8.0%;胶样假性囊肿病变有3例,占12.0%,此两种病变类型由于比例较小未进行MRI异常信号特征情况分析。结论颅脑隐球菌感染患者磁共振信号异常率较高,隐球菌感染病变特征以脑血管间隙扩大和肉芽肿病变为主,且T1WI低信号,粟粒样结节或斑片样信号病变及胶样假性囊肿病变占比较低,增强后基本无强化。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淋巴结阴性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R-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83例淋巴结阴性R-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定期随访。  结果  83例患者中男性49例(59.0%)、女性34例(41.0%);平均年龄(43.3±11.4)岁;61例(75.5%)患者主要因非特异性症状就诊;肿瘤单发75例(90.4%);肿瘤平均直径为(0.8±0.7)cm;主要浸润黏膜层及黏膜下层80例(96.4%);病理分级以G1为主,共65例(78.3%),Ki-67指数平均值为(2.1±1.7)%;肿瘤分期Ⅰ期78例(94.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gA阳性29例(34.9%)。治疗方式使用内镜下切除67例(80.7%),手术16例(19.3%)。中位随访时间24(3~90)个月,5年生存率100%,2例(2.4%)复发。肿瘤复发与Ki-67阳性指数具有显著相关性(P=0.025);肿瘤浸润深度与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P=0.030)。Kaplan-Meier法分析得出治疗方式、肿瘤分级对预后复发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01)。  结论  淋巴结阴性R-NENs直径>1.0 cm相对容易浸及固有肌层,直径≤ 1.0 cm也有浸及固有肌层的可能,建议此类患者行超声内镜(EUS)检查以决定治疗方式。内镜下切除为淋巴结阴性R-NENs的主要治疗方式,Ki-67指数较高患者治疗后相对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