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0篇
  免费   733篇
  国内免费   712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599篇
口腔科学   101篇
临床医学   1609篇
内科学   763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211篇
特种医学   4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306篇
综合类   3700篇
预防医学   824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1107篇
  31篇
中国医学   431篇
肿瘤学   590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424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630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869篇
  2011年   931篇
  2010年   801篇
  2009年   839篇
  2008年   970篇
  2007年   815篇
  2006年   687篇
  2005年   758篇
  2004年   587篇
  2003年   492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采用两株分别带有不同抗药性标记的产黄青霉原生质体以1:1相混合,用30%的聚乙二醇(MW6000)原生质体融合处理。将混和物涂布在补给有两种药物同时存在的高渗性分离培养基上,培养后获得异核体菌落。洗下异核体分生孢于继续分离在补给有两种药物同时存在的分离培养基上,得到了同时带有两种抗性标记的重组体。纯化后,进行抗性稳定性和摇瓶效价的测定,将一株具有双重抗性、摇瓶发酵效价较高的菌株作出发菌株,经诱变因子处理后,获得了一株43u7c—57菌株,在摇瓶中效价比生产菌株平均提高4.94%,该菌株在40吨发酵罐试生产后,发酵效价平均提高4.4%,产量则平均增加12.15%。  相似文献   
82.
袁顺辉 《云南医药》2007,28(6):593-596
TAT是HIV-1病毒所编码的一种反式激活蛋白,具有独特的跨膜转运方式。1988年,Green和Frankel首次报道了蛋白转导现象,他们分别独立证实从HIV21病毒分离出的TAT蛋白能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㈣。TAT分子中有一个富含碱性氨基酸、具有较多正电荷的多肽片段(TAT48—60),与TAT的跨膜转导有关,被称为蛋白转导结构域(PTD)。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83.
背景:虽然椎间cage已被广泛应用,但关于人类脊柱cage内所含组织的组织学资料却很少报道。本文旨在描述从人体取出的、临床失败的椎间cage内容物,以及关于cage内植骨类型对骨质存活的影响。方法:对78枚取自48例患者体内的cage进行分析:其中碳纤维cage8枚,金属螺纹cage70枚。有植骨资料的67枚cage中,56枚为单纯移植自体骨,6枚为局部自体骨加脱矿物质骨基质植骨,4枚为同种异体骨植骨,1枚单纯脱矿物质骨基质植骨。导致取出cage的原因包括融合不良、cage位置不良或术后移位、脊柱损伤(融合节段的压缩骨折)、腰痛、进行性椎关节退变强直、神经根受压和(或)感染。cage置入时间平均为22个月。对每个包埋在cage中心的部分进行不脱钙切片观察,对被存活骨、坏死骨、纤维软骨、透明软骨、纤维组织及移植替代物所占据的邻近区域进行直观评估。碎屑微粒通过半定量的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在78枚中有71枚cage内容物显示有组织学存活的骨组织,有血管长人证据,说明移植骨已融合。存活骨所占的区域范围平均为44%(范围,0%~80%)。虽然有些cage中有相对较大的皮质植骨块,但仅有微弱的新骨形成迹象。在这些cage中,纤维软骨成分占50%。失败cage的植骨块间存在小的纤维软骨缝隙,提示cage松动。另外,78枚中有31枚cage发现植骨区域内有≥5%的范围被透明软骨占据,这可能是来源于椎体终板或小关节面。结论:本研究并非检验cage及植骨的效果,而是通过研究透明软骨及纤维软骨在这些失败病例中的发生率,来说明植骨及植骨部位的准备对最大限度地提高植入骨融合的重要性: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系列病例(没有,或历史,对照组)]。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84.
同种异体骨的制备及在脊柱侧弯矫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同种异体骨在脊柱侧弯矫治术中对脊柱融合的作用.方法:采用温热盐水及75%酒精水浴制备储存异体骨,应用于脊柱侧弯植骨融合术36例.结果:随访36例均无感染及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脊柱融合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是脊柱侧弯矫治植骨融合术中安全可靠的骨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85.
86.
双标记原位杂交法检测间期细胞BCR/ABL融合基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应用双标记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BCR/ ABL融合基因。方法 :BCR基因探针用地高辛标记 ,碱性磷酸酶显色 ;ABL基因用3 H- d ATP标记 ,核子乳胶放射自显影。结果 :检测 9例初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ML)病人均为阳性 ,阳性细胞比例为 93% ;检测 CML来源的 K5 62细胞株阳性细胞占 98.8% ;正常人假阳性率为 0 .75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 ,适用于 CML微小残留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不加任何内固定手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可行性,评估复位率、融合率以及疗效,以帮助无能力支付内固定物费用的患者.方法选择Meyerding法Ⅱ°以内的峡部裂腰椎滑脱症36例,经前路腹膜外减压、复位,21例自体髂骨块2块,15例深低温异体骨圈复合自体松质骨,做椎体间嵌植融合,术后离床活动,支具外固定3~6个月.结果35例随访1~10年,复位率Ⅱ°者>50%,Ⅰ°者超过85%.除1例骨块向前移位吸收需二期手术外,余34例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97.1%,优良率94.3%,每例节省费用2~3万元.结论无内固定前路手术可以安全、可靠治疗Ⅰ~Ⅱ°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  相似文献   
88.
颈椎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钉板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钉板植骨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间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及钉板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性疾病22例,其中4例患者行2椎体次全切除3节椎间隙减压手术。术后观察减压、固定、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行X线摄片或CT扫描检查。结果患者获6~1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加重情况。椎间隙高度无丢失、无成角,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后3d在颈围领固定下下床活动,4周后可恢复较轻工作。结论此术式可避免传统手术方法的缺点,即不取自体髂骨,融合率高,稳定性好,并减压彻底,疗效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多平面重建(CTMPR)在评价椎间融合中的作用,寻找定量评价椎间融合的新方法.方法 13例行腰椎间融合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行CTMPR,行椎间融合器(Cage)内植骨CT值定量测量.结果 术后1周Cage内植骨CT值为(619.52±26.97)Hu,术后3个月为(628.69±42.60)Hu,术后6个月为(657.77±37.43)Hu.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后6个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T值的测量在椎间融合的判断中具有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90.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技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3例临床可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及骨盆局部SPECT/CT断层显像并对SPECT和CT同机图像进行重建与融合.结果 ①融合图像诊断阳性率高于断层图像及平面图像,差异具有显著性;②融合图像对早期病变诊断阳性率高于断层显像及平面显像,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技术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疾病分期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