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77篇
  免费   1163篇
  国内免费   753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50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801篇
口腔科学   422篇
临床医学   4860篇
内科学   5359篇
皮肤病学   92篇
神经病学   289篇
特种医学   8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1164篇
综合类   8407篇
预防医学   2733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4029篇
  51篇
中国医学   1580篇
肿瘤学   247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633篇
  2022年   585篇
  2021年   795篇
  2020年   924篇
  2019年   901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692篇
  2016年   608篇
  2015年   758篇
  2014年   1266篇
  2013年   1163篇
  2012年   1520篇
  2011年   1694篇
  2010年   1515篇
  2009年   1358篇
  2008年   2415篇
  2007年   1794篇
  2006年   1446篇
  2005年   1514篇
  2004年   1276篇
  2003年   1193篇
  2002年   1022篇
  2001年   867篇
  2000年   679篇
  1999年   539篇
  1998年   500篇
  1997年   481篇
  1996年   438篇
  1995年   389篇
  1994年   389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181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起搏器依赖患者以异丙肾上腺素为"桥"行脉冲发生器更换的可行性。方法术中起搏器依赖患者静滴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出内在节律后行脉冲发生器更换,不能诱发出内在节律者植入临时起搏电极,然后行脉冲发生器更换。结果自2009年至2014年,有17例符合起搏器依赖行脉冲发生器更换的患者。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14例(82%)患者显露出内在节律,完成了脉冲发生器更换;3例(18%)未诱发出内在节律,植入临时起搏电极后完成脉冲发生器更换。在静滴异丙肾上腺素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不良反应。结论起搏器依赖患者,以异丙肾上腺素为"桥"行脉冲发生器更换是可行的,可以减少临时起搏电极植入。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在创伤性肝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32例创伤性肝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6例/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创伤性肝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围术期处理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法来进行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的临床指标,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分组康复治疗,观察组的患者术后CRP水平、乳酸清除时间、肛门排气、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非常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方法处理创伤性肝脾破裂并失血性休克效果不佳,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法进行处理各项指标均比较优秀,且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心房电-机械传导异常的严重程度及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对患者电-机械传导异常改善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成功进行PTSMA术并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的HOCM组25例和正常对照组26例。测量心动图P波起始点至心尖四腔观二尖瓣环左室侧壁、后间隔及三尖瓣环右室侧壁位点处组织多普勒曲线上a波起始点的时间(P-LA、P-IVS、P-RA),计算左心房内不同步性(P-LA与P-IVS差值T1)、左右心房间不同步性(P-LA与P-RA的差值T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OCM患者手术前、后P-LA、P-IVS、P-RA均明显延长(P0.05),T1、T2值明显增大(P0.05);与HOCM患者术前相比,术后P-LA、P-IVS、P-RA均显著缩短(P0.05),T1、T2值明显减小(P0.05)。结论 HOCM患者存在心房电-机械传导间期延长、左心房内及左右心房间不同步运动,而PTSMA术使患者这种心房电-机械活动异常及心房不同步运动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硝呋莫司与SD大鼠、比格犬、食蟹猴和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计算硝呋莫司与4个不同种属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体外快速平衡透析法,将透析后的血浆和缓冲液分别加入对应的空白基质,用乙酸乙酯萃取后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硝呋莫司在样品中的线性范围为0.15μg·ml-1,在不同血浆中的色谱方法专属性良好,提取回收率为(73.64±1.00)%81.20±0.66%。硝呋莫司在人、犬、大鼠、猴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范围为46.0%58.2%、40.7%42.6%、38.7%43.8%、30.8%42.8%。结论硝呋莫司与4种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中等,且在不同种属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随药物浓度不同存在一定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高龄合并快速永久性心房颤动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70岁以上伴有快速永久性心房颤动40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小剂量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逐渐达到靶剂量,2周后按照1∶1更换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继续观察2周。分别记录患者症状、清晨静息心率,检查B型尿钠肽、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并进行分析。结果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治疗靶剂量为(66.25±18.75) mg。患者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后症状、24 h平均心率、清晨静息心率、24 h平均血压、B型尿钠肽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当使用到靶剂量时最长R-R间期无明显延长,患者未出现不适症状。结论在高龄合并快速永久性心房颤动治疗中,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10—2013-10我院诊治的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72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血肿清除术,研究组患者行快速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治疗后近期疗效、血生化指标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骨窗完成时间(12.87±5.24)min,较对照组的(27.94±3.78)min短,随访良好率52.78%,对照组30.56%,研究组病死率11.11%,对照组33.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手术后的颅内压、手术第14天与第28天S-100B水平与N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手术第7、14与28天NSE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外伤性颅内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开颅清除术前行快速减压法,可缩短完成骨窗时间,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改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经双心房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应用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90例.一组(45例)经双心房给药,左心房主要输入儿茶酚胺类,右心房输注针对性较强的扩张肺血管药物,如前列腺素E1;另一组(45例)通过中心静脉经右心房给儿茶酚胺类及扩张肺血管药物.以热稀释法测量心排血量(CO)和心指数,计算体循环阻力、肺血管阻力(PVR),经统计学处理后,对该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全组患儿术后早期(1周内)死亡3例,均为中心静脉给药组;另有2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后患儿发生了低心排,1例经左心房给药,另1例经中心静脉给药,经治疗痊愈.无远期死亡.两组患儿体外循环时间及阻断时间无显著差异,血管活性药物的量和时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 经双心房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可明显降低平均肺动脉压及PVR,并可增加CO,较传统的中心静脉给药效果好,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双心房给药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目的:探讨Xpert MTB/RIF在骨关节结核患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4年11月使用Xpert MTB/RIF对49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及32例非结核性骨关节病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检测,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同时对脓液标本行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BACTECT MGIT 960),比较Xpert MTB/RIF与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在敏感性及特异性上的差异;综合上述两方面因素评价Xpert MTB/RIF在骨关节结核患者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Xpert MTB/RIF检测单个脓液标本的时间为2.3±0.2h。49例骨关节结核患者脓液标本中,46例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3例Xpert MTB/RIF阴性;32例非结核性骨关节病患者脓液标本中,1例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阳性,31例Xpert MTB/RIF阴性;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为93.87%、特异性为96.87%、阳性预测值为97.87%、阴性预测值为91.17%,一致率为95.06%。在46例Xpert MTB/RIF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的骨关节结核患者中,10例存在利福平耐药突变基因,耐药突变率为21.73%。49例骨关节结核患者脓液标本中,抗酸染色阳性8例,阴性41例,敏感性为17.39%;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阳性患者11例,阴性38例,敏感性为23.91%;32例非结核性骨关节病患者脓液标本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均为阴性,其特异性均为100%。Xpert 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的敏感性优于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P<0.05),特异性与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Xpert MTB/RIF在骨关节结核患者的快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耗时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与抗酸染色及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比较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通过多维度评估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患儿侧凸进展高峰期(peak angle velocity,PAV)的相应成熟度指标,探讨其对PAV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初诊时月经未至、Risser征0级,Y三角软骨未闭、以半年为周期随访至少5次且进展超过5°的女性IS患儿30例,初诊年龄为10.8±1.5岁(7.8~12.1岁)。随访时收集及测量的指标包括实足年龄、Y三角软骨闭合状态、Risser征、身高、主弯Cobb角和骨龄(digital skeletal age,DSA)评分。计算每个随访周期内的身高增长速度(height velocity,HV)和Cobb角增长速度(angle velocity,AV)。采用逻辑回归分析各维度指标对PAV的预测价值。结果:30例患儿的PAV年龄为11.8±1.3岁(10~15岁),PAV时的身高为150.7±4.8cm,DSA评分为479.4±56.5,主弯Cobb角为26.5°±7.2°,HV为8.3±3.7cm/年,AV为7.8°±5.2°/年。PAV主要发生于Risser征0级(80.0%)和1级(20.0%)。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AV的发生与实足年龄介于11~13岁之间(OR=3.166,P=0.032)、Y软骨闭合(OR=6.365,P0.01)、Risser征0级(OR=12.963,P0.01)、DSA评分介于400~500之间(OR=10.758,P=0.011)、HV6cm/年(OR=4.346,P=0.025)、Cobb角30°(OR=9.535,P=0.013)呈显著相关。结论:年龄介于11~13岁之间、Risser征0级伴Y软骨闭合、DSA评分介于400~500之间、HV6cm/年和Cobb角30°为女性IS患儿侧凸PAV的高危因素,可用于预测PAV的发生,评估侧凸进展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9):1768-177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重度骨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FTS组)及对照组(传统组)。比较两组HAMA评分、膝关节HSS、WOMAC评分、生存质量评分SF-36、膝关节ROM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术后24 h血红蛋白值、输血量及输血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术前及出院时HAMA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ROM恢复时间、术后输血量及输血例数FTS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患者血红蛋白测定、满意度FTS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TS组术后1、3、6个月的WOMAC、HSS评分FTS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SF-36各项目评分FTS组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可有效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其住院体验,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