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6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257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91篇
内科学   38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2000篇
预防医学   221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1393篇
  9篇
中国医学   1986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佃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膜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脂质过氧化物,氧自由基及心肌组织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缺血再灌组比较,川芎嗪保护组的心肌细胞膜Ca^2 -ATP酶和K^ Na^ -ATP酶活性分别升高87.6%(P<0.01)和95.4%(P<0.01)心肌细胞膜及线粒体中MDA含量则呈非常显性下降,并伴随SOD活性和GSH.PX/MDA比值显性升高,心肌组织钙含量为显性减少。表明川芎嗪可通过提高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及拮抗脂质过氧化反应来保护制血灌注损伤心肌。  相似文献   
32.
川芎嗪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等扩血管药物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CPHD)患肺动脉高压(PAH)时可发生低血压反应。川芎嗪为中药单体,有降低低氧PAH的作用,且不影响动脉血压,本对32例老年CPHD伴PAH患应用川芎嗪治疗,观察其血液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激素变化,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33.
川芎嗪,红花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4.
川芎嗪注射液加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加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其甘油三酯、胆固醇、尿蛋白、血压 ,肾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 4 8例糖尿病肾病病人分为三组 ,每组 16例 ,A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 ,苯那普利。B组用川芎嗪注射液。C组 :苯那普利。观察治疗二个月前后血压 ,2 4小时尿蛋白 ,甘油三酯 (TG) ,胆固醇 (TC) ,血肌酐 (Scr)和血尿素氮 (BUN)的变化。结果 :川芎嗪 (B组 )可减低血胆固醇 ,甘油三酯 ,有轻度降血压作用。苯那普利 (C组 )可减少蛋白尿、血压 ,改善肾功能。联合用药 (A组 )能明显减低胆固醇、甘油三酯、降血压、蛋白尿 ,降低SCr、BUN水平 (P <0 0 5orP <0 0 1)。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和苯那普利能降低血压 ,减少尿蛋白排出 ,降低血脂 ,改善肾功能 ,防止和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5.
36.
川芎嗪的新用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7.
1999年8月~2001年1月,我们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30例,并与用消心痛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川芎嗪(tetraethylplyrazine,TMP)拮抗链霉素耳毒性作用及其对耳蜗外毛细胞外向K^+通道的影响,寻求两者的相关性,旨在探讨川芎嗪拮抗耳中毒作用的离子通道机制。方法 选取豚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链霉素组、川芎嗪低浓度组、川芎嗪高浓度组、川芎嗪低浓度+链霉素组和川芎嗪高浓度+链霉素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5ml/kg)、链霉素(450mg/kg)、川芎嗪(12mg/kg)、川芎嗪(60ms/ks)、川芎嗪(12mg/kg)+链霉素(450mg/kg)、川芎嗪(60mg/kg)+链霉素(450mg/kg),用药10天后检测各组豚鼠ABR反应阈,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川芎嗪对耳蜗外毛细胞Ca^2+敏感K^+电流和延迟外向K^+电流的影响。结果 结果表明川芎嗪明显降低链霉素所致的豚鼠ABR反应阈升高,提示川芎嗪具有明显的拮抗链霉素耳毒性作用;川芎嗪能明显增大豚鼠耳蜗外毛细胞Ca^2+敏感K^+电流和延迟外向K^+电流,并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川芎嗪可能通过增大K^+通道电流而发挥其降低链霉素耳毒性作用,推测这是其抗耳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9.
川芎嗪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预防作用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川芎嗪预防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随机分成川芎嗪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8例),另设非HSP对照组(健康组)20例,追踪监测尿微量白蛋白(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免疫球蛋白G(IgG),及血尿变化,从而判断肾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过敏性紫癜两组在治疗前尿Alb、尿β2-MG和尿IgG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康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过敏性紫癜两组在治疗前所有病人均没有血尿发生(镜下或肉眼血尿)。治疗3个月后,川芎嗪治疗组尿Alb、尿β2-MG和尿Ig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但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川芎嗪治疗组有2例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而对照治疗组有8例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可以有效的预防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且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0.
川芎嗪对弥漫性轴索损伤影像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治疗作用。方法:42例DA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加用川芎嗪,对照组仅常规治疗。结果:两组在伤后影像学及预后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伤后早期应用川芎嗪能明显促进挫伤及出血灶的吸收,改善DAI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