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2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255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84篇
内科学   38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1993篇
预防医学   219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1388篇
  6篇
中国医学   1981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背景:大脑缺血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活化及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可使白细胞聚集浸润,发挥细胞毒作用进而使脑损伤加重。中药川芎嗪具有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脑缺血鄄再灌注损伤后局灶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性变化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脑血管病二科,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材料:实验于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脑血管病二科实验室完成。雄性Wistar大鼠32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3组,8只为正常对照组,12只为脑缺血鄄再灌注组,12只为脑缺血-再灌注加用川芎嗪组。方法:川芎嗪组静脉注射磷酸川芎嗪注射液(15g/kg)。正常对照组及脑缺血组予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显微超高速录像系统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及应用川芎嗪后局灶区白细胞粘附性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脑缺血鄄再灌注损伤局灶区微动脉白细胞附壁密度指数及白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黏附力。②应用川芎嗪后局灶区白细胞粘附性的变化。结果:实验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与对照组比较,脑缺血鄄再灌注损伤组局灶区微动脉白细胞附壁密度指数增大,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断裂应力明显下降,粘附力显著增强,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与脑缺血鄄再灌注损伤组比较,川芎嗪治疗组白细胞附壁密度指数及粘附力显著下降,至24h后降至较低水平,断裂应力增高,至24h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并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川芎嗪可显著减轻脑缺血鄄再灌注损伤后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粘附。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 ,我们采用川芎嗪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 31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自我院 1998- 0 6~ 2 0 0 2 - 0 6收治住院的乙脑 6 2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1例。乙脑诊断标准符合王季午主编的《传染病学》。观察组 31例中 ,男 2 4例 ,女 7例 ,年龄 1~ 46岁 ,平均 8.87岁。入院时属于初热期 4例 ,极期 2 2例 ,恢复期 5例。临床分型 :轻型 3例 ,中型 12例 ,重型 12例 ,极重型 3例。对照组 31例中 ,男 2 4例 ,女 7例 ,年龄 1~ 5 8岁 ,平均 8.42岁。入院时属于初热期 5例 ,极期 2 3例 ,…  相似文献   
83.
川芎嗪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缓解吗啡耐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川芎嗪对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和慢性吗啡耐受的影响并考察其作用机制。运用水浴甩尾法检测慢性吗啡耐受小鼠甩尾痛阈;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脊髓水平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38 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化水平的改变,以及RT-PCR法检测川芎嗪对慢性吗啡耐受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川芎嗪(15,30,60 mg/kg)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吗啡引起的脊髓IBA-1、p-p38 MAPK、p38、TNF-α和IL-1β水平的升高,改善慢性吗啡耐受。研究结果表明,川芎嗪能显著改善慢性吗啡耐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对比不同给药方案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经广西水电医院确诊的87例脑梗死患者依据用药方案差异分组,其中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塞通(对照组),剩余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NIHSS与Barthel评分、CRP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NIHSS与Barthel评分、CRP值均较用药前更理想(P0.05),观察组用药后NIHSS与Barthel评分、CRP值均比对照组更理想(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临床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改善其脑组织供血与神经功能,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5.
患者,女,63岁。因冠心病和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收治入院。在首次输入该组液体:丹参川芎嗪(规格:5 ml/支,批号:20120103,产地: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10ml +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在输液开始约10min 时患者突发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伴突然面部红斑、皮疹、咽喉部干痒。立即停止静脉输入丹参川芎嗪治疗,更换生理盐水加注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同时予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0ml加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缓推。在抢救同时给予4~5ml/min氧气吸入,患者身体处于半卧位。约60秒后患者呼吸开始改善,约20min后,药物过敏症状均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86.
冯彬彬  张建海  牛小花  尚芳红  徐晓玉 《中草药》2015,46(10):1493-1497
目的探讨川芎、延胡索中主要活性成分在模型与正常大鼠体内药动学规律与差异。方法 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每组8只,各组均按川芎嗪50mg/kg、阿魏酸30mg/kg、延胡索乙素20mg/kg ig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川芎嗪、阿魏酸和延胡索乙素的质量浓度,DAS2.0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模型组川芎嗪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达峰浓度(C_(max))、达峰时间(t_(max))、半衰期(t_(1/2))和平均驻留时间(MRT_(0~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模型组阿魏酸AUC_(0~t)、C_(max)、t_(max)都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t_(1/2)、MRT_(0~t)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延胡索乙素AUC_(0~t)、t_(max)、MRT_(0~t)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延胡索主要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的体内过程有所不同。阿魏酸在模型大鼠体内消除更快,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大鼠体内吸收浓度更高、消除更慢,川芎嗪在正常及模型大鼠的体内过程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麻黄及其不同炮制品中盐酸麻黄碱(1),盐酸伪麻黄碱(2),盐酸甲基麻黄碱(3)和川芎嗪(4)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Agilent TC-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三乙胺(体积比为4.0∶96.0∶0.1∶0.1),流速:0.8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0~22 min)210、(22~30 min)300 nm。结果化合物1-4分别在18.30~366.1、17.87~357.4、5.070~101.4、0.3050~6.100 mg·L-1质量浓度内,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RSD=1.8%)、100.9%(RSD=1.6%)、100.8%(RSD=1.6%)和97.7%(RSD=1.3%)。该方法应用于麻黄及其不同炮制品中麻黄类生物碱和川芎嗪的含量测定,测得化合物1-4的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83%~1.0%、0.48%~0.84%、0.087%~0.22%和0.001 7%~0.009 0%。结论麻黄经炮制后,4种化合物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表明炮制方法对麻黄化学成分的含量影响较大,该分析方法的建立为控制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8.
从剂型角度,介绍临床常用药物盐酸川芎嗪各种制剂的研究近况,目前已上市的制剂有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等。研究显示,其缓控释制剂、经皮给药系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硫酸镁与川芎嗪联合应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确诊收治的6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川芎嗪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联合用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5%,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为8.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4%,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与川芎嗪联合应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0.
考察加味佛手散及其不同药物组合对大鼠肝脏P450酶活性及肝细胞形态的影响。大鼠灌胃给药4周后处死,制备肝微粒体,采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鸡尾酒"法,HPLC-MS/MS法测定代谢产物,考察各受试组肝脏P450酶活性,HE染色观察用药前后肝组织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加味佛手散组CYP1A2,CYP3A4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阿魏酸+川芎嗪组、川芎嗪+延胡索乙素组CYP1A2,CYP2C9,CYP2D6,CYP2E1,CYP3A4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川芎嗪组CYP1A2,CYP2D6,CYP2E1的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阿魏酸组CYP3A4的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用药后阿魏酸和川芎嗪组肝细胞形态正常,延胡索乙素组肝小叶界限不清,肝细胞排列紊乱,边缘模糊,细胞核大小不均,炎细胞浸润。阿魏酸+延胡索乙素、川芎嗪+延胡索乙素、加味佛手散组有炎细胞浸润,但病理变化程度明显较延胡索乙素组轻微,其中加味佛手散组最轻。研究结果表明加味佛手散对大鼠肝脏的CYP1A2,CYP3A4的酶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川芎嗪可能是加味佛手散对CYP1A2产生诱导作用的效应物质。配伍阿魏酸、川芎嗪后可降低延胡索乙素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