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52篇
  免费   1671篇
  国内免费   1071篇
耳鼻咽喉   165篇
儿科学   290篇
妇产科学   393篇
基础医学   1119篇
口腔科学   240篇
临床医学   5855篇
内科学   3609篇
皮肤病学   546篇
神经病学   260篇
特种医学   16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6046篇
综合类   13200篇
预防医学   2718篇
眼科学   394篇
药学   4814篇
  63篇
中国医学   2348篇
肿瘤学   1276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763篇
  2022年   741篇
  2021年   865篇
  2020年   878篇
  2019年   960篇
  2018年   468篇
  2017年   801篇
  2016年   912篇
  2015年   1020篇
  2014年   1937篇
  2013年   1872篇
  2012年   2376篇
  2011年   2415篇
  2010年   2259篇
  2009年   2224篇
  2008年   2462篇
  2007年   2397篇
  2006年   2287篇
  2005年   2268篇
  2004年   1856篇
  2003年   1815篇
  2002年   1589篇
  2001年   1417篇
  2000年   1158篇
  1999年   1038篇
  1998年   1074篇
  1997年   957篇
  1996年   836篇
  1995年   714篇
  1994年   538篇
  1993年   397篇
  1992年   360篇
  1991年   333篇
  1990年   259篇
  1989年   244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91.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将105例伴有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52例,给予雷贝拉唑1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每天2次口服,疗程7天(A组);B组53例,给予雷尼替丁150mg、阿莫西林1000mg,每天2次口服,甲硝唑200mg,每天3次口服,疗程7天(B组)。疗程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检查Hp。结果A组Hp根除率92.3%、活动期溃疡愈合率94.2%、症状缓解率为1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8%。而B组上述指标则分别为73.6%、75.5%、77.4%、17.0%;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短程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92.
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临床上由于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并且初始症状往往被合并伤临床表现所掩盖等。造成诊断困难,延误诊治,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现将我科1999年3月—2004年10月诊治的16例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为探讨十二指肠瘘的外科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对1981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3例十二指肠瘘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中治愈8例,治愈率61.54%;死亡3例,死亡率23.08%;未完成全程治疗2例。说明早期诊断,采取及时有效的十二指肠内减压及肠外引流,控制感染,纠正内稳态失衡,合理营养支持,选择性的手术治疗为主要内容的个体化综合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4.
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将30例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分为EAC及EFA组,疗程7d。结果:EAC组、EFA组DU愈合率分别为100%、93.3%;EAC组、EFA组Hp根除率分别为100%、93.3%;EAC组、EFA组消化道症状消除率均为93.3%,缓解率均为6.7%。EFA组见不良反应2例。结果表明,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一周疗法是治疗Hp相关性DU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生理性大视杯的遗传规律.方法由同一人用眼底镜检测生理性大视杯家族其他成员的眼底C/D值,分析生理性大视杯的发生率,并用系谱分析法推断生理性大视杯的遗传模式.结果共调查165人,其中生理性大视杯占69.7%.对56个生理性大视杯者家系调查,发现其一级亲中生理性大视杯占53.9%;二级亲中生理性大视杯占57.1%.对有完整双亲的46个生理性大视杯者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46个家系中,父母均为生理性大视杯有6个家系,父母均非生理性大视杯有6个家系,仅父亲是生理性大视杯有15个家系,仅母亲是生理性大视杯有19个家系.结论生理性大视杯的发生与遗传有关,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996.
葛进  张辉  王军臣  刘中民 《上海医学》2006,29(3):185-186,F0004
原发于十二指肠的恶性肿瘤较为少见,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巨大十二指肠恶性间质瘤的病例资料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发现右腹部肿块3月余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腹部膨隆,右上腹扪及无痛性肿块,无腹胀、消瘦、下肢水肿及尿频、尿急,先后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近20年来我院外科收治的78例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治愈66例,死亡1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例,中毒性休克5例,肺部感染及肾功能衰竭各1例。结论: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宜早期手术,手术方式以单纯修补术为主,同时要注意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总结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治经验,探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中8例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误诊为胰头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病例表现为腹痛者8例,伴黄疸者5例,伴食欲减退者3例,术前均误诊为胰头癌,术后病理学检查均为慢性胰腺炎。本组病例行child术5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例,行剖腹探查术1例。术后7例腹痛症状得到缓解,发生胰瘘2例,死亡1例。结论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术前鉴别存在一定困难。术中若不能明确排除胰头癌,则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若发现同时合并整个胰腺慢性炎症,经穿刺活检阴性,可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或各种内引流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47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32例健康体检者入选,前者以标准方案治疗7d,后者不予处理作为对照。治疗前后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血液红细胞上CR1的数量,以免疫粘附酵母菌花环法测定其活性。结果:与正常人相比,Hp阳性十二指球部溃疡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CR1数量降低(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高(P<0.01)。结论:Hp的感染可能是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提高胰头壶腹周围以及胆总管下段占位性病变的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16例胰头及壶腹周围及胆总管下段占位性病变,采用两种不同的重建手术方式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行胰肠重建改进术7例,无并发症发生;行未改进术9例,并发胰瘘2例(12.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最关键、问题最多、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是胰肠重建,采用稳妥的方法,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