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儒家在生命追求、生命原则、生命实践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构成儒家生命观的体系.先秦儒家生命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命追求—修养仁德,精神不朽;生命原则—仁爱、公义、诚信、和谐;生命实践—择善固执.先秦儒家生命观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仁”,追求人与社会和谐;主张“修养仁德”“养身侍为”,追求人与自身和谐.  相似文献   
52.
“气”的最早含义有5个方面:絪缊聚散、形成万物的精气、元气等;人的呼吸之气;人体精微物质;人的道德精神;自然现象,如天气、地气、水气、火气等。先秦时期,“气”上升为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道家侧重于天地自然之气,把气作为道生万物的中间环节;儒家重视气及其运动变化与人的心性修养、伦理道德、治国理民的关系。《黄帝内经》中的“气”概念有4个方面:天地自然之气、人的生理之气、致病邪气以及药物之气。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气范畴和《黄帝内经》气学理论,对于理解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3.
54.
先秦十子咏     
《中华传统文化名著导读》,乃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所策划、组稿、编辑、出版者。是书之出,诚有益于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素质,而全书编写亦具特色。导读中,每点出名著或著者于祖国医学之关系、中医文化之贡献,即特色之一。譬若介绍《楚辞》则谓:作品描写之诸多植物是药材,于“本草学研究很有价值”。譬若介绍《庄子》则谓:“庄子主张重生,提倡修身养性。”以为读书、创作皆具“养生功能”。展读一过,觉字里行间似尤在宣示一理性认识:先秦诸子,咸传统医学之贡献、中医文化之奠基者也。  相似文献   
55.
我国先秦诸子在养生学方面,基于对人与自然的谐调关系和对人体身心全面健康的理解,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与相当深刻的科学思想。诸如,老子、庄子、荀子、孔子、孟子、墨子、管子、韩非子等伟大的古代思想家均在养生学方面提出了不少卓越的识见。  相似文献   
56.
寒热在进入中医学领域之前,仅用来表示自然温度的高低,是相反、对立的概念;在被引进中医学之后,含义逐渐多元化,出现不再相反与对立的内容;在秦汉时期中医学中的寒热有多个含义,寒热概念在该时期含义有四,分别是表示人体自身阴气、阳气盛衰导致的人体自身冷热;表示他人对疾病者体表触及的冷热;表示人体对正常四时之气的冷热感知;表示外界寒气、热气对人体的致病影响,其中涉及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病邪病源说等学说,总之该时期寒热的含义始终是表示气的概念,始终是围绕人体的冷热感知延伸的,意即先秦两汉时期寒热的原型即人的冷热,尚接近于寒热最初的含义。  相似文献   
57.
详细分析了先秦时期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文献、传说及出土考证等,认为复方产生于战国早期至中期,探讨了促进复方产生的各种原因以及复方产生对中医治疗学的影响,认为时至战国末期,复方水平仍然不高,结构比较简单,还没有能够取代单味药物占据临床治疗的主体,《五十二病方》代表了先秦时期方剂发展的最高水平与成就。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方法:从文献学研究的角度,查阅先秦两汉时期相关文献,佐证提出的论点.结果与结论:<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直接指导着饮食养生观.倡导"上工治未病",倡导生态养生,饮食自然,不凝固在食物的事实,而在于身心与天地人社会文化的合和之妙.趣味在审美,止于大化与自然的包括精神的、躯体的健全生命.  相似文献   
59.
郗效 《大众健康》2011,(9):67-70
早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便有了企求长寿的意念。《诗经》里有三十处用到“寿”字,而“万寿无疆”一语,则出现过六次。春秋战国时期,人文思潮兴起,中华养生学萌芽,先秦诸子著作中,几乎家家都有关于健身长寿的探讨,后经华佗、董仲舒、嵇康、孙恩邈、葛洪、陶弘景等人阐扬,特别是道家、儒家和医家文化相继参与,中华养生学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60.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物质本原,也是中医理论中关乎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先秦两汉医家从"气本论"出发,将中医学理论与对天地万物的朴素认识相结合,同时吸收道家道教的练气理论与人们日常养生的实践方法,提炼总结出"食气"的养生方式。从"食气"入手,将简帛医书与中国古代经典结合对比,指出早期医家的"食气"理论,其源流自先秦时期老庄的"气"的概念,"气"从宇宙天地的本原逐渐发展为构成人身体生命的重要组成,并由道家引申至道教,形成"食气"说,并具体记载于早期简帛文献《却谷食气》与《十问》当中,并被后世医家所吸收发展,最终形成独特的"食气"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