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脏功能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脏功能理论建立于《黄帝内经》。藏象学说的形成以古代的解剖知识、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及医疗实践为基础,古人所采用的以表知里的整体推导方法为藏象学说形成的主体,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经《难经》和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发展、丰富了五脏功能理论,建立起完善的中医藏象学的五脏功能理论。  相似文献   
2.
<正> 本篇重点讨论痿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故以“痿论”命篇。吴崑:“篇内悉详诸痿之病,故以名焉”。一、五脏与五体的关系:发生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病因和病机.二、五种痿证的证候鉴别特点。三、治痿独取阳明的机理及其他治痿的原则。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歧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  相似文献   
3.
4.
<正> 一、多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指出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以上都不是 2、一年四季气侯温热凉寒的更替变化,属于阴阳的: A、对立制约 B、相互消长 C、相互转化 D、消长转化 E、以上都不是 3、“亢则害,承乃制”主要说明了五行间的什么关系?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E、制化 4、以下哪一项最能说明阴阳失调的概念: 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D、阴阳格拒 E、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 5、“木火刑金”是指: A、心肝火旺,上炎灼肺 B、肝火旺乘肺金 C、肝火旺反侮肺金 D、肝病及子,心火乘肺 E、以上都不是  相似文献   
5.
<正> 亡阴和亡阳,是中医教学申的难题之一。亡阴和亡阳的概念是什么?亡阴和亡阳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不少医家和教科书都谈到了这些问题。但仍然感到费解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笔者谈一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高明。亡阴和亡阳是指阴津和阳气的消亡。它们是在人体阴阳失去协调平衡的基础上发生的。临床上所见到的一般的阴虚证或阳虚证,不能称为“亡阴”或“亡阳”。在疾病过程中,只有阴液或阳气剧骤丢失或散越、损及人体之根本、危及生命时,才称为“亡  相似文献   
6.
<正> 一、多选题 1、B 2、D 3、E 4、E 5、C 6、D 7、B 8、C 9、D 10、B 11、C 12、C 13、B 14、D 15、C 16、E 17、D 18、E 19、C 20、D 21、C 22、A 23、B 24、E 25、B 26、C 27、A 28、C 29、A 30、B 31、C 32、D 33、B 34、A 35、B 36、A 37、A 38、E 39、C 40、E 二、填空题 1、《黄帝内经》的成书问世 2、《神农本草经》 3、《伤寒论》 4、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5、宣发肃降 6、主升清 7、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 8、手指末端 9、六淫疠气 10、《素问·遗篇·刺法论》三、名词术语解释 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它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以代表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张景岳:“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3、天癸:是肾精充盛到一定程度时所化生的促进和人体维持生殖机能的一种精微物质。  相似文献   
7.
“淫邪发梦”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枢》的《淫邪发梦》篇代表了西汉以前祖国医学对梦的认识,它非常重视梦的生理基础,探讨了梦的发生过程等问题,明确提出了“淫邪发梦”的观点,突出梦象与脏象密切相关的学术物色这对后世临床的影响和启发颇深,具有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篇题解释] 本篇是一篇最早的系统论述热病的重要文献。它对热病的成因、主证、传变规律、预后、护理、禁忌以及治疗原则等都作了论述,篇首即言“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确提出了热病是属于伤寒的范畴。由于本篇以论述伤寒热病之六经病变为中心,故篇名“热论”。 [本篇主要内容] 一、热病的成因和预后。二、六经病的症状、传变规律、病愈情况及一般治疗原则。三、两感的症状和预后。四、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病理、症状、治则及热病的禁忌。下面将本篇内容分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 切脉诊病为中医的传统诊法,如何将各种指感脉象描绘成脉象图,给以客观解释,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课题。日本的森和、藤川、藤田六郎等人分别用应变电阻片、光电容积脉波计等不同换能装置,配合计算机,对多种脉象进行研究,南朝鲜的白熙诛用压电元件为传感器,以空气加压的方法测定脉的浮沉。日本的竹之内诊佐夫等人用压脉波变换器对左右手寸、关、尺六部脉进行描记,对多种病脉图象作了解释。目前国内用于研究脉象的仪器和换能装置有多种。福州、江西、上海等七  相似文献   
10.
《内经》的形神唯物观及其对医疗实践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引言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文化和科学的繁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古代哲学家,如老子、墨子、宋钘、尹文、荀子、韩非子等,他们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无神论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对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