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70篇
  免费   1547篇
  国内免费   509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719篇
妇产科学   232篇
基础医学   916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4789篇
内科学   4606篇
皮肤病学   144篇
神经病学   1297篇
特种医学   12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13篇
综合类   2787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690篇
眼科学   140篇
药学   1289篇
  17篇
中国医学   440篇
肿瘤学   53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860篇
  2020年   914篇
  2019年   828篇
  2018年   774篇
  2017年   814篇
  2016年   785篇
  2015年   799篇
  2014年   1503篇
  2013年   1599篇
  2012年   1262篇
  2011年   1341篇
  2010年   1100篇
  2009年   1054篇
  2008年   1032篇
  2007年   970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818篇
  2004年   623篇
  2003年   602篇
  2002年   483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08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106篇
  1984年   88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62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19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治疗脑出血,急症抢救期先以安宫牛黄丸之类芳香开窍醒脑,并予以止血,待神志清醒,血压稳定后,再施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平肝潜阳之法,脑血栓亦先开窍醒脑,后用自拟安脑化瘀汤以安脑通络、活血化瘀治之;老年性痴呆则以滋补肝肾、填精健脑为主,佐平肝活血、醒脑开窍为辅,药用自拟醒脑复聪汤;蛛网膜下腔出血以清脑醒神、镇痉熄风为治,药用自拟清脑熄风汤。  相似文献   
112.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1月收治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14例,分别采用动脉溶栓、血管支架植入、高压氧治疗及再次肝移植治疗。结果动脉溶栓11例,成功率45.5%(5/11),2例随访12个月肝功能正常,另3例均于随访期死亡,其中2例因吻合口狭窄曾行血管支架植入术。高压氧治疗3例,随访7个月,临床效果较好。急诊再次肝移植2例,术后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动脉溶栓及血管支架植入治疗存在局限性,高压氧治疗效果良好,可与其他保守治疗联合使用,应避免急诊再次肝移植。  相似文献   
113.
BACKGROUND: Histam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ascular disease. Tissue factor (TF) expression is induced in vascular inflammation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OBJECTIVE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of histamine on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lpha-) vs. thrombin-induced endothelial TF expression. METHODS AND RESULTS: Histamine (10(-8)-10(-5) mol L-1), TNF-alpha (5 ng mL-1), and thrombin (1 U mL-1) induced TF expression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Although TF expression by TNF-alpha and thrombin was identical, histamine augmented TNF-alpha-induced expression 7.0-fold, but thrombin-induced expression only 2.6-fold. Similar responses occurred with TF activity. The H1-receptor antagonist mepyramine abrogated these effects. Differential augmentation by histamine was also observed at the mRNA level. Histamine-induced p38 activation preceded a weak second activation to both TNF-alpha and thrombin. Histamine-induced c-Jun NH2-terminal kinase (JNK) activation was followed by a strong second activation to TNF-alpha, and less to thrombin.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this second JNK activation by SP600125 reduced TF induction to histamine plus TNF-alpha by 67%, but to histamine plus thrombin by only 32%. Histamine augmented TNF-alpha- and thrombin-induced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 (VCAM-1) expression to a similar extent. Consistent with this observation, VCAM-1 induction to TNF-alpha and thrombin was mediated by p38, but not by JNK. CONCLUSIONS: Histamine differentially augments TNF-alpha- vs. thrombin-induced TF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which is mediated by the H1-receptor, occurs at the mRNA level, and is related to differential JNK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114.
肾病综合征合并肾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及抗栓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患者具有明显的高凝倾向,肾静脉血栓形成是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中阐述了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对肾静脉血栓的抗栓治疗也做了详尽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5.
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插管感染(插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制订科学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插管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22例插管感染中,多数病例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且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病史;股静脉、颈内静脉插管感染率高于锁骨下静脉;留管时间大于2周的插管感染率明显升高(与留管时间小于2周相比;P<0.05)。结论机体抵抗力低下、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留管时间过长、插管部位和护理不当等是其高危因素,应针对其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6.
五叶参抗血栓形成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人血进行体外实验研究证实,五叶参水煮制备液能明显抑制APD、复合诱聚剂诱导的血小板1min、5min、最大聚集率,并促进解聚发生(P均<0.05);该药还对体外血栓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五叶参水煮液与PPP混合后,尚能抑制多种凝血因子活性,使KPTT、PT、TT、AT、RVV-RT、RVV-CT等凝血试验时间延长(P均<0.05);此外,五叶参有加速红细胞电泳速度的作用。上述结果表明,五叶参是一种具有抑制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及红细胞聚集性等多个环节的抗血栓形成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7.
颅内静脉窦血栓误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病因、误诊情况、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病因、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病多因头面部软组织及骨质感染、脱水、妊娠及产褥期等所致;临床上除高颅压、癫痈、意识精神障碍全脑症状外,根据静脉窦阻塞部位不同表现各异;影像学检查有其特征性改变。结论本病并不少见,早期容易漏诊误治,颅脑MRI+MRV检查优于CT及DSA,抗凝及抗炎治疗效果较好,早期颈静脉插管介入治疗方法最好。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可控性丝线的致栓效果及其治疗体表难治性海绵状静脉畸形的初步疗效。方法将丝线一端留置于不同管腔大小的静脉内,另一端挂于血管壁埋于皮下,实现其可控性,用经过不同处置的丝线,分别留置于兔耳缘静脉、股静脉,观察其引起血管栓塞的效果。选择致栓效果较好的丝线组,用于临床治疗难治性体表海绵状静脉畸形的患者。结果几种经不同处置的丝线,均能不同程度地起到闭塞血管的作用,对于管腔稍大,血流较快的静脉(兔股静脉),浸泡丝裂霉素并打结的丝线组,致栓效果最好;临床初步应用证实,可控性丝线治疗体表难治性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结论可控性丝线静脉内留置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操作简便的治疗体表难治性海绵状静脉畸形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9.
方涛 《中医正骨》2009,21(2):11-14
目的:探讨中药脉络宁预防全髋关节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80例和西药治疗组88例。两组在采用相同的基本预防措施和机械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中药脉络宁针剂和西药分子肝素钠针剂对手术后可能发生的深静脉血栓(DVT)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术前及术后7d和14d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指标及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等安全性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中药组发生DVT23例,发生率28.75%;西药组发生20例,发生率22.7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术前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T术前及术后7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INR术前、术后7d、术后14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间PLT术前及术后7d、1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等安全性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独应用中药脉络宁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可获得与西药低分子肝素钠近似的疗效。但从药物安全性角度分析,虽然两组术后凝血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但由于两组凝血指标的实际数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不一定具有临床意义,因此尚不能肯定脉络宁较低分子肝素钠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时有着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0.
髋臼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影响髋臼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02髋臼骨折术后DVT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术前及术后7~10d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情况及DVT的发生,并对11项临床因素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髋臼骨折术后发生DVT有18例,DVT发生率为17.65%(18/102).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DVT相关的因素有6个,其中年龄、肥胖、静脉曲张及手术方式使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分别增加到4.075、7.803、46.176和4.251倍(P<0.05);硬膜外麻醉和踝泵练习使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减少到0.121和0.114倍(P<0.01).结论 年龄和肥胖是人工关节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而硬膜外麻醉和踝泵练习则是术后发生DVT的保护因素.髋臼骨折术后无症状DVT的大量存在,提示术后最好常规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一旦有DVT发生,及时治疗,防止发生致命性肺栓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