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尿道狭窄或缺损一直是泌尿外科面临的棘手问题,关键是缺乏理想的替代材料.近年来,一种组织工程材料--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修复组织缺损中表现出良好的促再生特性.随着组织工程学的迅猛发展,ECM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衍生材料已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出现多种制备方法.作者采用两种方法制备人脐静脉脱细胞基质,比较制备效果的差异,为尿道组织工程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2.
目的肌成纤维细胞(MFB)凋亡抵抗是肺纤维化进行性发展的关键原因,但MFB发生凋亡抵抗的机制尚未明确。MFB的状态与微环境-细胞外基质密切相关,而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呈现硬化、重构的特征。前期研究发现,体外3D拟基质不能诱导MFB凋亡抵抗。本研究通过制作去细胞基质(DM)而真实呈现肺基质结构特征,以探讨放射性肺纤维化(RIPF)基质重构与MFB凋亡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C57BL/6小鼠全肺照射(总剂量18 Gy)形成RIPF模型;照射后2个月收取肺组织,采用化学加酶学方法制备DM;将分离获得的肺原代纤维细胞分别培养于不同组的DM切片上,TUNEL法比较细胞凋亡情况,组学技术比较转录水平的差异,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法检测FAK,AKT和Bcl-2水平。结果 (1)小鼠胸部照射后2个月收集肺组织样本,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FB(α-SMA+)表达Bcl-2增强,表现抗凋亡特征。(2) HE染色、电镜检测显示肺组织DM在体外重现肺纤维化基质紊乱、重构的原貌。(3)分别收集培养在正常组DM切片(C-DM)和RIPF组DM切片(RIPF-DM)上的肺纤维细胞,发现RIPF-DM上的MFB凋亡比例低于C-DM,活化胱天蛋白酶3/胱天蛋白酶3下调;KEGG通路富集发现,RIPF-DM可诱导MFB中PI3K-AKT-CREB通路水平上调。(4) 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RIPF-DM可上调pFAK/FAK,p-AKT/AKT和Bcl-2水平。结论 RIPF基质重构可诱导MFB凋亡抵抗,其机制与AKT通路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5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3):1211-1216
[目的]制备脱细胞髓核基质,并鉴定其物理特性,制备壳聚糖凝胶组织支架,探讨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并研究其成骨、成软骨、成脂肪多向分化能力。分离家猪髓核组织,逐步经过胰酶、核酶及TritonX-100处理,得到脱细胞髓核基质,观察脱细胞效果及其形态特点,并检测分析脱细胞髓核基质的主要成分。将脱细胞髓核基质溶于醋酸,制备成壳聚糖联合脱细胞髓核基质,将大鼠MSC接种于基质膜上培养。在第1、2、3、4、5 d采用CCK-8检测大鼠MSC在基质膜上的增殖情况,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RGR)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并计算其孔隙率。[结果]观察到SD大鼠MSC具有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肪分化能力。制备出的家猪脱细胞髓核基质肉眼呈乳白色糜状,质较软,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由无规则排列的网状胶原纤维组成,表面无细胞残留。红外光谱仪分析表明脱细胞髓核基质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通过CCK-8检测,5 d内细胞毒性分级在0级与2级之间,说明大鼠MSC与壳聚糖联合脱细胞髓核基质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壳聚糖联合脱细胞髓核基质支架的孔隙率为(87.52±0.53)%。[结论]壳聚糖联合脱细胞髓核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孔隙率,符合生物工程支架选材标准。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鸡胚基质和细胞基质的H1N1单价流感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反应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鸡胚基质和MDCK细胞基质H1N1流感疫苗注射C57BL/6小鼠,通过体外中和实验,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及多细胞因子检测比较2种基质生产的单价流感疫苗诱导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的差异。结果:体液免疫方面,细胞基质疫苗组血清滴度与鸡胚基质疫苗组血清滴度基本一致。在细胞免疫方面,细胞基质疫苗组的细胞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更加显著。结论:由于病毒培养基质的不同,2种流感单价疫苗在诱导免疫反应时间存在一定差异。细胞疫苗具有诱导多种免疫反应的优势,综合细胞工艺的其他优势,说明利用细胞工艺生产流感疫苗将会成为趋势。本实验有助于评价不同基质制备的单价流感疫苗在小鼠中诱导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幼年和成年猪松质骨脱细胞基质(DCBM)的成骨特性。方法:制备幼年和成年猪DCBM并验证脱细胞效果。胶原和糖胺聚糖(GAGs)定量检测、Masson三色和阿利新蓝染色评估脱细胞前后胶原和GAGs含量及分布。免疫组化检测松质骨基质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骨钙蛋白(OCN)的分布情况。qPCR检测幼年和成年DCBM诱导复植间充质干细胞(MSC)的I型胶原(Col-I)、碱性磷酸酶(ALP)、BMP-2和OCN等成骨分化指标的基因表达。纳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DCBM的蛋白组成。结果:定量分析显示,幼年松质骨较成年松质骨在脱细胞前后胶原和GAGs含量更高。幼年松质骨脱细胞前后BMP-2、MMP-13、OCN等的表达均高于成年松质骨。成骨诱导实验显示复植于幼年DCBM的MSC,ALP、Col-I等的mRNA的表达量高于复植于成年DCBM。蛋白质谱GO分析和丰度分析显示幼年DCBM较成年DCBM肽链种类丰富,包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促骨生长细胞因子。结论:同等条件下制备的幼年DCBM与成年猪DCBM比较含有更丰富的促骨生长细胞因子,具有更强的成骨诱导性能。  相似文献   
56.
目的采用改良灌注法制备猪全胰腺脱细胞基质支架(APB), 并评价其生物学特征。方法选取10只新鲜的来自健康4~6月龄体重(20.0±2.5)kg猪的胰腺组织, 采用本实验室自行设计的简易灌流装置制备猪APB, 观察APB的形态结构, 检测其细胞外基质(ECM)的成分以及DNA含量;随后采用移植实验评估APB生物相容性, 最后将APB再细胞化观察其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分化状况。结果脱细胞过程结束后APB颜色透明, 原有组织轮廓保留完整;形态学检测表明APB保留原有的三维结构, ECM结构及成分保存较好, 未见残留的细胞结构及成分;与正常猪胰腺组织相比, APB的ECM含量[胶原:(846.1±280.0)ng/mg干重比(754.7±249.6) ng/mg干重;葡萄糖胺聚糖(433.6±142.6) ng/mg干重比(397.2±98.7) ng/mg干重],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PB的DNA含量较正常猪胰腺组织降低[(83 464.2±27 813.4) ng/mg干重比(298.9±96.8) ng/mg干重, t=11.56, P&l...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和红细胞抗体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措施.方法 采用基因分型技术结合血清学试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细胞吸收、兔红细胞基质吸附)对3名血型检测异常的患者血标本进行处理,用消除冷凝集素后的患者红细胞及血清进行ABO正反定型、Rh分型与其他因冷凝集素干扰的抗体检测.结果 3例患者血标本ABO、Rh分型、...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与聚丙烯补片在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60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采用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修补,对照组采用聚丙烯补片修补。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2组患者的复发率、手术切口感染、慢性疼痛、异物感等发生率情况。 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2组患者复发率、切口感染率、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异物感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对照组的血清肿发生率低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可降低术后异物感发生率,但不会增加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背景:脱细胞基质材料去除了天然材料中的细胞成分,保留了基质成分,有效降低了天然材料的免疫原性,同时能够保持材料的机械强度。 目的:拟利用洗脱方法去除兔肋软骨中的细胞基质,制备天然生物支架材料。 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肋软骨,清除周围组织后随机分组处理,以未经处理的肋软骨作为正常对照组;48 h处理组以去污剂-酶化学消化48 h;96 h处理组以去污剂-酶化学消化96 h,3组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电镜观察脱细胞效果。同时收集诱导第7天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109 L-1,与同种异体肋软骨脱细胞基质体外复合培养,于第3,7天取复合物行电镜观察细胞在脱细胞基质表面的黏附生长情况。 结果与结论:新鲜肋软骨标本每个软骨陷窝内均有排列紧密的二三个软骨细胞,去污剂-酶化学消化后软骨陷窝内的细胞逐渐脱失,至消化处理96 h后,软骨陷窝内的细胞完全脱失。共培养第3天时,脱细胞基质表面有大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布,细胞为多角形,有伪足伸出,锚定在基质表面,部分区域可见细胞在基质表面增殖分裂;第7天时,脱细胞基质表面大部分均为细胞覆盖,细胞呈扁平状,有多个足突充分伸展,细胞之间互相连接,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在基质表面,呈冰霜样改变,表明制备的脱细胞基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脱细胞骨软骨支架接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修复羊骨软骨缺损效果,探索骨软骨缺损新的修复方式。方法制备直径为8mm骨软骨脱细胞支架,培养羊BMSCs,接种于骨软骨支架,制备羊负重区骨软骨缺损模型,分空白、空白支架及细胞支架复合物3组,每组4只羊,3个月后处死动物取标本行大体及组织学检测。结果修复羊负重区骨软骨缺损模型实验结果显示细胞支架复合修复组骨软骨有较好修复,空白支架组软骨下骨基本修复、软骨侧无明显修复,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修复,缺损边缘软骨退变。结论含骨软骨连接结构的脱细胞骨软骨支架接种种子细胞能较好的修复羊负重区骨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