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24篇
  免费   1378篇
  国内免费   757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95篇
妇产科学   285篇
基础医学   1762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994篇
内科学   2949篇
皮肤病学   62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4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3616篇
综合类   183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305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741篇
  7篇
中国医学   147篇
肿瘤学   423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588篇
  2021年   861篇
  2020年   689篇
  2019年   624篇
  2018年   553篇
  2017年   546篇
  2016年   719篇
  2015年   681篇
  2014年   1198篇
  2013年   899篇
  2012年   856篇
  2011年   904篇
  2010年   728篇
  2009年   767篇
  2008年   749篇
  2007年   821篇
  2006年   736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64篇
  1999年   231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60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酪氨酸激酶域体细胞在肺腺癌患者中突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和检测64例肺腺癌石蜡包埋标本EGFR基因突变状况,采用PCR和序列分析技术进行EGFR基因18、19和21外显子突变分析。结果:64例PAC患者中有16例(25%)酪氨酸激酶域存在体细胞突变。其中2例(3.1%)为18外显子,7例(10.93%)为19外显子,7例(10.93%)为21外显子。结论:肺腺癌(PAC)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主要集中于19、21外显子突变,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了解前列腺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遗传学机制. 方法 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从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基因组DNA;利用6个位于染色体8p12-21、8p22、17q21上的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25例患者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进行分析. 结果 在24例可供信息的病例中,14例(58%)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或保留模式,而另外10例(42%)则显示不一致的等位基因缺失.这10例中有5例原发癌表现为等位基因保留而在相应转移灶则为缺失,另外5例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位点表现为原发癌等位基因缺失而在相应转移灶保留. 结论 前列腺癌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遗传组成上的差异可能与其内在异质性、整体遗传不稳定性及克隆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Ki67、p53和P糖蛋白(P-gp)在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67、p53和P-gp在112例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Ki67、p53和P-gp的阳性率分别为40.2%(45/112)、49.1%(55/112)和37.5%(42/112),Ki67和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191,P=0.043),并且Ki67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肺鳞癌、腺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同时二者的协同表达是肺癌低分化的密切因素;而P-gp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r=0.240,P=0.011)。结论Ki67和p53的表达分别与肺鳞癌和腺癌的低分化程度相关,P-gp的表达与肺鳞癌和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Ki67和p53的协同表达可能是促进肺癌的恶性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4.
凋亡相关基因与直肠癌放射敏感性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ATM、p53、Bcl-2与直肠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直肠癌活检组织中ATM、p53、Bcl-2基因表达水平。病人接受放射治疗,观察疗效,分析基因表达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ATM蛋白表达阳性者放射敏感性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p53蛋白表达阳性者略差于阴性者;Bcl-2基因表达与放射敏感性无关。结论:ATM、p53、Bcl-2等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及综合分析有助于直肠癌放疗疗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995.
葡萄糖调节蛋白94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肠腺癌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94(GRP94)的表达及其与结肠腺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转移等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结肠腺癌组织、结肠腺瘤组织及正常结肠组织GRP94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光学显微镜下用半定量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织、腺瘤组织及腺癌组织中均有GRP94表达,其表达程度呈递增趋势。其表达程度随着细胞分化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加及肿瘤转移而增高,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结论GRP94的高表达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对结肠癌肿瘤细胞有保护作用,抑制GRP94的表达有可能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996.
旷焱平  何博华  王娟  魏华江  李力波 《吉林医学》2008,29(16):1389-1390
目的:探讨人胃腺癌组织与非肿瘤胃壁组织的吸收和散射光谱的差异。方法:测定26例人胃腺癌标本的肿瘤及非肿瘤区域的组织的吸收系数光谱和散射系数光谱。结果:人胃腺癌组织吸收系数光谱、散射系数与非肿瘤胃壁组织光谱明显不同,胃腺癌组织吸收系数在300~720nm光谱范围内明显低于非肿瘤胃壁组织,散射系数在480~1100nm光谱范围内也明显低于非肿瘤胃壁组织。结论:胃腺癌组织和非肿瘤胃壁组织的吸收系数光谱和散射系数光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直肠癌术前野中野放疗的随机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评价本技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地位及其疗效。材料与方法1990年2月至1993年10月,49例临床可切除的直肠腺癌被随机分为两个研究组:24例进入单纯手术治疗组(手术组),另25例随机进入术前放疗组(放疗组)。术前放射治疗剂量为44Gy/4~5周,同时采用野中野间插照射4次(每次1Gy,每周2次)。放疗后4~6周接受外科手术。结果入组和可评价的46例(93.9%)随访时间至少24个月,平均42个月。两组生存率或手术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但局部复发率放疗组(12%)明显的低于手术组(40.9%)。放疗组中有4例术后标本病理检查未发现癌。结论野中野放疗技术通过提高局部剂量能改进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作为术前放疗技术可能在直肠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8.
恶性间皮瘤鉴别诊断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霞  杨德忠 《癌症》1993,12(5):408-410,T000
9例恶性间皮瘤(MM)免疫组化CEA染色均呈阴性,对照组36例肺腺癌30例阳性。Vimentin染色9例MM中8例阳性,对照组中5例肺腺癌均为阴性。组织化学胶质铁(CI)染色9例MM中8例阳性,再行透明质酸酶(HCI)胶质铁染色则均呈阴性,对照组5例肺腺癌CI染色4例阳性,再行HCI染色仍为阳性。电镜下MM瘤细胞表面可见密集成刷状或蓬发样微绒毛,且细而长,浆内见丰富张力微丝,肺腺癌则无。AgNOR  相似文献   
999.
应用铬粒素 A、NSE、S-100蛋白及 Leu7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4例结肠癌和肺癌、8例类癌、4例小细胞肺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类癌外,结肠腺癌和肺癌中也存在神经内分泌细胞,阳性率为铬粒素 A 20.8%(5/24 3,NSE 33%(8/24),S-100蛋白33%(8/24),Len7 12.5%(3/24)。探讨了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与结肠癌、肺癌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发生学。初步提出了类癌可能起源于壁内内分泌细胞,但须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相似文献   
1000.
人结肠高分化腺癌细胞系THC—8908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川  王立梅 《中国肿瘤临床》1993,20(5):330-333,F003
本文报道将手术切除人结肠腺癌肿瘤标本,接种于裸鼠皮下,获可传代移植瘤,再体外培养,建立可连续培养的结肠高分化腺癌细胞系THC-8908,已传至160代。经光学和电镜检查该细胞系具有上皮性恶性细胞特征,放免检测证实具有分泌CEA能力,并观察了其体外生长曲线、分裂指数、软琼脂上集落形成率,染色体分析众数63,基本为亚三倍体,裸鼠皮下移植形成恶性种瘤,与手术标本病理形态相一致,是进行癌变机理研究和实验性基因治疗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