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4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97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44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58篇
内科学   684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787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19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17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7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比较白细胞清除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与单纯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方法。结果:11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经白细胞清除术后化疗,CR率达54.5%,早期死亡率9%。单用化疗例,仅1例完全缓解,早期死亡3例(42.8%)。结论:白细胞清除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K562细胞在硫化砷作用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用cy3和cy5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K562经硫化砷作用前后的mRNA分别标记成两种探针,并与载有一组靶的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计算机扫描分析得到这些基因在经硫化处理前后的表达差异,结果:筛选出包括与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蛋白翻译,细胞周期等相关表达差异的基因共11条,其中7条表达上调,4条表达下调,结论:周期素E2,周期素G2可能参与硫化砷诱导K562细胞凋亡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53.
高三尖杉酯碱诱导K562和CML细胞凋亡及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明确三尖杉酯碱(HHT)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机理。方法 应用细胞长曲线、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细胞形态,结合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HHT对K562细胞株及CML慢性期细胞的作用方式。进一步用RT-PCR方法研究bcr-abl、c-myc 、max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改变。结果 低浓度HHT抑制K562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并使K562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增加;0.1umol /L 及以上浓度HHT可诱导K562细胞及CML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分析发现细胞阻滞于G1期。c-myc基因在加药24h开始下凋; bcr-abl和max基基的表达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低浓度HHT可抑制K562 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红系分化;超过一定“ 阈浓度”HHT可诱导K562细胞和CML慢性期细胞凋亡;HHT可通过抑制c-myc/max 表达来阻 滞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54.
选用一组抗人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和基因探针,依靠间接免疫荧光技术、Ap-AAP桥联酶标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杂交手段.对111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进行了免疫分型研究。本研究所观察到的T-ALL细胞表型绝大多数反映着正常胸腺细胞分化发育阶段或某些少见类型细胞的表型特征,亦有少数病例则无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应的表型,表明T-ALL细胞的高度异质性。对T-ALL表型的研究为今后深入探讨胸腺内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以及T-ALL发生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55.
结合10例临床资料分析,认为小儿急性白血病浸润骨骼的主要X线表现为骨质稀疏、干骺端横行透明线,溶骨性破坏,骨膜反应及病理骨折等。上述表现可出现于临床症状之前,对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2岁以上患儿长骨干骺端白血病线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6.
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急性和慢性白血病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评价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URD-BMT)治疗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由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提供HLA相合非亲缘供髓,对11例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骨髓移植术,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例(CR1)、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例(ANLL-CR1)、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7例。10例患者预处理方案为移植前7至4d马利兰(BU)4mg·kg-1·d-1,移植前3至2d环磷酰胺(CTX)60mg·kg-1·d-1。1例慢粒急淋变患者预处理方案全身放疗(TBI)7.5GY,移植前4至3d环磷酰胺60mg·kg-1·d-1。供髓输注有核细胞(2.6~4.8)×108/kg,CD34+细胞(3.82~12.8)×106/kg,粒单-集落形成单位(CFU-GM)(1.71~3.68)×105/kg。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方案霉酚酸酯(MMF)+环孢菌素A(CsA)+短程氨甲喋呤(MTX)。预防肝静脉阻塞病(VOD)方案低剂量肝素持续静滴加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Lipo-PGE1)。以更昔洛韦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方案。非亲缘供髓与受者间HLA-A、B、DR基因型完全相合8例,1个亚型不相合2例,2个亚型不相合1例。结果全部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kg中位时间18d,血小板>20×109/L中位时间27d。10例患者经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证明为供者骨髓植活。发生急性GVHDⅣ度1例,aGVHDⅡ度2例,重度VOD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血性膀胱炎3例,死于间质性肺炎1例,1例患者于移植后7个月复发,予以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目前尚处于治疗中。无病生存10例。结论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术是急性和慢性白血病有效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对aGVHD、VOD和CMV采用的预防方案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者谷胱甘肽 S 转移酶π(GSTπ) ,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及P糖蛋白(p170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94例A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GSTπ、TopoⅡα和p170表达的阳性率。结果 GSTπ、TopoⅡα和 p170在ANLL中的初治组 (A组 )及复发或难治组 (B组 )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 2 0 %、43 2 %、2 2 0 %及 5 0 0 %、5 0 0 %、46 7% ;三者在ALLA组及B组的阳性率分别为 4 3%、0、18 2 %及30 0 %、18 2 %、30 0 %。GSTл阳性、TopoⅡα阴性、p170阳性AL患者完全缓解率 (CR)与GSTπ阴性、TopoⅡα阳性、p170阴性的CR率分别为 2 5 0 %、75 0 %、38 5 %及81 8%、37 5 %、84 2 %。除TopoⅡα外 ,耐药因子阳性患者的CR率低于阴性患者 (P <0 0 1及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GSTπ与p170之间密切正相关 (r =0 6 4,P <0 0 1)。结论 GSTπ、p170过度表达与AL患者的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且GSTπ与 p170过度表达密切正相关。  相似文献   
58.
丁光生  赖声礼  罗绍凯  王霄 《广东医学》2001,22(11):993-995
目的 研究毫米波辐射对白血病细胞株的细胞结构、培养体系中的氧化自由基和抗氧化酶系,以及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电镜显微技术研究细胞结构的变化,AnnexinV/PI双染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株凋亡和坏死,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和邻苯三酚法测定细胞株培养体系中的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变化;流式细胞仪结合荧光标记抗体检测bcl-2基因表达。结果 毫米波辐射使白血病细胞株细胞结构产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显著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抑制细胞活力,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上升,SOD含量下降,bcl-2基因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毫米波辐射有明显的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效应,其机制与辐射后氧化自由基水平上升、抗氧化酶系活性下降及bcl-2基因的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 ( HDAC)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 :应用 HDAC治疗 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每次 2 .0 g/m2 ,每 12 h1次 ,共 6次为一个疗程 )和 4例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每次1.0 g/m2 ,每 12 h1次 ,共 8次为一个疗程 )共 16个疗程 ,九个疗程在 HDAC结束后使用惠尔血 ( 2~ 3μg/kg)皮下注射 ,连续 10~ 14天。 结果 :6例按计划完成 HDAC治疗 ,并继续用常规方案治疗者 ,在 2 0~ 42个月的随访期内无病生存 ,1例 AL L- L3型在一个疗程 HDAC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 ,骨髓仍缓解 ,7个月后放弃治疗 .骨髓严重抑制和感染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 ,加用惠尔血可使粒细胞缺乏的持续时间缩短 ,感染发生率降低。 结论 :以 HD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可安全地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强化治疗 ,对降低复发、提高无病生存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0.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抗白血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组分C对白血病细胞的直接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MTT、DNA电泳、流式细胞仪RT-PCR等方法,观察眼镜蛇毒组分C对HL60等9株白血病细胞系的毒性作用、量效关系及白血病细胞经过眼镜蛇毒组分C处理后的生物化学、Bcl-2/Bax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眼镜蛇毒组分对9株人白血病细胞系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为0.0046~4.40μg/ml,且呈较好的量效关系(r为0.6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