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1.
建立了高分子溶液雾点线和旋节线的测定方法及其实验装置,测定了环己烷-聚苯乙烯(M_w=190000;M_w/M_n=1.04)、甲基环己烷-聚苯乙烯(M_w=37900;M_w/M_n=1.01)系统的雾点线和旋节线,经与文献数据比较,表明本方法及其装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
应用稀土配位催化剂Nd(naph)3-Al(i-Bu)3,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制得白色和黄色的聚苯乙烯粉末,作者对两种聚苯乙烯的结构进行了IR、13C-NMR、1H-NMR分析。证明了白色和黄色聚苯乙烯是无规聚合物,黄色聚苯乙烯存在-C(CH3C6H5)-C(CH3C6H5)-的结构。  相似文献   
33.
用化学滴定、粘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苯乙烯含量对聚醚型聚氨酯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PUDGEBA)/聚苯乙烯(PSt)室温同步半-IPN's(简称SIPN's)体系固化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述所研究的体系中,苯乙烯含量的变化对凝胶时间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随苯乙烯含量的增加,凝肢时间明显延长。随苯乙烯含量的变化,两个组分固化反应反应速度最大值到来的时间可以相对提前或延后,甚至达到刚好同步。对上述体系两个组分固化动力学行为的计算机拟合结果表明:在转化率≤70%时苯乙烯的固化为扩散控制,呈现自动加速机理,反应级数为2.0;PUDGEBA的固化为自动催化机理,反应级数为3.0。  相似文献   
34.
35.
单分散,大粒径聚苯乙烯微球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可用于清除骨髓中癌细胞的磁性微球。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采用二步溶胀法合成单分散,大粒径的聚苯乙烯高分子微球。合成了粒径为3.57μm分散度为0.077的聚苯乙烯微球,并可方便地得到多孔和交联微球。活性溶胀乳剂乳滴的大小、丙酮的含量对活性溶胀效果有较显著的影响、活性溶胀乳剂的种类搅拌速度,单体加入量是影响微球性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6.
聚苯乙烯磺酸钠树脂中的残留单体苯乙烯的GC-MS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顶空GC-MS法测定聚苯乙烯磺酸钠树脂中苯乙烯单体的含量.以苯乙烯-d8为内标,采用石英毛细管色谱柱,以选择离子监测法定量.苯乙烯在0.5~1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检测限为1 ng/g(1 ppb).  相似文献   
37.
采用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为引发剂,研究了苯乙烯自由基本体聚合的动力学过程,考察了引发剂浓度、温度、乙苯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苯乙烯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7 °C下,聚合速率(Rp)对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为0.42,对苯乙烯浓度的反应级数为1,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4.8 kJ/mol。引发剂浓度、温度、乙苯质量分数的提高导致聚苯乙烯数均分子量分别下降了约30%、20%和15%,其中引发剂浓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8.
反相液相色谱(RPLC)是药物分析和分离纯化过程检测的首选方法,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是检测方法的关键.本文综述了C18色谱柱及高交联度聚合物色谱柱选择性研究的一些方法,包括溶剂三角形法,相似系数法,选择性比较法,logK值法和类正相模式法.这些研究方法从本质上研究了色谱柱选择特性的物质基础和影响选择性的因素.高交联度聚苯乙烯色谱柱的研究也可以为分离纯化中常用的吸附树脂选择特性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9.
采用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K30)为分散剂,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为分散介质,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为交联剂,以饥饿态加料方式加入第2种单体,用单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为3~4 μm的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P(StMMA))交联微球,并对微球表面进行化学镀镍,成功获得了磁性微球。采用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能谱仪等仪器对化学镀镍前后微球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了最佳化学镀镍工艺条件为:胶体钯活化液活化,酸性镀液配方B、pH=6.0,镀液注入速率0.5 mL/min,此时获得的镀球表面平整度好,包覆完全,且Ni与基材结合力强,在离心和超声条件下镀层不易脱落或开裂。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镀球NiP(StMMA)的平均密度为2.3~2.5 g/cm3,同时具有高分子微球质量轻和镍的磁性优点。  相似文献   
40.
目的:为制备性能良好的核壳结构荧光微球,探讨了加料方式、引发剂选择、交联剂使用、pH调节、浓度配比和溶胀处理等反应条件对形成壳结构的效果以及形态学上的影响。方法:通过以乳液聚合得到的荧光素微球为核,以丙烯酰胺、丙烯酸为壳结构的聚合单体,制得了聚苯乙烯核-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壳荧光素微球。结果:荧光显微镜显示:粒径均一,分布范围7~8μm。红外吸收光谱证实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壳结构以及表面酰胺基的存在。该种子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在不使用交联剂的前提下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经过40 h的乙醇溶胀处理,70℃反应3 h,反应过程pH值在6~7之间。该荧光微球的平均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5.14%和90.21%,其荧光释放率40 h后稳定在30%左右。结论:用此法制备的微球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和明显的核壳结构,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其载药量和包封率也相对稳定,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