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乌司他丁对兔急性肺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油酸型急性肺损伤模型,研究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油酸组(O组n=9)静脉注射分析纯油酸0.12mL/kg,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乌司他丁组(U组n=9)静脉注射乌司他丁50 000 u/kg后立即静脉注射油酸0.12 mL/kg,然后,再予乌司他丁5 000u/(kg·h)持续静脉输注.两组皆在操作完成稳定10 min后(基础值)及注射油酸完毕后30、60、120、180和240min抽静脉血测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活性氧含量和测血液中性粒细胞计数,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动物注射油酸5 h后处死取肺组织,观察肺病理变化.结果两组的MPO、MDA、活性氧含量和PaCO2在注射油酸后逐渐上升,PaO2逐渐下降.O组上述各指标的值的变化趋势大于U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O组血液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注射油酸后30min和60min下降极明显(P<0.01).处死动物后观察肺病理变化,U组损害较轻.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急性肺损伤时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聚集,减少髓过氧化物酶及氧自由基的生成和释放,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抗感染、对症支持、稳定内环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3×105 U+5%葡萄糖100 mL,静脉滴注,0.8 h/次,3 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APACHEⅡ评分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患者IL-1、IL-6、IL-8、TNF-α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两组患者的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1、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无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呕吐1例、腹泻1例,停药治疗后症状自行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患者能显著改善其病情,降低相关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大白兔肺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0支):对照组(Ⅰ组):插管后不行机械通气,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Ⅱ组)及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干预组(Ⅲ组):插管后机械通气(潮气量:25 mL/kg。频率30次/min,吸呼比1∶3,FiO2为21%,PEEP为0 kPa,通气时间:24 h)。Ⅱ组:开始机械通气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Ⅲ组: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万U、地塞米松5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W/D)值、制备肺组织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肺组织TNF-α、CC16、TGF-β1变化。结果Ⅱ组、Ⅲ组肺组织W/D、TNF-α、CC16、TGF-β1与Ⅰ组比较显著变化(P<0.001),同时,Ⅲ组相应指标较Ⅱ组也明显变化(P<0.01)。肺组织病理切片:Ⅱ组可见肺间质和肺泡腔水肿,肺内炎性细胞浸润;Ⅲ组较Ⅱ组肺水肿轻。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有肺保护作用,可防治VILI。  相似文献   
44.
目的:验证自身消化假说及探讨乌司他丁抗炎作用的机制以及肠道胰蛋白酶在休克以及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麻醉后在十二指肠近端及回肠末端置入软管用于肠道灌洗,通过阻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复制肠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 group)、肠道缺血再灌注但不灌洗肠道组(SMAO group)、肠道缺血再灌注且用生理盐水灌洗肠道组(SMAO+NS group)、肠道缺血再灌注且用乌司他丁灌洗肠道组(SMAO+UTI group)。对比各组大鼠的动脉血压,生存时间,肠液胰蛋白酶活性,肠道粘膜病理变化,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以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IL-1)水平。结果:随着肠道胰蛋白酶活性的降低,乌司他丁灌洗组大鼠血中TNF-α、IL-1及PMN CD11b水平明显低于盐水灌洗组(P<0.05),且血流动力学明显优于盐水灌洗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通过抑制肠道胰蛋白酶活性发挥抗炎作用,胰酶对肠壁组织的自身消化作用可能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启动机制。  相似文献   
45.
郭亮  唐忠志  程青  邬明  曾尟枚  韩璇  杨李 《重庆医学》2011,40(16):1616-16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水通道蛋白-1(AQP 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8):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基泼尼松龙组(30 mg/kg)、乌司他丁组(50 000 U/kg)及联合治疗组[甲基泼尼松龙(30 mg/kg)联合乌司他丁(50 000 U/kg)]。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QP 1和TNF-α水平;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蛋白质含量;检测肺湿/干质量并对肺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乌司他丁组或甲基泼尼松龙组血清AQP 1质量浓度明显增加,而TNF-α质量浓度明显降低,联合治疗组血清AQP 1与TNF-α的改变更为明显(P<0.01);乌司他丁组、甲基泼尼松龙组及联合治疗组的肺泡灌洗液中蛋白质含量及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甲基泼尼松龙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AQP 1水平及降低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新生大鼠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急性肺损伤模型组、乌司他丁小剂量组(2.5万U.kg-1)、乌司他丁中剂量组(5.0万U.kg-1)、乌司他丁大剂量组(10.0万U.kg-1),每组8只。以5 mg.kg-1 LPS腹腔注射制作急性肺损伤模型,同时予以乌司他丁腹腔注射进行干预,4 h后观察新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MMP-2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乌司他丁中、大剂量组的MMP-2水平明显低于急性肺损伤模型组(分别P<0.05,P<0.01),乌司他丁小剂量组虽低于急性肺损伤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LPS致新生大鼠急性肺损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肺组织MMP-2的表达水平实现的,且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超高龄老年重症医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SHLI)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30例超高龄老年SHL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UTI)组,在相同基础治疗的同时,UTI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病死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第3、7、14d的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及白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TI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P〈0.01),CRP及IL-6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PA的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缓解高龄老年SHLI患者病情,改善相关炎性反应因子指标,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烧伤休克期早期给予乌司他丁对全身血浆容量和脏器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Beagle犬35%TBSAⅢ度模型,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C组):烧伤后不予治疗;(2)乌司他丁组(U组):伤后半小时按10 000 U/kg静脉注射乌司他丁。于烧伤前和烧伤后2、4、68、h抽血检测血细胞比容(H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用吲哚菁绿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容量。8 h后处死动物,用伊文思蓝法测脏器血管通透性及干湿重法测脏器含水率。结果两组HCT、TNF-α和MDA伤后均升高,但U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C组,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两组血浆容量伤后均下降,但U组自伤后2 h开始,血浆容量明显高于C组(P<0.01)[U组4 h和8 h分别为(515±25)ml和(491±29)ml,而C组为(432±18)ml和(366±37)ml];伤后8 h U组肝、脾、肾、空肠的伊文思蓝(EB)含量及含水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1或P<0.05)。结论烧伤休克期早期给予乌司他丁能有效缓解伤后循环血量的快速丢失,降低远隔脏器的血管通透性,减轻脏器损害及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重症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患儿10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机械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对CAP严重程度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性啰音消退时间缩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AP严重程度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治疗CAP重症患儿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院88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氧化应激功能及肺功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氧化应激功能及肺功能均和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ECOP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抑制自由基,缓解脂质过氧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