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44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3篇
  20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微信群”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12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9例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2020年1~6月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105例纳入试验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加“互联网平台+微信群”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健康宣教知晓率及依从性、血栓发生率、就医体验和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平台+微信群”全程护理管理模式虽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但可显著降低血栓发生率,提高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2.
构建微信用户健康信息关注行为理论模型,从关注动机、信息渠道、影响因素、关注表现和关注反馈5方面对微信用户健康信息关注行为进行分析,针对健康类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水平提升提出建议,包括提高微信用户信息甄别意识、鼓励微信团队开发编辑软件、完善健康类微信信息发布机制。  相似文献   
23.
以南京市第二医院为例,从设计目标、流程架构、具体功能3方面阐述门诊移动医疗系统设计,介绍系统实施应用效果。分析移动医疗发展前景,包括基础功能拓展、移动医疗物联网应用等方面,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对医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总结目前医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内容与特点,分析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包括变被动为主动服务、丰富消息内容与形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索“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在乳腺外科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手术治疗的160例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宣教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重点运用“317护”微信平台开展健康宣教。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依从性以及患者满意度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依从性、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在乳腺外科的应用效果较传统健康教育方式有显著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微信课堂在妇科医师绝经相关疾病诊治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自愿参与北京世纪坛医院线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绝经相关疾病诊治培训"的47位妇科医师作为对照组(传统教学),自愿参与线上微信课堂培训的52位妇科医师作为实验组(微信课堂教学)。通过比较培训前后妇科医师对绝经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课程满意度,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0.0对组间数据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所有妇科医师均完成了研究,培训前后的测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培训前实验组学员绝经相关疾病知识平均得分(63.65±21.42)、知识考核通过率为65.4%,与对照组[(60.85±24.83)分,63.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员培训后的绝经相关疾病知识得分和考核通过率均高于培训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实验组学员平均得分为(77.50±16.19)分、考核通过率为90.1%,优于对照组[(78.72±16.89)分,87.2%],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相较对照组更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课堂用于妇科医师绝经相关疾病诊治培训,具有与传统教学相同的效果且培训满意度更高,可进一步运用于妇科其他亚专业培训及向其他专科推广。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江苏寄生虫病防治”微信公众号运维状况及科普推文的传播效果,为寄生虫病新媒体健康科普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江苏寄生虫病防治”微信公众号2016年4月-2019年12月健康科普推文的阅读量、点赞数、转发数以及开展微信活动的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推文阅读量与分享次数的关系。结果 “江苏寄生虫病防治”微信公众号共推送112篇健康科普推文,累计阅读量为118 720次,平均1 060次/篇,最高单篇阅读量为15 208次,食源性寄生虫病推文的阅读量和分享次数均最高。60.3%的推文阅读量可以归因于分享次数。微信活动可有效增加公众号关注人数。结论 微信公众号是寄生虫病健康科普的重要平台,推文内容需立足寄生虫病专业知识,贴近日常生活,紧跟社会热点,以满足大众对寄生虫病健康知识的需求。  相似文献   
28.
陈正红  王凤霞  胡成文 《安徽医药》2019,23(7):1411-1414
目的 探讨微信在乳腺癌术后延伸护理中的实施办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治疗的乳腺癌病人17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6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健康宣教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延伸护理,医护团队与病人互动,发布医疗科普,传播正能量,告知术后治疗、随访时间。比较两组病人康复知识掌握情况、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肢锻炼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时,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患肢锻炼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回复病人提问651个,发布正面信息93条,预约床位,平均每人提前入院1 d,病人信任感和满意度提高。结论 微信平台交流节约了医护患的时间;基于微信的延伸护理提高了病人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知识掌握度,增进了医护患互信。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延续护理在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风湿科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270例接受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微信公众号慢性病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按时按量服药、生活方式改善、定期复查、功能锻炼等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依那西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依从性和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动机性访谈策略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自我管理行为及痛苦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8—10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4例中青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动机性访谈策略进行干预,对照组进行糖尿病常规教育。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的血糖、自我管理行为及痛苦程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自我管理行为及痛苦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动机性访谈策略可以改善中青年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减轻痛苦程度,能够为居家和延续性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