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7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238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553篇
口腔科学   1440篇
临床医学   381篇
内科学   417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305篇
预防医学   575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248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8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孕晚期产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与胎膜早破及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产科门诊的2100例孕妇,选取其中122例孕晚期胎膜早破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20例同期健康孕晚期产妇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GBS感染率,依据观察组患者是否合并GBS感染,将其分为GBS阴性组与GBS阳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胎膜早破孕妇GBS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不同组别不良妊娠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健康对照组GBS感染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孕妇胎位异常、双胎或多胎妊娠和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胎位异常、双胎或多胎妊娠和巨大儿为影响胎膜早破孕妇GBS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GBS阴性组早产、产后出血和宫内感染率均显著低于GBS阳性组(P<0.05);GBS阳性组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肺炎感染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组(P<0.05);两组新生儿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位异常、双胎或多胎妊娠和巨大儿均可影响孕晚期胎膜早破产妇GBS感染,GBS感染可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和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同时引起早产、产后出血和宫内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临床需要对孕晚期产妇生殖道GBS感染进行及时监测和处理,以降低其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对厦门市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儿童IPD的临床特征和细菌耐药性并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9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IPD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35例IPD患儿中,肺炎链球菌血流感染31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4例;婴幼儿(<3岁)26例,夏季发病率低。所有患儿均出现高热,部分出现咳嗽、贫血。所有患儿C反应蛋白(CRP)增高,绝大部分患儿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升高,部分患儿胆汁酸(TBA)、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升高。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100%敏感;对阿莫西林较敏感;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100%耐药;脑膜炎者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及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血流感染者。治疗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以头孢曲松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结论IPD在婴幼儿中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高热等,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炎、贫血,伴有WBC、CRP及PCT升高。肺炎链球菌血流感染者分离的64.7%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者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完全耐药。抗生素的使用应合理、规范,药敏试验结果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人β-防御素2(hBD2)对肺炎链球菌(SP)感染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SP感染A549细胞模型,hBD2以10、20和30ng/mL的浓度梯度干预该模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qRT-PCR检测细胞Bax、Bcl-2及caspase-3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SP感染引起A549细胞皱缩、空泡化,hBD2一定程度上保护细胞活力,抑制Bax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结论 hBD2对SP感染的A549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调查大庆某医院临床分离的202株肺炎链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大庆某医院分离的202株肺炎链球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2株肺炎链球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痰61.4%、咽拭子20.3%)及血液标本(14.9%);感染者以儿童及中老年人为主(87.6%),患者主要来源于ICU(16.8%)、呼吸内科(15.3%)、耳鼻喉科(12.4%)及儿科(11.9%)。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99.3%)、四环素(91.3%)、复方磺胺甲噁唑(74.0%)耐药性较严重,青霉素的耐药率为37.1%,对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氟喹诺酮类及厄他培南较敏感,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全部敏感。结论肺炎链球菌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感染人群以儿童及中老年人多见。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及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了解江西省表观健康猪群携带猪链球菌的情况,为有效防控猪链球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景德镇市、崇仁县为采样点,采集表观健康猪群鼻咽拭子和扁桃体进行猪链球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共采集表观健康猪群鼻咽拭子和扁桃体样本301份,检出2株猪链球菌2型,其毒力基因mrp、sly、ef均为阴性。结论本次调查中江西省表观健康猪携带猪链球菌的带菌率为0.66%。  相似文献   
108.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imate oral colonization by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Streptococcus sanguinis in adults with high and without any caries experience. Furthermore, differences in the amount of hydrogen peroxide (H2O2) produced by S. sanguinis isolated from both groups were assessed.

Design

Forty adults were divided into: (i) carious lesion-free, without any carious lesion, asses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aries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ICDAS), or restoration, (CF) and (ii) high caries experience (HC). Saliv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seeded on respective agar-plates for enumeration of total streptococci, S. mutans and S. sanguinis (CFU/mL) and compared between groups. Additionally, S. sanguinis colonies obtained from both groups were inoculated on Prussian blue agar for H2O2 detection. Production of H2O2 was quantifi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 sanguinis cou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F than HC individuals (p < 0.05). Conversely, S. mutans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in HC than CF subjects (p < 0.001). S. sanguinis colonies from CF individuals produced significantly larger H2O2 halos compared with HC subjects.

Conclusions

S. sanguinis predominates over S. mutans in saliva of adults without caries experience. In those people, S. sanguinis produces more H2O2ex vivo.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无乳链球菌的危险因素及药物敏感性,为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1 200份临床送检的新生儿血液、胃液、脓液标本,以及相应母体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并回顾性分析患儿疾病类型、母体感染状况、分娩方式、孕晚期用药情况、新生儿死亡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共80例新生儿感染无乳链球菌,其中败血症、脐炎、早产、宫内感染、吸入性肺炎患儿分别占8.75%、10.00%、15.00%、22.50%、43.75%;其母体生殖道标本无乳链球菌阳性率达51.25%,且细菌药敏结果与患儿一致;患儿以自然分娩为主,共71例(88.75%),仅9例(11.25%)为剖宫产。80株无乳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青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均为100.0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7.50%、57.50%、33.75%。结论母体带菌与分娩方式可能是新生儿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产科医生应重视对围产期孕妇无乳链球菌的常规筛查,实验室应提高对无乳链球菌的检测能力并及时提供药敏检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