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013篇
  免费   16806篇
  国内免费   14935篇
耳鼻咽喉   962篇
儿科学   2364篇
妇产科学   1712篇
基础医学   12591篇
口腔科学   2161篇
临床医学   73474篇
内科学   16126篇
皮肤病学   1067篇
神经病学   3330篇
特种医学   41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0篇
外科学   10885篇
综合类   68560篇
预防医学   16430篇
眼科学   4250篇
药学   23565篇
  219篇
中国医学   52525篇
肿瘤学   16363篇
  2024年   2576篇
  2023年   8584篇
  2022年   7025篇
  2021年   8439篇
  2020年   7517篇
  2019年   7812篇
  2018年   4464篇
  2017年   7273篇
  2016年   7935篇
  2015年   7792篇
  2014年   9592篇
  2013年   10585篇
  2012年   17774篇
  2011年   21607篇
  2010年   21247篇
  2009年   20513篇
  2008年   23080篇
  2007年   19089篇
  2006年   17891篇
  2005年   14401篇
  2004年   12726篇
  2003年   7043篇
  2002年   8593篇
  2001年   6169篇
  2000年   5393篇
  1999年   4292篇
  1998年   2704篇
  1997年   1953篇
  1996年   1996篇
  1995年   1651篇
  1994年   1730篇
  1993年   1943篇
  1992年   2087篇
  1991年   2072篇
  1990年   1653篇
  1989年   1485篇
  1988年   1039篇
  1987年   580篇
  1986年   290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和脑梗死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鞘磷脂类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脂代谢、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等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文章综述了鞘磷脂类信号通路关键分子鞘磷脂、神经酰胺和1-磷酸鞘氨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旨在为防治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观察维奈克拉联合VP(长春地辛+地塞米松)方案对复发难治TCF3-HLF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TCF3-HLF阳性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18岁,经标准化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均未能获得长久缓解,第二次复发时采用维奈克拉联合VP方案治疗1个月后复查骨髓象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低下,未见明显原始幼稚细胞,后衔接父源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持续缓解2年。结论:维奈克拉联合VP方案可能是复发难治TCF3-HLF阳性ALL的有效挽救方案。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家族性运动神经元病致病基因DCTN1编码的p150glued蛋白缺失对于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细胞活性及Ra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型(WT)和p150glued缺失(p150glued KO)新生小鼠为细胞来源,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7d和14d后,分别利用MTT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质神经元存活率以及Rab蛋白家族成分表达水平。结果与WT小鼠皮质神经元相比,p150glued KO小鼠皮质神经元在体外培养7d和14d时,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异,14d时Rab4、Rab5、Rab9、Rab11、Rab24蛋白表达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而Rab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 p150glued缺失对原代皮质神经元存活以及调控囊泡运输的Rab蛋白家族中Rab4、Rab5、Rab9、Rab11、Rab24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但特异性减弱晚期内体标志物Rab7蛋白的表达,可阻碍胞内溶酶体降解通路。  相似文献   
85.
《中国药房》2019,(20):2757-276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模型大鼠肺组织内皮间质转化(EndMT)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0.405 mg/(kg·d)]和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6.435、12.87、25.74g/(kg·d),以生药总质量计],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以复制IPF模型。自造模后第2天起,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灌胃水[10 m L/(kg·d)],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24 h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和间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Notch4、DLL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内皮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间质细胞标志物以及Notch4、DLL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中内皮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地塞米松组;间质细胞标志物以及Notch4、DLL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或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通过干预EndMT来减轻大鼠的IPF,其机制可能与抑制DLL4/Notch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6.
87.
张胜威 《河南中医》2019,39(6):882-885
目的:观察益气提升方联合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h1/Th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Ⅲ度脱垂性内痔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Ⅲ度脱垂性内痔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TST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益气提升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Th1细胞因子(IL-2、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 50%,对照组有效率92. 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及术后第7天VAS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第7天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IL-4、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益气提升方联合TST治疗Ⅲ度脱垂性内痔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能够提高Th1细胞因子水平,平衡体内Th1/Th2。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家庭关怀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家庭关怀。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后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前后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关怀应用于HIV/AIDS患者护理中,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9.
90.
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常见病理特征。虽然增加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摄入一直以来被认为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但是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却否定了该观点。PUFA在冠心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建立omega-6型PUFA负荷急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来探讨PUFA对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实验方案及程序均符合动物使用和护理的伦理原则,并已获暨南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采用亚油酸(LA)连续灌胃14天后,大剂量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急性心肌缺血以建立动物模型。24 h后,采用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心脏功能。随后,采集血清及心肌组织样本进行心肌酶、磷脂组学分析、试剂盒含量测定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脏功能结果表明,与单纯LA组比较, LA负荷ISO小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FS%)显著降低,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增加。磷脂组学分析表明,与ISO组比较, LA负荷ISO小鼠心肌组织中的PUFA显著增加,且氧化型磷脂酰乙醇胺(ox-PE)的含量变化最为显著。还原型辅酶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