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00篇
  免费   1699篇
  国内免费   1625篇
耳鼻咽喉   174篇
儿科学   389篇
妇产科学   233篇
基础医学   1724篇
口腔科学   453篇
临床医学   3354篇
内科学   2664篇
皮肤病学   220篇
神经病学   686篇
特种医学   5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707篇
综合类   8440篇
预防医学   2738篇
眼科学   181篇
药学   4999篇
  32篇
中国医学   1524篇
肿瘤学   801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621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693篇
  2020年   681篇
  2019年   713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657篇
  2016年   767篇
  2015年   885篇
  2014年   1199篇
  2013年   1261篇
  2012年   1673篇
  2011年   1748篇
  2010年   1571篇
  2009年   1490篇
  2008年   1727篇
  2007年   1526篇
  2006年   1473篇
  2005年   1545篇
  2004年   1425篇
  2003年   1216篇
  2002年   989篇
  2001年   913篇
  2000年   736篇
  1999年   678篇
  1998年   607篇
  1997年   579篇
  1996年   511篇
  1995年   434篇
  1994年   348篇
  1993年   284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62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 PYM)、热疗(hyperthermia, HT)及两者联合能否诱导舌鳞癌CAL-27细胞发生免疫原性死亡。方法:对人舌鳞癌细胞CAL-27分别进行PYM、HT及两者联合处理,采用CCK-8实验、Annexin V/PI联合染色、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细胞增殖、凋亡、CRT膜表达及HMGB1分泌的影响。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YM抑制CAL-27细胞活性,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PYM及HT均使CRT膜表达率升高;两者联合应用,细胞凋亡、CRT膜表达率及HMGB1分泌均较未处理组、单纯化疗组及单纯HT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YM化疗及HT均能诱导舌鳞癌CAL-27细胞CRT由胞内至膜表面转位,并促进HMGB1分泌;两者联合应用,无论在诱导凋亡还是在诱导免疫原性死亡方面,效果优于单纯PYM化疗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环孢素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及寿胎丸加减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环孢素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及寿胎丸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寿胎丸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发现怀孕起至孕12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CD4+/CD8+值,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值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总积分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CD4+/CD8+值、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妊娠成功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孢素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及寿胎丸加减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硫酸镁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可溶性内皮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就诊的8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可溶性内皮因子水平及肾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可溶性内皮因子、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硫酸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可溶性内皮因子水平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比分析低分子量肝素钙与阿哌沙班预防老年髋部周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山西省中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周围骨折患者共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低分子量肝素钙组)和B组(阿哌沙班组),各35例;A组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 0.4mL Qd,B组口服阿哌沙班 2.5mg Bid。两组术后持续抗凝35天,随访3月,比较两组凝血指标、术后引流量、围手术期DVT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PLT、D-二聚体下降,APTT、PT延长,且B组D-二聚体较A组明显下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PTT、PT、PL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引流量(A组:170.86±126.40mL,B组:175.71±141.39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围手术期DVT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P<0.05),其中A组发现DVT患者9例(25.7%),B组发现DVT患者2例(5.7%);(4)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分子量肝素钙相比,老年髋部周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使用阿哌沙班预防DVT的疗效更佳,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低分子肝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相关治疗,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效果较好,更利于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术后脑脊液(CSF)中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与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表达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的相关性,及其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基底节区ICH患者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例对照组、10例腰大池引流组和10例腰椎穿刺组患者ICH术后ECRG4与S100B蛋白水平,进行GCS和BI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7天时,对照组ECRG4(1.14±0.39pg/ml)低于引流组(15.50±0.28 pg/ml)和穿刺组(10.71±0.89pg/ml),对照组 S100B(0.550±0.310ng/ml)水平高于引流组(0.154±0.025ng/ml)与穿刺组(0.192±0.030ng/ml),引流组两者表达水平与穿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30,28.120,均P<0.05)。术后7天时,引流组与穿刺组 GCS(11.62±1.71,10.19±1.41)及BI(43.24±10.05,40.64±10.1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GCS:7.07±1.43,BI:21.7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66,4.180,P<0.05)。结论 ECRG4与S100B蛋白在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的变化趋势与GCS和BI评分具有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从而降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初诊肺结核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7(IL-37)及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0月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57例、肺炎患者50例和健康对照40例。57例肺结核患者中菌阳肺结核31例,菌阴肺结核26例。57例肺结核按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及病变范围分为轻症组32例和重症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IL-6,IL-17,IL-37及TIM-3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肺结核组血浆IL-6(41.37±13.50 pg/ml vs 26.28±9.16pg/ml,3.05±1.08 pg/ml),IL-17(62.50±10.73pg/ml vs 30.47±7.18pg/ml,16.13±5.86pg/ml),IL-37(14.63±4.18pg/ml vs 9.85±2.74pg/ml,4.10±1.02 pg/ml)及TIM-3(18.17±5.16ng/ml vs 11.80±3.52ng/ml,6.24±2.15 ng/ml)水平均明显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38~13.273,均P<0.001)。菌阳肺结核组血浆IL-6(52.60±15.71pg/ml vs 30.16±8.95 pg/ml),IL-17(72.35±15.20 pg/ml vs 46.52±9.13 pg/ml),IL-37(16.50±6.14 pg/ml vs 12.48±3.17 pg/ml)及TIM-3(21.70±7.93ng/ml vs 15.21±4.92 ng/ml)水平均明显高于菌阴肺结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72,10.161,6.925,9.106,均P<0.001)。重症组血浆IL-6(56.38±17.26pg/ml vs 25.84±9.27pg/ml),IL-17(79.50±16.38 pg/ml vs 48.20±8.74 pg/ml),IL-37(18.48±6.20 pg/ml vs 10.82±3.26pg/ml)及TIM-3(23.26±8.15ng/ml vs 13.90±4.71ng/ml)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642,14.513,10.205,13.172,均P<0.001)。结论 血浆IL-6,IL-17,IL-37及TIM-3水平在肺结核患者中明显升高,对判断肺结核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9.
黄裕林  黎妮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2):1701-1704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肾损伤因子-1(KIM-1)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在糖尿病肾病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2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不同将其分为非糖尿病肾病组140例和糖尿病肾病组120例,再根据尿清蛋白/肌酐比值将糖尿病肾病组细分为正常蛋白尿组52例、微量蛋白尿组35例和大量蛋白尿组33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RB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尿KIM-1;采用比色法检测尿NAG.结果 与非糖尿病肾病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血清RBP、尿KIM-1及尿NAG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血清RBP、尿KIM-1和尿NAG单项检测对糖尿病肾病均有一定诊断价值(P<0.05),而联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效能,以血清RBP+尿KIM-1+尿NAG诊断效能最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95.8%.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清RBP、尿KIM-1及尿NAG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发现,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预后良好者90例,预后不良者30例;预后不良者血清RBP、尿KIM-1及尿NAG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糖尿病肾病预后为因变量,以血清RBP、尿KIM-1及尿NAG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得知血清RBP、尿KIM-1及尿NAG均为影响糖尿病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RBP、尿KIM-1及尿NAG在糖尿病肾病中呈高表达,是判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也是影响糖尿病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2种枸橼酸抗凝方法在甲状旁腺切除术后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甲状旁腺切除术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4%枸橼酸抗凝治疗(共98例次)。将采用滤器前泵入4%枸橼酸300 mL/h血液透析治疗的34例(50例次)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滤器前泵入4%枸橼酸250 mL/h,同时静脉壶端泵入4%枸橼酸50 mL/h的"两段法"血液透析治疗的24例(48例次)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血液透析治疗前后钙离子(Ca~(2+))、碳酸氢根离子(HCO_3~-)、钠离子(Na~+)、pH值水平,并比较2组透析器和透析管路凝血级别。结果透析前,2组Na~+、Ca~(2+)、HCO_3~-、pH值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2组Na~+、HCO_3~-、pH值水平均高于透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Ca~(2+)水平与透析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间Ca~(2+)、HCO_3~-、pH值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透析器凝血及透析管路凝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枸橼酸抗凝方式比较,枸橼酸"两段法"抗凝方式安全有效,可显著降低静脉壶凝血发生率,保证4 h透析时间,改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