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1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153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61.
目的 提高对自发性脊柱硬膜外血肿非典型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2000年至2008年来院的10例自发性脊柱硬膜外血肿非典型MRI表现进行分析,男7例,女3例;年龄12--64岁,平均32.1岁.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的外伤史.常规行矢状位T1WI、T2WI,横轴位TwI,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血肿呈梭形、椭圆形,位于脊髓的侧后方或后方的硬膜外腔.血肿发生于颈段5例,胸段3例,胸腰段2例.病灶与脊髓之间有一低信号线状影相隔,尤以T2WI显示最佳.血肿范围多在2~4个椎体,总量约5~10 ml,均值为(6.9±1.8)ml.在T1WI图像上,6例表现为等信号,4例表现为高信号;在T2WI图像上,6例表现为混杂高信号,4例表现为混杂低信号.5例血肿壁边缘轻度强化.6例血肿MRI信号比较典型.4例血肿MRI信号不典型.活动性出血以及血肿因时间而演变是血肿征象不典型的原因.本组4例误诊的原因:(1)活动性出血所致血肿征象不典型;(2)血肿位于狭窄的腔隙内;(3)临床上无外伤史.结论 根据血肿演变的规律,结合起病时间及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对血肿MRI信号进行分析,有利于对非典型血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2.
一67岁男性于死亡前二月余头部被击受轻伤,死亡后尸检病理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下出血来源考虑是桥静脉损伤,因尸检时掀去带囊血肿时,在前上额部留有一出血区。新膜中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及其出血,可能造成血肿逐渐长大。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比较9种机器学习模型对幕上深部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情况的预测性能。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9年5月4家医院幕上深部SICH患者420例。其中男275例、女145例,年龄25~90(61.0±12.9)岁。420例患者按照7∶3的比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训练集294例和验证集126例。患者在72 h内复查CT,若血肿体积比初始体积增长>6 mL或>33%,判定存在早期血肿扩张。采用改良的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估预后,以mRS>3分判定为预后不良。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基线资料。采用随机森林、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梯度爬升决策树、自适应提升算法、朴素贝叶斯、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K近邻、多层感知机9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分别构建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依据各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采用3折交叉验证取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模型对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情况的预测性能,并在验证集测试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20例患者中,早期脑血肿扩张的患者有117例(27.86%);399例患者获随访,其中预后不良的患者有210例(52.63%)。预测早期血肿扩张:训练集中,9种机器学习模型的AUC为0.590~0.685,其中以XGboost模型最高,AUC为0.685±0.024;在验证集中,XGboost模型AUC为0.686[95%可信区间(CI)0.578~0.721]。预测预后不良:9种机器学习模型的AUC为0.703~0.852,其中logistic回归模型最高,AUC为0.852±0.041;而在验证集中,logistic回归模型AUC为0.894(95%CI 0.862~0.912)。结论 9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中,XGboost对幕上深部SICH早期血肿扩张的预测性能最佳,而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性能最高;对于不同临床结局的预测,应选用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提高对老年人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特点的认识。方法 分析24例65岁以上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CT表现。结果 本组24例中门诊就医20例,急诊4例(短时内两次就诊2例);CT表现等密度血肿12例、低密度血肿8例、混合密度血肿4例;所有病例中脑室受压变形8例,中线结构移位5例,其中3例低密度血肿CT表现类似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塞灶。结论 必须重视老年人群中头颅外伤不明确的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CT诊断。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CEUS诊断及动态随访经皮肾穿刺后活动性出血的价值。方法 收集在我科接受经皮肾穿刺、经DSA检查及增强CT检查证实的肾周血肿患者42例,接受CEUS检查,以血肿内造影剂呈点条状不均匀、低增强充填为CEUS诊断活动性出血征象。对有活动性出血的病例于首次CEUS检查后5~7日后再次复查CEUS,检测血肿范围和活动性出血情况。结果 42例肾周血肿患者常规超声均未探及血肿内彩色血流信号。进一步CEUS示33例为单纯肾血肿,9例为肾血肿伴活动性出血,保守治疗后CEUS随访,其中6例活动性出血减少,DSA检查未发现明显出血灶,3例活动性出血增多,血肿增大,经介入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 CEUS能敏感捕捉到经皮肾穿刺后活动性出血征象。利用CEUS随访活动性出血的动态改变,可为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索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及硬膜减张缝合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患者中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去骨瓣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记录的数据包括术前GCS评分,血肿大小,瞳孔反应,ICH评分等。随访指标有30d死亡率以及最近一次的ADL评分。结果 35例患者中27例(77%)30d内存活。27例存活者在平均13个月的随访中16例(62%)神经功能预后良好(ADL评分I-Ⅲ级)。结论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施行血肿清除合并去骨瓣减压术有望降低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67.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明确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13例,根据是否存在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和非血肿扩大组,明确血压、早期使用甘露醇、血肿特点、发病时搬动与血肿扩大的关系。结果 (1)血肿扩大组入院时收缩压200mmHg者占40.34%,非血肿扩大组占12.37%;血肿扩大组入院时舒张压110mmHg者占57.14%,非血肿扩大组占26.80%,两组比较,血肿扩大组血压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差异显著(P0.01)。(2)血肿扩大组早期(发病6h内)使用甘露醇者占85.71%,非血肿扩大组占54.12%,差异显著(P0.01)。(3)血肿扩大组丘脑出血占38.66%,显著多于非血肿扩大组的26.28%(P0.05);血肿扩大组出血量20ml者58.82%,显著高于非血肿扩大组的16.50%(P0.01);血肿扩大组血肿形态不规则者93.28%,显著高于非血肿扩大组的61.34%(P0.01)。(4)血肿扩大组存在搬动史者57.98%,非血肿扩大组41.75%,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压升高(收缩压20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发病早期(6h内)使用甘露醇、丘脑出血、出血量大于20ml、血肿形态不规则、发病早期存在搬动是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评价硬膜外预充生理盐水对置管诱发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单胎足月妊娠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患者1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7~33岁,体重66~75 kg.随机分为3组(n=50),Ⅰ组直接置入硬膜外导管,Ⅱ组和Ⅲ组在硬膜外置管前通过硬膜外针注射0.9%生理盐水或含肾上腺素(1:200 000)的生理盐水5 ml,注射完后保持注射器压缩针栓20 s,使液体充分扩散.记录置入硬膜外导管时硬膜外穿刺针针尾见淡红色血水、硬膜外导管回抽见淡红色血水、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从导管回抽出新鲜血液)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硬膜外穿刺针针尾见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硬膜外导管回抽见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1);Ⅱ组和Ⅲ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预充生理盐水5 ml可有效预防置管诱发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血管的损伤.1∶200 000肾上腺素并不能进一步预防置管诱发的硬膜外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微创穿刺和尿激酶注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脑内血肿穿刺并持续引流,术后用尿激酶注入血肿腔,通过颅脑CT检查,与保守治疗对比,观察发病后同一天水肿带变化和拔管前后水肿带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水肿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人术后水肿带较术前明显减轻,人院第一、四、血、九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并尿激酶注入及持续引流,疗效明确,脑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预后好。  相似文献   
70.
刘继东  付胤生  陈杰  肖祥东  李萧曲 《西部医学》2010,22(10):1829-1830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方式选择及疗效。方法分析11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经验。结果 112例病人中95例采取钻孔引流术,17例采取开瓣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CT复查显示血肿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以钻孔引流术结合开瓣血肿清除术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