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应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评价肾移植患者供肾动脉与髂内动脉行端端吻合(EEA)或与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ESA)两种方式的远期效果.方法 根据供肾动脉吻合方式将60名移植肾患者分为EEA组和ESA组,进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CEUS定量分析的比较.结果 两种动脉重建方式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US定量分析指标上,ESA组略优于EEA组.结论 两种动脉重建方式的血流灌注ESA略优于EEA.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5年以上供肾动脉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或与髂内动脉端端吻合的移植肾进行二维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及血肌酐(SCr)的比较,评价两种动脉重建方式的远期效果。方法:根据供肾动脉的不同吻合方式将6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ESA组和EEA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监测,观察移植肾的大小、结构、血流灌注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移植肾患者的SCr、移植肾体积、锥体大小、肾皮质厚度、肾动脉内径、移植肾段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血流及阻力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肾动脉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或与髂内动脉端端吻合5年以上的移植肾患者在肾功能、二维超声、多普勒血流上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背景: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病理变化会直接影响肾小球的血流灌注,通过对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的观测就可了解肾小球血流灌注情况,从而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移植病变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评价。 目的:利用SonoVue超声造影技术对移植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进行实时观测,总结慢性肾小球滤过功能不全的移植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的病变特征。 方法:同种异体移植肾肾小球滤过功能不全患者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8~60岁。所有患者肾移植时间均大于6个月,且血清肌酐、尿素氮均高于正常标准值。利用SonoVue超声造影技术对移植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进行实时观测,持续观察并实时存储图像,造影检查结束后,回放图像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32例肾移植患者均成功进行了移植肾超声造影检查,图像均符合分析标准。32例移植肾皮质内造影剂灌注的达峰时间PT均大于25 ms,对比剂灌注时间T均大于15 ms;皮质内对比剂分布不均匀(即皮质回声强度不均匀),包膜下皮质的回声强度较近髄皮质的回声强度低。结果说明利用SonoVue超声造影成像可以实时监测移植肾发生慢性肾小球滤过功能不全时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的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5.
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评价不同肾功能移植肾的血流灌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比较不同肾功能的移植肾的灌注状况.方法 根据血清肌酐(SCr)值将60例移植肾患者分为SCr正常组和SCr异常组.二维超声观测移植肾结构及主肾动脉内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主肾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及弓形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段动脉、叶间动脉、皮质及锥体的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绝对强度(△I)及上升斜率(Increase);分别比较采用每种检查方法所测得的两组患者指标间差异.结果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弓形动脉EDV除外)所测得的两组患者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超声造影检查SCr正常移植肾的灌注指标大部分优于SCr异常的移植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功能正常移植肾的超声造影定量指标明显优于肾功能异常的移植肾,超声造影能够检测出肾功能异常移植肾的微循环灌注改变.  相似文献   
6.
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SonoVue超声造影成像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测移植肾排斥反应的SonoVue超声造影特征,为建立移植肾排斥反应的SonoVue超声造影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01/12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的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25例,均知情同意。其中随访确诊移植肾功能正常患者20例,移植术后时间4~90个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发生急性排斥反应5例,急性排斥的发生时间10~70d。选用仪器为SIEMENS公司Sequoia512和ESAOTES.P.A公司MYLAB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配备对比脉冲序列和造影匹配成像技术造影成像软件;造影剂为SonoVue,剂量选择为0.6 ̄1.5mL;常规超声检查结束后进行超声造影,实时存储图像,回放分析。分析移植肾动脉主干、段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及肾实质微循环灌注情况,主要包括开始增强时间、回声强度及分布均匀度。结果:25例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均成功进行超声造影,图像效果满意,图像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功能正常移植肾造影成像显示,造影剂依次通过肾动脉主干、段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随后肾皮质、肾髓质分别开始显影;最后,整个移植肾实质呈造影剂强回声充填,分布均匀对称,肾脏切面形如“火球”。②移植肾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实质内造影剂充填始终较功能正常移植肾稀疏,包膜下皮质未能完全呈强回声充填,髓质内见散在的、大小不等、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整个移植肾切面始终未能显示“火球”图像。结论:利用SonoVue进行移植肾的超声造影成像,可以显示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流灌注的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评估正常肾脏皮质与锥体的血流灌注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利用超声造影评估正常肾脏皮质与锥体的血流灌注差异.方法对30名健康人共60个肾脏行超声造影(CEU),利用ACQ软件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观察指标为肾皮质和肾锥体的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及达峰强度(PI),并计算两者的差异.结果肾皮质的AT、TTP及PI 分别为(12.24±3.56)s、(20.67±4.35)s和(25.33±4.17)dB;肾锥体为(14.18±3.34)s、(22.27±3.28)s和(23.03±3.43)dB.两者AT,TTP和PI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肾皮质与肾锥体的超声造影TIC定量参数不同,讨论两者的定量指标,可为临床肾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脾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对18例常规超声发现脾脏异常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超声造影,观察并分析超声造影特征。结果正常对照组10例造影剂充填均匀,脾动脉10~17 s开始显影,以13~14 s居多,脾实质显影比脾动脉显影慢约1~3 s。18例可疑病变的患者中,造影提示正常脾脏组织2例,脾血管瘤3例,脾梗死2例,脾恶性肿瘤4例,副脾2例,脾囊肿2例。误诊3例,其中2例脾血肿,1例脾梗死。所有病例均得到CT、MRI或手术病理证实。结论超声造影在鉴别脾脏疾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细胞癌与单发转移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及时间-强度曲线对肝细胞癌(HCC)与转移性肝癌(MHC)单发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单发性HCC和31例单发性MHC的超声造影图像,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各病灶的增强和消退模式,并对比二者的不同. 结果 HCC病灶动脉相多呈粗大紊乱的血管环绕或穿入病灶;MHC病灶动脉相多呈血流散点样充填病灶周边或病灶全部.与HCC相比,MHC的超声造影表现为更快达峰,更快消退,峰值强度稍低,延迟相强度更低;MHC病灶达峰后5、10、30、50和80 s强度均低于HCC;门脉相HCC增强强度消退较MHC慢,MHC于病灶达峰后0~5 s强度迅速下降,HCC则于病灶达峰后10~30 s强度下降较多. 结论 HCC与MHC的超声造影图像特点不同,应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有助于鉴别单发HCC与MH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灰阶超声造影在脾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8例可疑脾占位性病变行灰阶超声造影,分析造影灌注特征.结果 28例中,2例脾囊肿及3例脾梗死病灶为无增强.1例为脾形态变异,脾内造影剂无异常充填.11例血管瘤共计16个病灶中,12个呈周边环状增强并向心性充填,3个呈不均匀整体低增强,1个呈均匀整体低增强.7例淋巴瘤4例呈高增强,周边低增强,3例呈整体高增强.4例转移性肿瘤,3例呈低增强,周边环状高增强,1例呈不均匀整体低增强.结论 灰阶超声造影对脾占位性病变的血流灌注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脾占位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