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3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8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0篇
临床医学   311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85篇
外科学   640篇
综合类   579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0篇
  3篇
中国医学   30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对59 例(62膝)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在关节镜下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手术,男24 例,女35 例;年龄26~65 岁,平均47.6 岁.全部患者术后积极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髌骨倾斜角、外侧髌股角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术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具有创伤小、精确彻底、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膝前区疼痛伴髌骨外侧倾斜且软骨退变轻的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RDP)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髌股韧带(MPFL)与髌外侧支持带分层松解术治疗RDP 37例。结果 37例均获5~38个月随访,无复发患者,倾斜试验及恐惧试验阴性,膝部疼痛消失或缓解,活动功能改善;术后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手术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半腱肌腱重建MPFL与髌外侧支持带分层松解术治疗RDP简便有效,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髌前直纵切口可分离式聚髌器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髌骨骨折在髌前直纵形切口下采用可分离式聚髌器内固定治疗。结果 26例获平均随访10个月,术后10~16周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疗效采用改良Bostman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髌前直纵切口可分离式聚髌器适合治疗各种类型髌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下髌周支持带平衡术治疗髌股关节对合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9月~2011年9月,对53例(62膝)髌股关节对合异常患者,依据其对合不良的严重程度,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及关节镜下髌周支持带平衡术进行治疗。结果外侧支持带松解组术前、术后Kujala关节评分分别为(59.49±2.52)、(75.15±3.40)分,髌周支持带平衡组分别为(60.35±3.17)、(88.62±3.74)分,2组术后髌股关节功能均得到改善,其Kujala髌股关节评分术前、术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及髌周支持带平衡术均能有效去除髌股关节对合异常所致的应力失衡,防止髌股软骨面进一步磨损,减轻疼痛症状,改善髌骨活动度及关节伸屈功能。但关节镜下髌周支持带平衡术是治疗髌股关节对合异常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膝部骨折,骨折类型多样,固定方法较多,自2010年3月~2012年6月笔者采用组合式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19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1~62岁,平均35.8岁。骨折类型:横形11例,粉碎性8例;闭合性骨折  相似文献   
86.
87.
88.
目的分析探讨高频超声对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患者(设为研究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其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血流状况,并予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半月板在基线外侧较为突出且可见点状或条状强回声区,内侧副韧带变形,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滑膜厚度为(6.25±2.20) mm,髌上囊积液深度为(7.35±1.45) mm,滑膜血流为0级者23例、Ⅰ级者12例、Ⅱ级者12例、Ⅲ级者3例;对照组研究对象膝关节半月板回声强度中等且均匀,边缘清晰,滑膜厚度为(1. 10±0.46) mm,髌上囊积液深度为(2. 12±0.43) mm,滑膜血流为0级者38例、Ⅰ级者12例。两组研究对象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血流状况对比,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对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及滑膜血流均较敏感,在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诊断中特异性较高,且操作简便,可作为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首选诊断方法予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短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因前内侧骨关节炎行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5例患者资料,依据术中探查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情况分为无退变单髁组(无退变组)、内侧退变单髁组(内侧退变组)、内外退变单髁组(内外退变组)和内外退变全膝组(全膝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4组患者术前术后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记录终末随访时有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6±10)个月。4组患者术后OKS评分、HSS评分、WOMAC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F=18.555,P<0.001;F=5.867,P=0.001;F=22.671,P<0.001);术前术后OKS、HSS、WOMAC评分差值,无退变组与内侧退变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无退变组、内侧退变组相比,功能改善程度稍差(均为P<0.05),内外退变组与全膝组之间OKS、HSS、WOMAC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病例于末次随访时无假体松动、脱位、力线改变。 结论内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对内侧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疗效影响不大,但面对外侧髌股关节软骨退变时则需慎重,此时选择单髁或是全膝,需个性化考虑。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分析髌上入路META-NAIL锁定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12-02—2014-07采用髌上入路META-NAIL锁定型髓内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18例,术后2 d开始训练膝、踝关节功能及股直肌肌力,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5~80 min,平均70 min。18例均获得随访6~22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4周,平均18周,患肢完全负重8~16周,平均12周。术后6个月疗效按照Johner-Wruhs标准疗效评定:优10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髌上入路META-NAIL锁定型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是一种手术切口小、置钉精确的微创手术,可以使近端骨折和多段粉碎性骨折在术中容易复位,操作也更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