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1篇
  免费   481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1篇
临床医学   962篇
内科学   20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235篇
综合类   2272篇
预防医学   33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73篇
  11篇
中国医学   278篇
肿瘤学   91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1.
目的:观察BT-BAK细胞与BCG膀胱腔内灌注治疗对患者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由手术切除的膀胱瘤标本制备膀胱肿瘤可溶性抗原,以BCG为佐剂,从PBMNC中诱导出抗膀胱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BT-BAK细胞,临床选择72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分别进行BT-BAK和BCG的膀胱腔内灌注治疗。于不同阶段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血中IL-2、TNF-α及IFN-γ的含量;观察治疗后患者PBMNC对T24膀胱肿瘤细胞株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BT-BAK组患者血清中IL-2、TNF-α及IFN-γ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患者PBMNC对T24膀胱肿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显著增强(P<0.01)。BT-BAK组上述指标均高于BCG组(P<0.05)。平均随访18.16个月,两组的复发率分别为2.7%和11.11%。结论:BT-BAK细胞及其培养上清进行膀胱腔内灌注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膀胱癌术后患者的全身免疫水平,降低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2.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而且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经导管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已成为治疗膀胱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 1995年 10月~1999年 10月 ,我们对 87例膀胱癌病人进行了大剂量化疗药物髂内动脉灌注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膀胱癌病人 87例 ,男 72例 ,女 15例 ;年龄 31~ 78岁 ,平均 6 3 .4岁。均经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 ,其中移行细胞癌 74例 ,腺癌 8例 ,混合癌 5例。根据TNM分期[1] ,TIS期12例 ,Ta期 8例 ,T1期 2 7例 ,T2 期 18例 ,T3 期 17例 ,T4…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32例中晚期膀胱癌先行介入治疗,再手术切除。结果32例膀胱癌完全缓解(CR)率为71.9%。结论介入治疗中晚期膀胱的手术提供了良好基础,对一部分原本行扩大切除术甚至全切的患实行单纯部分切除术,从而保留了膀胱生理功能,有助于提高患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上清液瘤内及瘤周注射介导体内基因导入。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上清液裸鼠皮下移植内及瘤周注射法导入多药耐药基因(mdrl),腹腔注射化疗药物观察肿瘤模型的耐药性,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肿瘤内mdrl mRNA的表达量。结果:携带mdrl基因的逆转录病毒上清液注射后肿瘤表现出多药耐药性,高滴度病毒上清液可达到60%细胞表达P-GP;RT-PCR表明,基因转移后肿瘤组织内mdrl 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逆转录病毒上清液瘤内及瘤周注射,可发生部分肿瘤细胞的基因转移,高滴度的病毒上清液具有较高的基因转移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造瘘口切口辅助技术(通过造瘘口切口取标本,行肠吻合及输尿管吻合)在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回肠通道术中的安全性、实用性。方法:将60例需行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回肠通道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造瘘口切口辅助技术组(试验组)及传统下腹正中切口辅助技术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尿流改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尿流改道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105.0±18.9) min vs.(117.0±17.7) min,P<0.05];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4.03±1.50 vs. 5.40±1.69,P<0.05);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8.27±1.86) d vs.(9.70±1.87) d,P<0.05];术中出血量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260±155) mL,对照组:(271±154) mL,P=0.784]。试验组并发症发生4例,其中2例为肠梗阻,1例造瘘口旁疝,1例尿路感染;对照组并发症发生6例,其中肠梗阻3例,切口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组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造瘘口切口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96.
在人类多种类型的肿瘤中频繁出现染色体 9p2 1- 2 2区域改变[1] ,这提示该区的改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p15、p16基因位于该区 ,为阐明其在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作用 ,作者对其在膀胱TCC中的缺失改变进行了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 标本来源 :38例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膀胱TCC和9例正常膀胱粘膜标本由近两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手术获取。 - 70℃冰箱速冻保存 ,以供提取DNA。2 DNA提取及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建立 :组织DNA提取依常规方法进行。正常膀胱粘膜DNA作对照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相似文献   
97.
病历摘要患者男 ,5 1岁 ,中医师 ,因夜尿增多 1年 ,尿常规检查异常 1个月 ,于 2 0 0 0年 1月 2 1日入我院。患者于 1999年 1月开始感觉乏力 ,食欲减退 ,夜尿增多 ,未作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自服中药调理。同年 6月上述症状加重 ,在北京市某医院检查 ,血肌酐 (SCr) 115 μmol/L(正常值 5 3~ 10 6 μmol/L) ,尿常规阴性 ;同年 9月去该院复查 ,SCr 133μmol/L ,未验尿 ,一直续服中药。同年 12月“感冒”后乏力、食欲不振加重 ,再于该医院复查 ,SCr升至 15 9μmol/L ,尿常规检查异常 (蛋白 ,糖 ,红细胞 ,…  相似文献   
98.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1,24(1):12-13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HPV、CMV感染和p53突变的情况及可能的相关性.方法用PCR并结合PCR-SSCP方法对75例膀胱癌组织中HPV、CMV感染及p53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HPV感染的阳性率为52%(39/75).CMV感染阳性率为44%(33/75).p53突变率为45.3%(34/75).结论 HPV感染与p53基因突变有关,HPV与CMV有协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99.
Inconclusion,SNPsignificantlyinhibitedcytotoxi-cityofLAKcellsagainstEJcellsindosedependentmanner.OverproductionofNOinducedbyIL-2couldinhibitNOsynthesisinLAKcellsorPBMC.Thisstudyinvestigatestheroleofnitricoxide(NO)inactivationorcytotoxicityof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LAK)cellsfrompatientswithbladdercancer.BladdercancercelllinesEJwereculturedastargetcellsandthecytotoxicityofLAKcellswasdeterminedby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  相似文献   
100.
小剂量卡介苗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小剂量卡介苗(BCG)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永不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应用小剂量BCG(60mg)膀胱内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2年随访,无肿瘤复发33例(82.5%),复发7例,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10例膀胱灌药后出现短时间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小剂量BCG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