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85篇
  免费   3385篇
  国内免费   1911篇
耳鼻咽喉   752篇
儿科学   989篇
妇产科学   339篇
基础医学   2618篇
口腔科学   176篇
临床医学   10663篇
内科学   3814篇
皮肤病学   566篇
神经病学   4511篇
特种医学   12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2篇
外科学   3967篇
综合类   16214篇
预防医学   7588篇
眼科学   224篇
药学   7154篇
  86篇
中国医学   7560篇
肿瘤学   260篇
  2024年   632篇
  2023年   2098篇
  2022年   1802篇
  2021年   2129篇
  2020年   2039篇
  2019年   1809篇
  2018年   797篇
  2017年   1341篇
  2016年   1659篇
  2015年   1828篇
  2014年   3177篇
  2013年   2972篇
  2012年   3819篇
  2011年   4041篇
  2010年   3940篇
  2009年   3910篇
  2008年   4604篇
  2007年   4176篇
  2006年   4077篇
  2005年   4061篇
  2004年   3098篇
  2003年   2380篇
  2002年   1699篇
  2001年   1407篇
  2000年   974篇
  1999年   770篇
  1998年   602篇
  1997年   528篇
  1996年   482篇
  1995年   378篇
  1994年   376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36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991.
嗜酒人群的心理状况测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测查了100例一般嗜酒者的人格特征、述情障碍以及精神症状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嗜酒者个性外倾较多,述情障碍以认识和区分情感与躯体感受能力不良明显多于对照;在SCL-90上所有统计指标均明显高于常模,同时随饮酒年限增长而上升,且饮酒年限≤5年与>5年之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92.
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抑郁症状的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了解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的特征,明确氟西汀对抑郁及焦虑症状的作用特点。方法:选取62例符合ICD-10中持续的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评定HAMD,HAMA。疗效评定以减分率及有效率为评定指标。结果:氟西汀治疗第六周末,有效率为79.03%,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的HAMD各项目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氟西汀治疗六周后,HAMD三个因子减分率分别为:迟滞(75.8%),焦虑/躯体性(焦虑(69.4%),体重(45.2%);HAMA二个因子减分率分别为:精神性焦虑(70.97%),躯体性焦虑(72.58%)。结论:氟西汀对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症状均有缓解作用。氟西汀对躯体疼痛障碍患者的动力缺乏亦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93.
武汉市4~1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分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市4~16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武汉市2188名4~16岁儿童进行注意及多动问题量表评分,该量表按照DSM-Ⅳ的ADHD诊断标准编写,并以DSM-Ⅳ标准对可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诊断性访谈,将ADHD患者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量表还包括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用)和Conners教师量表。结果:(1)ADHD患病率13.58%,其中ADHD-C型2.63%,ADHD-I型8.27%,ADHD-HI型2.68%;男童患病率18.58%,女童患病率8.78%,男女患病率之比为2.12:1。(2)不同年龄段ADHD的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4~5岁组15.88%,6~11岁组15.85%,12~16岁组9.98%。随着年龄的增加,ADHD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ADHD-HI组患病率下降得更明显,但ADHD-I型却呈坡型上升,特别是6~11岁男性组发病比例高达12.19%:(3)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差异。(4)无论何种年龄段和性别,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评分都高于正常儿童,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因子也增加。结论:在DSM-Ⅳ定义的三个表型中ADHD-I型患病率高,尤其是6~11岁男性组患病率最高,年龄和性别对表型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复胰糖瘀消胶囊主要成分丹参、川芎、黄芪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筋活络功能,能明显改善微循环,并通过保护体内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防止心、肝、肾等缺血及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微循环障碍既是血瘀症的本质,又是许多疾病发生的中间环节.研究血瘀发生发展过程中微循环障碍,有助于全面认识血瘀症的机制.本实验研究复胰糖瘀消胶囊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复胰糖瘀消胶囊给药组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血管管径明显增加,血液流速亦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99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t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早期发生的认知、行为发展性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学龄期儿童患病率为4-12%.男女比例为3~9:1,其中50%~80%可持续至青年,30%-50%持续到成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将其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一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三种亚型。ADHD是由遗传学、生物学、环境和家庭压力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本文根据ADHD的遗传学研究及认知理论模型,综述其可能的认知内表型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包裹的卵清蛋白(OVA)纳米癌苗(POM)对哮喘小鼠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 包裹不同剂量(低、中、高)的OVA纳米粒子和对照(OVA、空白纳米粒子、PBS)通过皮下注射给予小鼠,再用OVA进行致敏和激发,通过肺组织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测定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观察小鼠呼吸道炎症和免疫学改变.结果 肺部组织学和BALF中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组相比,OVA治疗组、中剂量和高剂量OVA纳米组的肺部嗜酸性浸润显著减轻,BALF中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显著减少.卸胞因子测定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OVA纳米组的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显著升高,Ⅱ,4水平显著降低.OVA治疗组中IL-4水平显著下降,而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OVA纳米疫苗可预防哮喘嗜酸性气道炎症,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调节了过敏性哮喘的Th1/Th2失平衡反应.  相似文献   
997.
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表现。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 3组 :(I)孤独症组 (AD ;2 2例 ) ;(II)单纯智力低下组 (MR ,2 0例 ) ;(III)正常对照组 (NG ,30例 )。智商测验采用 0 - 4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韦氏智力量表 ;研究对象给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结果 :(1 )ADBAEP之III、V波潜伏期及I-III,I-V波峰间期 (IPL)较NG延长 (P <0 0 0 1 )。(2 )ADBAEP之III波潜伏期及I-III波IPL较MR组延长 (P <0 0 0 5)。 (3) :MRV波潜伏期及III-V、I-V波IPL较NG延长 (P <0 0 0 1 )。结论 :(1 )孤独症患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 ,尤其是脑干传导时间 (BTT)的延长 ,提示脑干机能障碍导致信息向大脑传递通路的损害可能是造成孤独症患儿在认知、社会及语言能力等方面异常发育的原因之一。 (2 )孤独症患儿BAEP异常原因可能与孤独症本病特性有关而非伴随智力低下所致。  相似文献   
998.
睡眠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最常见的共患障碍之一,不仅与ASD儿童核心症状存在显著相关,还会影响患儿的功能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康复效果,给父母造成巨大养育压力和经济负担。国际上已将睡眠障碍,特别是失眠纳入到ASD的综合诊治之中,但国内相关工作开展滞后,儿科专业人员对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治能力有待提升。 因此,本研究将介绍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评估和干预方法,为临床和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应用网络分析的方法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攻击性以及父母攻击性的相互影响。方法 2019年1—12月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108人为ADHD组,正常儿童110人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及其父母均完成攻击问卷。通过构建网络的方法对ADHD及对照组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其父母的攻击性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ADHD组儿童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易怒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2.94、5.92,P<0.001)。ADHD父母的攻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分量表显示ADHD组父母易怒(t=3.83、3.70)、父母敌意(t=2.69、3.0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父母的攻击性和ADHD儿童的攻击性有显著相关(P<0.01);网络分析显示ADHD儿童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存在不同的攻击性网络结构,其网络全局强度高于对照组(Z=2.06,P<0.05)。结论 ADHD儿童和其父母较正常儿童均具有较高水平的攻击行为,父母的攻击性和ADHD儿童的攻击性之间相互影响,ADHD儿童攻击性受到父母的影响显著大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00.
周平  陈立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30(11):1208-1211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不同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近年来,ASD儿童的发育倒退(DR)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认为可能是ASD的一种特殊亚型。目前关于ASD儿童DR的影响因素尚不清楚,综合文献分析主要是由遗传、环境及其交互作用共同引起。本文拟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对目前报道的ASD儿童DR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为该部分ASD患儿的临床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