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7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 寻找暖箱中早产儿方便、准确、安全、省时的测温方法.方法 通过100例出生后3~28 d的暖箱中早产儿进行腋下、背温、臀部温度的自身对照.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处理,臀温与腋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臀温与背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臀部皮肤温度可用于暖箱中早产儿常规测量,并且体温表易于固定,不易滑出,增加测量的成功率,而且方便、准确、安全、省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4~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情况,探讨行为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于2003—09/12在武汉市随机抽取2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选取其中幼儿园中班、大班,小学1-6年级,初中1-3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共12个年级,按年级名册各随机选取男50名,女50名,共2400名。均为年龄4-16岁儿童,监护人同意参加。调查工具为行为问题调查量表。该量表包括:①一般项目:有性别、年龄、儿童生活主要照顾者、父母职业等。②环境量表:有亲子关系、父母经济状况、家庭大小、父母心理知识认知、教育认知、环境、父母对自己与孩子相处是否需要建议等项目(对各项目进行同趋势化处理,转换为低优即分越低越好,按1~5分共5个等级进行评分,并采用合计方式计算各纬度的得分,按人数计算各维度的平均分)。③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做父母调查(113条行为问题,每条有0,1或2分称为粗分,113条粗分加起来称总粗分,再归纳为8~9个因子,计量其因子分),将该量表因子分与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父母用)诊断标准对照,判断该儿童是否具有该项行为异常。由各班主任将调查表分发给所选调查对象的家长,并负责向家长讲解调查表内容和填写方法,在发表1周后负责回收表格。结果:纳入儿童2400名,发放调查表2400份,回收调查表2205份,其中内容完整的2199份。由于年龄不符合的有71名,对2128名符合年龄条件和填写完整符合要求的调查表进入结果分析。①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x^2CMH=1722.6350,P〈0.01)。不同年龄段儿童行为异常发生率相似(P〉0.05)。②12~16岁行为异常儿童中非父母照顾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行为正常儿童(17.07%,3.64%,x^2CMH=15.7005,P〈0.01)。③4~5岁行为异常男童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家周围噪音污染和亲子关系评分和正常儿童相近(P〉0.05);6~16岁行为异常儿童上述3项指标平分普遍高于正常儿童(t=-2.06--6.77,P〈0.05~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④4~5岁行为异常女童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和亲子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t=-2.26,-2.10,P〈0.05)。结论:①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②12~16岁行为异常儿童中非父母照顾者多于由父母照顾的正常儿童。③行为问题发生率可能与儿童的生活照顾者、亲子关系、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及家周围的噪音有关。④4~5岁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与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家周围噪音污染和亲子关系无关,但与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21例,C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B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A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3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TEG)检测二磷酸腺苷(ADP)及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ADP、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A途径诱导下血小板抑制率中 A组和B组显著高于C组(P<0.05),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中A组、C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从两个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且出血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提高早产儿家长对早期干预的依从性.方法 采用两种出院指导方式,比较两组家长对早期干预计划的实施情况.结果 采用示教式进行出院指导的早产儿家长在依从性上明显提高. 结论 采用示教式进行出院指导的方式有利于早期干预计划的实施,从而保证早期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流行病学情况,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2003-09/12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在武汉市随机抽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幼儿园为中班、大班,小学1~6年级,初中1~3年级,高中一年级共12个年级,按年级名册各随机选取男50人,女50人,共2400人为调查对象,年龄4~16岁.调查对象监护人均同意参加此调查.采用注意力和行为问题调查量表评分,该量表按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工作手册第四版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编写,并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工作手册第四版标准将其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量表还包括环境量表(包括亲子关系、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父母对影响学习的决定因素的看法等人文环境)对可疑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诊断性访谈.将任教班主任分校集中讲解调查表意义、内容及填写方法.由各班主任将调查表分发给所选调查对象的家长,并负责向家长讲解调查表内容和填写方法,在发表1周后负责回收表格.结果共回收调查表2 205份,内容完整的2 199份,年龄不符合的有71人,故对2 128份符合年龄条件和填写规范的调查表进行了统计学分析.①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13.58%,混合型2.63%,注意缺陷为主型8.27%,多动-冲动为主型2.68%;男童患病率18.57%,女童患病率8.78%,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241.②各年龄组各型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4~5岁儿童的发病率为15.88%,6~11岁儿童的发病率为15.85%,12~16岁儿童为9.98%.随着年龄的增加,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多动-冲动为主型患病率下降得更明显,但6~1岁注意缺陷为主型患病率高于4~5岁和12~16岁.③由父母一起照顾者,混合型患病率最低(42.86%),多动-冲动为主型患病率最高(53.85%);而单独由母亲照顾者,多动-冲动为主型患病率最低(28.85%),混合型患病率最高(42.86%);单独由父亲照者,混合型患病率最低(0),注意缺陷为主型患病率最高(5.78%);由非父母的其他人来照顾的儿童,注意缺陷为主型患病率最低(7.51%),多动-冲动为主型患病率最高(15.38%).④未明确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亲子关系评分和父母精神心理认知评分明显低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评分明确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5.98±2.42,9.43±2.42;7.01±1.50,10.15±2.92,t=-10.77,-4.00,P<0.01);父母对学校和校外辅导班是否为影响未明确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明确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学习成绩决定因素看法有明显差异(t=2.59,2.31,P<0.01,0.05).结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3个表型中注意缺陷为主型患病率高,尤其是6~11岁男性组患病率最高,年龄和性别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各表型患病率有影响;儿童的生活照顾者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各表型患病率也有影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病可能与亲子关系、父母的精神心理认知有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疼痛,特别是慢性疼痛与抑郁症常常同时存在,而抗抑郁剂缓解疼痛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澄清。把慢性疼痛作为抑郁症的症状谱之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本文试从疼痛与抑郁之间解剖结构的关联性、神经递质改变的相似性、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面的特点对两者的关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沙地村氟斑牙流行现状以及当地居民对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的认知和防控情况。方法在沙地村随机选取调查对象;检查氟斑牙并通过问卷收集对地氟病的认知和防控信息。结果共调查298人,氟斑牙率为34.56%,地区氟斑牙指数为0.75,且年龄越大的人群患氟斑牙越严重(P<0.05)。56.38%的居民不知晓地氟病,52.01%的居民认为地氟病不能预防,且了解地氟病或认为能预防的人群氟斑牙率均更低(P<0.05)。结论沙地村居民对地氟病认知不足,该地区应进行持续性地氟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活动,缓解氟斑牙,防止地氟病的发生与发展,达到预防效果,减轻居民及国家的卫生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