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脑震荡症状研究的理论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  陈楚侨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4):150-152
目的:脑震荡症状是脑损伤后常出现的症状,但别的人群也经常出现相似的症状,对脑震荡症状的原因及不同人群的症状进行总结。以期更深入了解脑震荡症状。 资料来源:中文文章在中国期刊网搜索,检索年限:1994/2005,检索词:“脑损伤”,“脑震荡症状”,英文文章在Sciencedirect和MedLine数据库搜索,检索年限:1993/2005,检索词:“postconcussion symptom”.“concussion”,“traumatic brain injury”.“head injury”。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研究文献查找全文。纳入标准:研究的是脑震荡症状的情况,不论对象是脑损伤患者,非脑损伤患者,还是正常人。排除标准:(1)综述。(2)没有脑震荡症状相关的数据。 资料提炼:按照上述标准纳入文章30篇。 资料综合:在脑损伤患者中。引起脑震荡症状的原因比较多,一般是由生理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以及持续的;脑震荡症状在脑损伤患者,非脑损伤患者及正常人中都有较高的比率,在各个组内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可能原因有被试的选择标准不一致,问卷的选择不一致以及其他的混淆因素;说明在诊断脑损伤患者时,需要考虑到正常人的情况,要拿正常人的数据进行对比,所以弄清其在正常人中的基线是很重要的。 结论:脑震荡症状不仅仅存在于脑损伤患者中,要了解脑震荡症状在诊断和鉴别中的作用,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分裂型人格个体的时间加工行为特征.方法:选取59名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患者,62名通过分裂型人格问卷(SPQ)筛查的分裂型人格个体以及60名健康对照人群.通过时间辨别任务、时间产生任务、时间复制任务对3组被试的时间加工能力进行测查.结果:时间产生任务中,分裂型人格组的准确性得分大于健康对照组[(1.03±0.07) vs.(0.99±0.09),P<0.05],精神分裂症组的变异系数大于健康对照组和分裂型人格组[(0.26±0.10) vs.(0.20±0.05),(0.20±0.05);均P<0.01];时间复制任务中,精神分裂症组的变异系数大于健康对照组和分裂型人格组[(0.21±0.11) vs.(0.15±0.07),(0.17±0.12);均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分裂型人格个体都存在时间加工表现上的缺损,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缺损可能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t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早期发生的认知、行为发展性的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学龄期儿童患病率为4-12%.男女比例为3~9:1,其中50%~80%可持续至青年,30%-50%持续到成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将其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一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三种亚型。ADHD是由遗传学、生物学、环境和家庭压力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本文根据ADHD的遗传学研究及认知理论模型,综述其可能的认知内表型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持续注意及反应抑制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运用持续注意反应任务(SART)对100名ADHD儿童及对照组儿童进行测试,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对持续注意及反应抑制能力进行统计。 【结果】 总的来说,两组儿童在持续注意及反应抑制功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DHD组儿童在SART中的漏按错误数(P=0.004)、误按数(P<0.001)上明显地多于对照组儿童,所需反应时(P<0.001)也更长,反应时变异(P=0.001)也更大。控制FIQ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ADHD儿童存在持续注意及反应抑制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5.
应对灵活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研究中,常会有以下几个关键的问题:什么应对方式有效?应对过程是怎样的?什么应对方式对身心健康有利?什么应对方式对身心健康有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包含两个不同因素:首先是应对情境的复杂性,即每个人所处环境不尽相同,应激也不一样,同一种应对在一种情境中有效,在另一种情境中也许就无效;另外个体对情境的认知和对自身的评价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6.
近来,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知觉的研究越来越多。对此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Kraepelin(1856—1926)和Bleuler(1857—1939),他们认为情感障碍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个显著特征。Heinrichs认为目前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上,“装在玻璃杯里的证据。一半是满的,一半是空的。也就是说,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症状(幻觉、错觉等)的描述中,并没有覆盖整个认知缺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动机水平的延迟厌恶功能特征。 【方法】 运用两种选择延迟任务对100名ADHD儿童及对照组儿童分别进行延迟厌恶测试,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 【结果】 总体发现,两组儿童在延迟厌恶功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DHD组儿童在选择延迟任务1中选择等待30 s后得到“2分”的圆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儿童,而选择等待2 s后等到“1分”的圆的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儿童(P=0.013),其反应时也明显长于后者(P=0.027),控制FIQ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ADHD儿童倾向于选择等待时间短而得分低的任务;在选择延迟任务2中两组儿童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ADHD儿童存在明显的延迟厌恶;延迟厌恶可能是ADHD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抑制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是否存在抑制功能缺陷。【方法】运用反应/不反应任务、停止信号任务、Stroop色-字任务对100名ADHD儿童和对照组儿童进行抑制功能测试,运用多变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两组儿童在反应抑制功能上差异有显著性,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DHD组儿童在反应/不反应任务的反应时变异、停止信号任务的停止信号反应时及正确反应的反应时变异、Stroop色-字测试的干扰分(反应时及错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控制FIQ后方差多变量分析及协方差分析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HD儿童在反应抑制功能领域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神经软体征的行为学特征。方法:以68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门诊或住院抑郁症患者及68名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剑桥神经科检查(CNI)软体征测试分量表,从运动协调、感觉整合、抑制功能三方面对两组对象进行神经软体征的行为学测查。并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本调查中所有患者均处于抑郁缓解期,且均正在接受抗抑郁药物的治疗。结果:抑郁症组的HAMD平均得分为(18.2±7.8)。抑郁症组与对照组的神经软体征测试总分[(3.2±2.8)vs.(3.5±2.6)]、运动协调分[(0.9±1.3)vs.(1.2±1.6)]、感觉整合分[(1.5±1.5)vs.(1.3±1.0)]、抑制功能分[(0.8±0.9)vs.(0.9±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处于抑郁缓解期并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的神经软体征整体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反应抑制能否作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认知内表现型.方法 运用反应/不反应任务、停止信号任务、Stroop色-字任务对100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对照组儿童进行抑制功能测试,并收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家族史.根据其家族史的有、无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分为家族史阳性组和家族史阴性组,运用多变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3组儿童在反应抑制功能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12,350)=7.916,P<0.001,η2=0.213],控制FIQ后仍有统计学意义[F(12,348)=6.658,P<0.001,η2=0.187].Bonferroni多重比较显示,在Stroop色-字测试反应时干扰及错误数干扰上,家族史阳性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明显差于家族史阴性组,而后者又明显差于对照组儿童;在反应/不反应任务漏按键数、正确反应的反应时变异及停止信号任务的停止信号反应时上,两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明显差于对照组儿童,虽然两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家族史阴性组表现介于家族史阳性组与对照组之间.结论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存在反应抑制功能缺陷;反应抑制可能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认知内表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