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45篇
  免费   5125篇
  国内免费   762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05篇
基础医学   547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6098篇
内科学   1629篇
皮肤病学   416篇
神经病学   116篇
特种医学   4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360篇
综合类   25328篇
预防医学   6063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7002篇
  143篇
中国医学   64617篇
肿瘤学   285篇
  2024年   993篇
  2023年   2993篇
  2022年   2288篇
  2021年   3196篇
  2020年   2886篇
  2019年   2602篇
  2018年   1041篇
  2017年   2353篇
  2016年   2712篇
  2015年   3169篇
  2014年   7212篇
  2013年   5863篇
  2012年   7819篇
  2011年   8103篇
  2010年   7536篇
  2009年   6103篇
  2008年   6601篇
  2007年   4872篇
  2006年   4410篇
  2005年   4146篇
  2004年   4644篇
  2003年   4134篇
  2002年   2682篇
  2001年   2479篇
  2000年   1663篇
  1999年   1394篇
  1998年   1244篇
  1997年   1287篇
  1996年   1235篇
  1995年   1112篇
  1994年   880篇
  1993年   632篇
  1992年   607篇
  1991年   649篇
  1990年   1099篇
  1989年   782篇
  1988年   354篇
  1987年   195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85篇
  1983年   72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2篇
  1958年   56篇
  1957年   22篇
  1956年   27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52.
53.
54.
55.
<正>颈部淋巴结炎是外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影响健康~([1])。魏开建老师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运用中药内服治疗急慢性颈部淋巴结炎,颇有疗效。笔者跟诊以来,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颈部淋巴结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颈部淋巴结炎根据起病缓急及病程长短,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大类,共同临床表现为颈部淋巴结增大。急性颈部淋巴结炎主要病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5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常见功能性疾病,近年来以高发病率、低治愈率而广受关注,中医以辨证论治、内外结合常取得显著的疗效,现笔者将近10年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献整理并加以分析,就中医治疗FD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行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8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1个月时其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抑郁程度,保证康复治疗的顺利实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中医名家对原发性痛经中医药诊疗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提出了寒湿凝滞是主要外因,肝肾心脾失调是主要内因,气滞血瘀是病机核心;分清虚、实、寒、热等属性,详辨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等;同时基于治未病理论、体质学说、阴阳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在痛经的病机、预防及治疗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诊疗理论,如体质发病论、治未病论、阴阳转化调周论、调心止痛论、温通化气论、多元治疗论,对辨治原发性痛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及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常见中医证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300例新诊断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合并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单纯T2DM组。记录2组一般资料,依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对所有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记录2组腰围、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肝功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血脂指标(TG、TC、HDL-C、LDL-C)及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各中医证型与客观化指标的关系。结果合并NAFLD组124例,单纯T2DM组176例,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NAFLD组的痰湿郁阻证占比明显高于T2DM组(P<0.05),其余分型占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NAFLD组的腰围、BMI、TG、TC、FC-P、HOMA-IR均显著高于T2DM组(P均<0.05),其余指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BMI、TG、HOMA-IR。结论痰湿郁阻证是T2DM合并NAFLD患者的最常见证型,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是T2DM合并NAFLD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我国东部地区结节性痒疹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方法,选取120例结节性痒疹患者作为病例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结节性痒疹患者年龄(41.58±16.27)岁,性别男女比例约1∶1.2,体质类型分布前四位的是湿热质23例、血瘀质20例、气郁质19例、特禀质13例;健康体检者体质类型分布前四位的是平和质33例、气虚质19例、阳虚质14例、痰湿质13例;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偏颇体质明显增多(P<0.01),2组体质构成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较对照组转化分增加(P<0.05)。结论结节性痒疹的发病与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偏颇体质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