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9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85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751篇
预防医学   188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369篇
  6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根据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调整碘剂量(17.1 g I/m2BSA)、固定注射时间(25 s),比较双能量CT(dual energy CT,DECT)增强扫描中两种不同碘浓度对比剂之间血管和肝实质的强化。方法:300例患者被前瞻性随机分为4组,A组及C组注射300 mg/m L对比剂,B组及D组注射370 mg/m L对比剂,碘剂量根据BSA调整,对比剂注射时间固定为25 s。分别于肝动脉晚期(A、B组)或门静脉期(C、D组)采用双能量扫描,在80 k Vp、140 k Vp及彩色编码碘覆盖图中,比较高、低碘浓度对比剂间腹主动脉、门静脉及肝实质强化程度。组间强化程度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在80 k Vp、140 k Vp或彩色编码碘覆盖图中,注射高碘浓度对比剂时,动脉期主动脉平均强化程度较高,但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种碘浓度对比剂间门静脉期门静脉及各扫描期内肝实质强化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增强DECT成像中,根据BSA调整碘剂量,固定注射时间,注射300 mg I/m L或370 mg I/m L对比剂,可获得相等的血管及肝实质的强化。  相似文献   
82.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临床广泛性以及病理多形性,可在多个部位发生内异症,比如卵巢,盆腔,腹膜,做宫颈突然,管,阴道等部位.由于内异症的临床病理具有多种形态,因此没有统一的临床病理类型,但是根据它们组织发生部位,治疗手段以及临床病理的不同表现,可以分为腹膜内异症,直肠阴道内异症,卵巢内异症,在本文中我们针对这三种内异症进行叙述,并对其治疗意义展开论述,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及改良全盆底重建术用于治疗中盆腔缺陷为主的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中盆腔脏器脱垂达到POP-Q分期Ⅱ~Ⅲ期的患者16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全盆底重建组81例和腹腔镜下骶骨固定术组88例。按照规范化标准为患者实施手术,手术中对合并盆底功能障碍进行对应处理。围手术期记录患者相应情况,检测手术主客观满意度。所有患者纳入随访,填写盆底功能障碍及性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结果骶骨固定术组平均年龄比较[(43.78±7.63)岁vs.(53.01±10.50)岁],两组绝经概率比较(33.0%vs.60.5%),术前压力性尿失禁(SUI)概率比较(46.1%vs.65.4%)显著低于改良全盆底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改良全盆底重建组相比,骶骨固定组手术出血量[(60.32±30.27)mlvs.(98.35±40.28)ml]、尿管留置时间[(1.90±0.90)dvs.(2.50±1.10)d]及子宫切除比例(30.7%vs.60.5%)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12个月时PFIQ-7及PFQI-20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12个月时,骶骨固定组的PISQ-12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结论骶骨固定术及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POP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远期预后良好。骶骨固定术改善POP患者性生活质量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4.
探讨遂宁地区女性外阴皮肤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收集本地区196例女性外阴皮肤病理标本,经病理检查确定病变性质。196例标本中,慢性外阴营养不良95例(48.5%),尖锐湿疣58例(29.6%),软纤维瘤10例(5.1%),鳞状上皮乳头状瘤8例(4.7%),炎症性病变7例(3.6%),表皮囊肿6例(3.1%),恶性病变4例(2.0%),其他病变8例(4.1%)。本地区女性外阴皮肤疾病以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及尖锐湿疣为主,应加强对这两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力度。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究早期血液灌流(HP)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钙蛋白I(cTnI)、淀粉酶(AMS)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AOPP患者,分为研究组61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在中毒6 h后予以HP治疗,研究组在中毒6 h内予以H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血清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差异。结果 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ALT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cTnI、AMS均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患者cTnI、AMS均较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6、TGF-β1、CRP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阿托品用量、ChE恢复正常时间、昏迷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结局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早期HP治疗AOPP对降低患者ALT、cTnI、AMS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效果显著,且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对患者并发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6.
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棘球绦虫主要虫卵抗原(MEAs)蛋白的分子特性。方法 从NCBI蛋白质数据库中下载棘球绦虫MEA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采用ProtParam、NetSolP-1.0、SignalP-5.0、TMHMM 2.0、ProtComp 9.0、Structure、NetPhos 3.1、BCPREDS等在线分析程序预测理化性质、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特性、信号肽、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保守结构域、磷酸化位点及B细胞表位,并通过MEGA 6.06程序对不同物种来源的MEAs蛋白构建进化树。 结果 对11条棘球绦虫MEAs蛋白序列进行分析,序列长度为314~503 aa,等电点为5.73~7.26,分子量为35 843.76~ 54 356.24;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可溶性为0.488 0~0.563 2,可用性为0.254 5~0.283 5;均具有典型的α晶体结构域,属于HSP20超家族;均含有丝氨酸磷酸化位点、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和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均不存在信号肽序列及跨膜结构域,为非分泌、非跨膜蛋白;主要定位于胞质、胞核,在线粒体、胞外和质膜上也有分布;棘球绦虫MEAs蛋白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的数量为1~3。不同物种来源的MEAs蛋白分为两大枝,其中EmMEAp40_1、EgMEA_4、EgMEAp40_1 与微小膜壳绦虫MEAp40等聚为一枝,其余8条棘球绦虫MEAs蛋白与日本血吸虫MEAs等聚为一枝。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筛选了棘球绦虫MEAs蛋白的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为进一步研究棘球绦虫MEAs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米雪 《中国医药指南》2014,(27):306-30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全麻儿童扁桃体摘除术围手术期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接受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的118例患儿分为低年龄段组(38岁)和高年龄段组(98岁)和高年龄段组(914岁),在围手术期给予一般护理,针对不同年龄段给予相应的个性化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两组术后114岁),在围手术期给予一般护理,针对不同年龄段给予相应的个性化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两组术后13 d疼痛例数、呼吸道阻塞例数、平均住院天数、13 d疼痛例数、呼吸道阻塞例数、平均住院天数、12度及32度及34度出血例数、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结果低年龄段组和高年龄段组术后14度出血例数、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结果低年龄段组和高年龄段组术后13 d伤口疼痛、呼吸道阻塞例数和患者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平均住院天数,13 d伤口疼痛、呼吸道阻塞例数和患者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平均住院天数,12度出血发生例数和32度出血发生例数和34度出血发生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全麻儿童扁桃体摘除术围手术期的个性化护理能显著减轻高年龄段患儿术后伤口的疼痛和降低呼吸道阻塞的发生,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利于术后及时发现低年龄段患儿的呼吸道阻塞症状,避免发生窒息等严重后果。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的个性化护理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对治疗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的疗效。方法筛选从2006年1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21例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且均是本地居民,在手术前对21例患者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得分814分,平均分(10.6±1.4)分,在治疗出院后随访时再次进行评分并和术前水平对比。结果对21例患者实施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患者均完全复位,且无神经根、脊髓损伤情况,在术后10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复查X线,发现固定情况良好,无松动等情况发生,同时JOA评分1414分,平均分(10.6±1.4)分,在治疗出院后随访时再次进行评分并和术前水平对比。结果对21例患者实施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术后患者均完全复位,且无神经根、脊髓损伤情况,在术后10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复查X线,发现固定情况良好,无松动等情况发生,同时JOA评分1417分,平均得分为(15.5±1.2)分。和患者入院时的评分结果对比提升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很好的解决了齿突骨折合并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的困扰,能长期维持颅颈区稳定性,具有一定创新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fPSA与tPSA比值(f/tP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就诊的前列腺癌患者14例,前列腺良性结节性增生患者50例,PSA值均在410ng/mL,统计实验室数据,计算PSAD,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PSA值位于诊断灰区(410ng/mL,统计实验室数据,计算PSAD,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PSA值位于诊断灰区(410ng/mL)时,tPSA,fPSA,f/tPSA三项指标均不能对PCa和前列腺增生(BPH)进行鉴别,而PSAD指标可以很好鉴别PCa和BPH。结论:在血清PSA值为410ng/mL)时,tPSA,fPSA,f/tPSA三项指标均不能对PCa和前列腺增生(BPH)进行鉴别,而PSAD指标可以很好鉴别PCa和BPH。结论:在血清PSA值为410ng/mL时,PSAD检测PCa效能高于其他三项指标。  相似文献   
90.
目的 通过检测HBeAg低值血清,评价ELISA方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IrMA)的检测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至6月我院HBeAg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门诊和住院受检人群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HBeAg结果为1.00~29.99 S/CO区间内的低值血清样本81份,采用ELISA和IFMA法进行复孔检测.结果 HBsAg阳性人群的HBeAg检测结果与HBsAg呈正相关(r=0.680,P<0.01).HBeAg阳性样本占HBsAg阳性样本的32.69%,HBeAg低值样本占HBeAg阳性样本的39.35%,均主要分布于青中年人群.HBeAg阳性率随HBsAg阳性人群的年龄增高而降低(x2=386.041,P<0.01).ELISA和IFMA法检测HBeAg低值样本的阳性率分别为60.49%和45.6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69,P>0.05).两种方法在检测1.00~4.99S/CO、5.00~29.99 S/CO水平的阳性率分别为25.64%、92.86%(ELISA)和10.26%、78.57%(IFMA).相关性分析中,ELISA和IFMA法检测HBeAg低值样本的结果与CMIA方法检测结果均呈明显正相关(r=0.868和0.858,P<0.01).结论 由于方法灵敏度方面的原因,ELISA和IFMA法在检测HBeAg低值样本时存在较高比例的漏检情况,因此上述两种方法不适用于检测HBeAg低值样本以评估受检者感染HBV的疾病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