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根据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调整碘剂量(17.1 gI/m2BSA)、固定对比剂注射时间(25s),比较肝脏双能量CT(dual-energy CT,DECT)增强扫描中两种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对富血供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显示的影响.方法 300例病人被随机分为2组,A组注射300mgI/mL对比剂,B组注射370mgI/mL对比剂,碘剂量根据BSA调整,对比剂注射时间固定为25s.68例病人共83个病灶被证实为富血供HCC.在肝动脉晚期80 kVp、140 kVp或彩色碘覆盖图中,比较高、低碘浓度对比剂间肿瘤-肝脏对比噪声比(tumor-to-liver contrast-to-noise ratio,TLCNR).结果 80kVp图像中A、B两组平均TLCNR分别为(3.46±1.41)、(2.97±1.14)(P=0.08);140kVp图像中A、B两组平均TLCNR分别为(0.89±0.75)、(0.87±0.70)(P=0.92);彩色碘覆盖图中A、B两组平均TLCNR分别为(5.21±1.93)、(5.49±2.21)(P=0.53).每个系列图像中,A与B两组间平均TLCN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脏增强DECT成像中,根据BSA调整碘剂量,固定注射时间,300 mgI/mL与370 mgI/mL对比剂间富血供HCC显示的清晰度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肾脏MDCT多期增强扫描,评价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对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RCC)强化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cc RCC MDCT增强扫描资料。根据对比剂碘浓度的不同分为低碘浓度对比剂组(A组,300 mg I/ml)和高碘浓度对比剂组(B组,370 mg I/ml),测量平扫、皮髓质期(corticomedullary phase,CMP)、实质期(nephrographic phase,NP)cc RCC及邻近正常肾皮质的CT值。统计分析两组cc RCC的强化程度及cc RCC与邻近正常肾皮质CT值差值(取CT值差值的绝对值)。结果 B组cc RCC在皮髓质期和实质期强化程度高于A组。皮髓质期强化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质期强化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c RCC与邻近正常肾皮质CT值差值在皮髓质期及实质期均高于A组。皮髓质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质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MDCT多期增强扫描中,对比剂注射速率相同时,cc RCC在高碘浓度时皮髓质期强化程度较高,实质期肾脏-肿瘤对比增加,因此高碘浓度对比剂对cc RCC的显示效果优于低碘浓度对比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东芝320排CT采用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技术(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 AIDR3D)、100k Vp条件及低浓度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 I/m L)行头颈CTA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60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的头颈CTA资料,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管电压为100 k Vp,采用Sure Exposure 3D三维智能剂量控制技术,对比剂为碘克沙醇270mg I/m L,重建方法为AIDR 3D。B组管电压120 k Vp,对比剂为优维显(370mg I/m L),采用滤波反投影重建(FBP)法。对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并记录每例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对测量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组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5.3±0.9)m Gy、(10.3±1.4)m Gy及(191.0±37.6)m Gy×cm、(388.1±45.4)m Gy×cm,A组较B组低约48.5%、5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各血管CT均值及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P0.05),B组主动脉SNR、CNR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SNR及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100k Vp、低浓度对比剂及AIDR 3D重建算法进行头颈CTA扫描,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能大幅度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CT低辐射剂量条件下低浓度CT造影剂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42),观察组给予管低电压80k Vp,低管电流600m A,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 I/m L),对照组给予管电压120k Vp,管电流600m A,对比剂碘比醇(Xenetix 350 mg I/m L),比较两组血管CT值、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血管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CT值均大于300HU;观察组和对照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噪声(SD)、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观察组容积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和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分别为((7.30±0.12)m Gy、(83.21±10.52)m Gy·cm、(1.40±0.21)m Sv和(9.41±1.12)m Gy,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电压条件下应用低浓度CT造影剂碘克沙醇(270mg I/m L)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图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同时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固定扫描延迟时间的前提下,比较固定造影剂注射时间与固定造影剂注射速度两种造影剂注射方法对肝脏多排螺CT(Multi-detector spiral CT,MDCT)增强扫描强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5例行上腹部MDCT增强检查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5例,观察组40例。造影剂为碘佛醇320mg I/m L,剂量均为1.3m L/kg。其中对照组造影剂注射速度固定为3.0m L/s,观察组造影剂注射时间固定为25s,两组动脉期、肝实质期、延迟期扫描开始时间均为造影剂开始注射后30s、55s及180s。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增强前后腹主动脉、门静脉及肝脏各期的CT值,并比较上述各部位CT强化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动脉期肝脏CT强化值28.8±9.9 Hu高于对照组13.9±9.3 Hu;观察组动脉期门静脉CT强化值79.3±34.9 Hu高于对照组37.6±23.1 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实质期肝脏CT强化值51.4±7.35Hu高于对照组42.8±7.13 Hu;观察组肝实质期门静脉CT强化值111.±16.0 Hu高于对照组88.7±11.1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的CT三期强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时期两组肝脏、门静脉的CT强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造影剂注射时间配合恰当的扫描延时时间,肝脏强化效果优于传统的固定注射速率扫描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结合低管电压的"双低"模式行320排CT头颈部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60例行头颈部CT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使用120k V管电压,优维显370mg I/m L对比剂;B组30例,采用100 k V管电压,碘克沙醇270mg I/m L对比剂,余参数设置相同。测量两组患者头颈动脉的CT值、背景CT值及噪声值,计算对比噪声比;记录设备自动生成的剂量长度乘积,计算有效剂量。应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均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头颈部动脉的CT值、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低"技术结合迭代重建行320排CT头颈部动脉成像,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且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李莲 《西部医学》2016,28(4):511-514,519
目的研究对比剂剂量及注射速率相同的情况下,患者个体因素如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对上腹部增强CT门静脉期肝实质强化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7例患者,通过身高及体重的测量值计算患者的BMI数值。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同一扫描方案进行常规上腹部三期动态增强CT扫描。对比剂剂量为93ml,注射速率为4ml/s。通过PACS系统测量各患者门静脉期肝实质增强CT值及门脉-肝实质对比度。比较不同分组间门静脉期肝实质增强CT值及门脉-肝实质对比度差异。结果男女性门脉期肝实质增强CT值均值分别为(45.56±13.77)HU(<50HU占61%)和(55.15±13.93)HU,女性较男性门脉期门脉-肝实质对比度高29%。BMI<18.5、>18.5<24.0和BMI>24.0这三组的门脉期肝实质增强CT值分别为(59.27±14.39)HU、(49.18±14.05)HU和(41.58±10.85)HU,其中<50HU分别为17%、51%和77%;BMI>24的门脉-肝实质对比度较其他两组分别低39%和13%。结论在固定的对比剂剂量和注射速率的情况下,性别及BMI对肝脏门脉期肝实质增强上影响较大;提示在临床应用中,对比剂剂量的选择应考虑性别及BMI对门脉期强化程度的影响,男性及BMI较高(>24)的患者应使用更大的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低剂量技术在急性主动脉综合症(AAS)患者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医院行主动脉CTA检查的AAS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扫描方案分为A组(电压80-100k V,碘海醇300mg I/ml)71例和B组(电压120k V,碘海醇370mg I/ml)59例,两组其他扫描参数相同。记录两组患者CTA图像噪声值、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各主动脉平均CT值、有效辐射剂量(ED)和对比剂碘摄入量。结果两组患者CTA图像噪声值、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主动脉根部、髂总动脉、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平均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ED、对比剂碘摄入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CTA扫描中应用双低剂量技术,不仅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和目标血管CT值,还可减少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9.
于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9):1323-1325
目的:探讨不同对比剂流率对肝门静脉(Portal vein,PV) CT血管造影质量的影响,为优化门静脉CT血管成像技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接受肝门静脉多层螺旋CT上腹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27例、27例、26例.前臂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比醇,浓度为300 mgI/mL,A组流量为2.0 mL/s,B组3.0 mL/s,C组4.0 mL/s.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激发扫描技术进行扫描,分析比较三组的成像质量.结果:A组、B组、C组随着对比剂流量的增加,造影图像质量逐渐提高,且三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979,P<0.05).其中,C组造影质量评价得分情况明显优于A组(x2=11.334,P<0.05);而C组与B组相比,B组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C组随着对比剂流量的增加,PVCT值、肝实质CT值、PV-肝实质CT值均逐渐增加.三组的PVCT值、PV-肝实质CT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6.989,P<0.05),而肝实质CT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的PVCT值、PV-肝实质差明显高于A组(t=10.612、9.745,P<0.05);而C组与B组相比,B组与A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比剂注射流率对于患者门静脉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以4.0 mL/s的对比剂注射流率得出的CT图像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月期间怀疑冠状动脉病变而接受CCTA检查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00mg/m L,能谱低剂量扫描模式,B组使用对比剂碘浓度为370mg/m L,管电压120k V,比较两组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近段(LAD),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评价图像质量等。结果 A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和碘摄入量分别为(32.08±3.12)m Gy、(10.51±2.03)m Sv和(13.86±1.09)g,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图像噪声为(24.12±2.27)HU,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LM、LAD、RCA近段管腔的CT值分别为(480.15±52.08)HU、(460.15±60.14)HU、(455.13±60.42)HU,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LM、LAD、RCA近段管腔的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节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等级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83,P0.05。结论能谱CT成像结合低浓度对比剂行冠状动脉检查,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CT动脉期及门脉期增强扫描,以评估对比剂浓度对小肝癌(≤3cm)检出率的影响。方法:95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行多排螺旋CT肝脏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增强扫描,其中1组(48例)注射碘帕醇370mgI/ml(1.5ml/kg),另外1组(47例)注射碘帕醇300mgI/ml(1.85ml/kg),均于30秒注射完毕。扫描后图像由放射科医生阅片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2组≤3cm的肝癌病灶的诊断敏感性。结果:95例患者中共证实有259个肝癌病灶,其中101个≤3cm。对于≤3cm的病灶动脉期370mgI/ml组诊断敏感性高于300mgI/ml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门脉期2组病人的诊断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浓密度对比剂在动脉期可提高小肝癌(≤3cm)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128-CT全肝灌注成像的最优化扫描技术方案。方法  在90例行全肝CT灌注(CT porfusion,CTP)扫描的患者中,采用双因素方差的方法比较不同管电压(100 kVp vs. 120 kVp)下的图像伪影和组织噪声;采用配对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对比剂浓度(300 mgI/mL vs. 370 mgI/mL)下肝动脉、门脉及脾脏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达峰高度;采用配对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对比剂注射速度(5 mL/s vs. 8 mL/s)下肝动脉、门脉及脾脏的TDC达峰时间。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90例患者中的50例进行运动校正及滤过技术前后的图像伪影分析,并进行同一观察者采集数据的可重复性检验。结果  不同管电压下图像伪影和组织噪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不同叶段(左外叶、膈顶与左内叶、右前叶、右后叶、尾叶)伪影和噪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比剂浓度为300 mgI/mL和370 mgI/mL时,肝动脉达峰高度分别为(391.33±33.57) Hu和(288.67±32.26)Hu,门脉达峰高度分别为(124.13±17.66)Hu和(78.67±21.91)Hu,脾脏达峰高度分别为(111.33±17.16) Hu和(59.2±17.78)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对比剂注射速度为5 mL/s与8 mL/时,肝动脉达峰时间分别为(13.33±1.84) s和 (9.07±1.16) s,门脉达峰时间分别为(30.95±5.87) s和(19.2±2.46) s,脾脏达峰时间分别为(22.47±4.67) s和(14.87±2.13)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 1)。运动校正滤过技术前后伪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一观察者前后两次测量的全肝灌注参数中,BF、BV、PVP、HPI及P值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0.90,而ALP值的相关性相对较差,相对系数为 0.7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CT能够进行全肝灌注成像检查。采用100 kVp管电压、8 mL/s对比剂注射速率、370 mgI/mL对比剂浓度和运动校正及滤过技术是更优化的CT全肝灌注扫描方案。同一观察者之间的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碘总量固定情况下不同碘流率(IDR)对膈下动脉(IPA) CT成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腹部CT血管成像(CTA)患者60例,碘总量为 350 mgI/kg,随机分为A、B、C 组,每组20例.A组:碘浓度300 mgI/mL,注射流率5 mL/s, IDR 1 500 mgI/s;B组:碘浓度350 mgI/mL,注射流率4.3 mL/s,IDR 1 505 mgI/s;C组:碘浓度370 mgI/mL,注射流率4.3 mL/s,IDR 1 591 mgI/s.记录各组IPA各级血管的显示情况及图像质量,测量各组RIPA一级血管及二级血管的CT值.结果 A组和B组IPA各级血管的显示、图像质量、RIPA一级和二级血管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IPA三级血管及其以上分支的显示及图像质量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IPA一级和二级血管的CT值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碘总量固定情况下,IDR增加使得IPA强化程度增高,图像质量提高,有助于IPA三级及其以上分支能更好地显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浓度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多排螺旋CT肝脏血管成像中的增强效果。方法搜集眉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5月间50例临床怀疑肝胆病变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肝血管造影检查,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对比剂为优维显370mgI/ml;B组(25例)对比剂为碘海醇300mgI/ml。使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方法进行重建,分析腹主动脉、腹腔干、门静脉主干及肝实质的增强效果及显示情况。结果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门静脉主干及肝实质的增强效果及血管分级均以A组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多排螺旋CT肝血管成像中应用高浓度的碘对比剂增强效果优于低浓度的碘对比剂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SCTA腹部血管成像中对比剂的注射速率对腹部动脉成像的影响。方法 40例受检者采用德国Siemens双源CT扫描仪(Somatom Definition)和Medrad Stellant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优维显370(Ultravist,370 mgI/ml),按注射速率3.0 ml/s、5.0 ml/s分A、B两组,各20例,保持每位检查者碘总量一致,即390 mgI/kg体重。双盲式观察,描绘腹主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分析强化峰值(Peak Contrast En-hancement)、强化峰值时间(Time To Peak),利用曲线计算腹主动脉强化CT值在200 HU以上的起始时间(Tb200)及持续时间(T200)。结果腹主动脉强化峰值随着注射速率的提高而增高,B组明显高于A组(P〈0.05);强化峰值时间B组快于A组(P〈0.05);Tb200比较,A组较B组要慢(P〈0.05);T200比较,A组较B组要长(P〈0.05)。结论在MSCTA腹部血管成像中,在碘总量及对比剂浓度一致时,注射速率为5.0 ml/s较3.0 ml/s有助于提高腹部动脉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低管电压低剂量低浓度造影剂在增强CT检查中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放射科进行肾脏CT检查的1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患者扫描管电压为100kVp,对照组患者扫描管电压为120kVp,两组患者使用造影剂碘海醇,分析两组主观评分的分布情况与结果、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以及辐射剂量与碘摄入量。结果 168例患者增强CT图像主观分数均≥3分,满足诊断要求,两组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验期肾髓质C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质期肾皮质、肾髓质、腹主动脉C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噪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辐射剂量与碘摄入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辐射剂量较对照组减少了44.26%,观察组碘摄入量较对照组减少27.67%。对照组患者检查后肾功能低于检查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检查后肾功能低于观察组检查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肾脏增强CT检查时选用100kVp管电压以及80mL浓度为270mgI/mL的造影剂能在保持良好的图像质量的基础下,减少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有助于降低造影剂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探究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联合AIDR3D迭代重建技术在呼气末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将64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A组(n=32)注射对比剂:剂量为36.53±3.19ml,浓度为370mgI/ml,流速为4.55±0.38ml/s;管电压:100kVp。B组(n=32)注射对比剂:剂量为20ml,浓度为320mgI/ml,流速为4.0ml/s;管电压:80kVp。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技术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3D (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IDR 3D IR)技术在呼气末对所有患者进行CTPA。扫描结束后,记录患者的对比剂剂量、碘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计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并对图像进行主及客观评价。在轴位图像上测量肺动脉主干及其各级分支的平均CT值。结果 比较两组的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价各级肺动脉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管电压从100kVp (A组)下降到80kVp (B组)时,B组的对比剂剂量、注射速率、碘量及CTDIvol、DLP、ED等参数分别较A组下降了45.25%、12.09%、52.66%、49.12%、49.25%和4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气末进行低管电压、低对比剂——"双低"联合AIDR 3D迭代重建的CTPA扫描方案能够在准确诊断PE的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转移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经过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检查的肝转移瘤患者103例进行图像分析。先行碘过敏试验,之后患者取仰卧位行CT检查,仪器为东芝320排容积CT,常规平扫后行标准动态三期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团注法经上肢静脉一次性团注非离子型对(300mg I/ml),用量80~100ml,注射速度为2.5-3.0ml/s,注射对比剂后20~30s为动脉期,40~60s为门脉期,150~180s为平衡期。结果其中动脉期边缘强化552个病灶,门脉期边缘强化549个病灶,平衡期边缘强化452个病灶,最后得出动脉期平衡期三组之间对病灶边缘强化显示率的关系为: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门脉期与动脉期两组间P0.05,差别没有特别意义);三组对病灶内部与病灶周围肝实质间密度差的表现率关系为:门脉期动脉期平衡期。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的优越性能,有利于肝转移瘤的检出、筛查、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率,避免病灶误诊的发生,对肿瘤具有增强信息的作用,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浓度对比剂应用于多层螺旋CT腹部动脉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选择本科行腹部CT动脉血管成像(CTA)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研究组)采用高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即370mgI/mL对比剂60mL,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浓度对比剂,即300mgI/mL对比剂100mL,根据显像结果评价两种不同浓度造影剂对腹部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效果。结果两种造影方法均能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其中研究组显示肾动脉级别及各级血管显示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内对比剂浓度比较,研究组各动脉内对比剂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浓度对比剂应用于多层螺旋CT腹部动脉血管成像,各动脉显像清晰,并且对比剂使用剂量减少,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门静脉成像在能谱C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50例患者分为5组行肝脏门静脉期能谱CT扫描,患者注射对比剂总量为1 mL/kg,5组患者注射对比剂浓度分别为320 mgI/mL,288 mgI/mL,256 mgI/mL,224 mgI/mL,192 mgI/mL,扫描结束获得门静脉期0.625 mm层厚的门静脉最佳对比度噪声比(CNR)单能量图像,用此单能量图像对门静脉行VR和MIP重组。测量5组图像中门静脉和相同层面背部肌肉竖脊肌及腹壁脂肪的CT值及其标准差,计算信噪比(SNR)及CNR并取平均值,由2名高年资医师在盲法下对5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并取平均值,5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2名医师对重建图像质量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结果门静脉最佳CNR单能量图像能量为50~55 keV。5组注射不同浓度对比剂患者的SRN、CNR分别为15.83±3.02、14.78±2.13、13.87±1.91、9.37±2.13、7.72±2.82和14.95±3.82、15.01±3.79、13.93±3.52、10.35±4.22、9.65±3.56。2位医师评分值均值为4.50±0.81、4.45±0.76、4.41±0.73、4.38±0.79、3.5±0.57。浓度为320 mgI/mL、288 mgI/mL、256 mgI/mL之间SNR、CNR及2位医师评分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6.221,P〈0.05);320 mgI/mL、288 mgI/mL、256 mgI/mL与224 mgI/mL、192 mgI/mL之间SNR、CNR及3位医师评分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21,P〉0.05)。2名医师对320 mgI/mL、288 mgI/mL、256 mgI/mL对比剂浓度产生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6)高于224 mgI/mL、192 mgI/mL对比剂浓度产生图像(Kappa值为0.63)。结论应用能谱CT最佳单能量门静脉成像能显著降低对比剂使用浓度,推荐使用对比剂浓度为256 mgI/mL,注射总量为1 mL/kg。推荐能谱CT显示门静脉的最佳单能量为50~55 k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