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对照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蛋白的表达,用CD31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MVD.结果 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中肿瘤直径>2 cm者占68.4% (67/98),淋巴结转移率为59.2% (58/98);对照组患者中肿瘤直径>2 cm者占54.2% (58/107),淋巴结转移率为43.9% (47/10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IF-1α在两组乳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糖尿病组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6% (79/98),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为64.5% (69/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VEGF在两组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7%(85/98)及68.2% (73/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MVD在两组乳腺癌组织中的计数分别为113.7±32.0及104.7 ±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3).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中HIF-1α阳性表达组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91.1% (72/79),HIF-1 α阴性表达组为68.4% (13/19),HIF-1 α阳性表达组明显高于HIF-1α阴性表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两组的MVD计数分别为117.1 ±30.3和99.5 ±35.1,HIF-1 α阳性表达组明显高于HIF-1α阴性表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0).结论 糖尿病可能是导致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较晚、预后较差的一个因素.合并糖尿病可能促使乳腺肿瘤组织中微血管生成作用增强,从而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机制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和鼻-胃营养管置入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吞咽困难患者,其中喉癌14例,食管-纵隔瘘18例,颈段食管癌35例.22例行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45例行X线引导下鼻-胃营养管置入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8d、1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体重及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升(P<0.05).术后1个月胃造瘘组的血清白蛋白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鼻-胃营养管置入组(P<0.05).术后两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造瘘组的治疗费用为鼻-胃营养管置入组的2.6倍.结论 X线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和营养管置入术均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安全、有效,胃造瘘术的临床疗效优于营养管置入术,但费用较昂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肿瘤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并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到2012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肿瘤手术患者120例,分析其用药的不合理。结果本组病例中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者占30.00%(36/120),治疗性用药和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存在问题为用药时间过长,换药频繁,重复用药,联合用药搭配不合理等。结论肿瘤手术患者自身抵抗力低,感染因素多而复杂,抗菌药物的应用尤为重要,所以亟待加强对抗菌药物规范化应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难治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化疗无效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肝转移瘤微波消融治疗,微波频率2 450 MHz,输出功率20 ~ 80 W,持续时间5~ 30 min.治疗后3个月复查肝脏增强CT或MRI,评价肝转移瘤的疗效.结果:共治疗51次,治疗肿瘤数目46个.21例患者肝脏肿瘤的最大长径总和减少,其中4例患者肿瘤消失,13例患者肿瘤的最大长径总和减少30%以上,有效率(CR+ PR)为65.4%,疾病控制率(CR+ PR+ SD)为80.8%,CT或MRI表现为病灶密度减低或出现气化灶.微波消融后1、2、3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3.1%(19例)、53.8%(14例)、26.9%(7例),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难治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微创、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联合射频消融(RFA)和艾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6例PLC患者,其中36例接受TACE联合RFA和艾康治疗(观察组),另40例接受TACE和RFA治疗(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采用Karnofsky评分评估生存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在治疗后3 m末,观察组疾病缓解率为69.4%,与对照组的55.0%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观察组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09.8±13.2) mg/L、(0.5±0.2) pg/mL和(13.4±2.2) 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6.2±20.4) mg/L、(1.1±0.2) pg/mL和(24.1±4.4)pg/mL,P<0.05];外周血CD3+和CD4+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分别为(60.1±9.7)%、(44.3±8.3)%和(1.9±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2.2±9.9)%、(36.30±8.6)%和(1.4±0.3),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8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P<0.05);随访24 m,观察组生存28例(77.8%),对照组生存29例(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TACE联合RFA和艾迪注射液治疗PLC患者近期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Caspase-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76例上皮性卵巢癌、24例良性卵巢瘤(对照组)中Livin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癌组Livin蛋白表达率81.58%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P<0.05)。Caspase在卵巢癌组的阳性率47.37%显著低于对照组83.33%(P<0.05)。Livin蛋白在卵巢癌Ⅲ~Ⅳ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且肿瘤分化程度越低,Livin蛋白表达越强(P<0.05),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但与卵巢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卵巢癌组织中Livin与Caspase-3蛋白表达的负相关(χ2=3.981,P<0.05,r=-0.223)。结论 Livin表达升高和Caspase-3表达降低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针法回肠造口方法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中的技术优势。 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连续80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并预防性回肠造口手术的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一针法回肠造口组(观察组)和传统方法造口组(对照组),对比两组造口手术操作时间、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粪水性皮炎、造口旁疝、造口脱垂、造口回缩等相关造口并发症指标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2.1±0.9)min vs.(15.2±4.6)min](t=-17.510,P<0.05),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粪水性皮炎、造口回缩等发生率与传统方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患者1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粪水性皮炎患者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造口回缩患者0例,对照组8例)(χ2=15.313,42.717,8.889;P均<0.05),在造口旁疝、造口脱垂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造口旁疝患者2例,对照组6例;观察组造口脱垂患者2例,对照组3例)(χ2=2.222,0.213;P均>0.05)。 结论一针法回肠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较传统方法更具操作优势,而且可减少相关造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乳糜胸的防治策略。〔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6年3月,我科行各种肺癌肺切除术2 126例,术后发生乳糜胸6例,发生率0.28%。其中,右侧5例,左侧1例。我们回顾性分析此6例乳糜胸的诊断治疗经验,并对其发生和预防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5例保守治疗成功,1例右侧开胸手术者,因引流量大,经短期保守治疗无效,原切口开胸行胸导管结扎术治愈。〔结论〕癌术后乳糜胸多可保守治愈,引流量大短期保守治疗无效需行胸导管结扎术或经VATS行胸导管夹闭术。可疑有胸导管或其分支损伤时,应行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以防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会阴尾骨前辅佐性切口行骶前清创并压迫止血治疗低位直肠吻合口漏合并感染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本人所收治的低位直肠吻合口漏合并感染出血患者11例,全部患者均为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合并感染出血,给予近端肠管造瘘并局部冲洗等非手术处理后,止血效果差,最终行经会阴尾骨前辅佐性切口给予清创并压迫止血治疗。 结果11例患者均经会阴尾骨前辅佐性切口给予清创并压迫止血。中位手术时间20 min,中位出血量为110 ml,骶前留置棉垫压迫止血中位时间为5 d。术后6~12个月,7例给予预防造口还纳,造口还纳后6个月内肛门排便每天约3~6次。2人吻合口周围局部狭窄增厚,需要排除肿瘤复发,建议延迟造口还纳时间。2人放弃造口还纳。 结论经会阴尾骨前辅佐性切口行骶前压迫治疗低位直肠吻合口漏合并感染出血不仅安全有效,而且保留肛门功能,操作简单易行,可作为保守治疗止血无效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手术后接受现代放疗技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有症状的放射性肺毒性(SRILT)发生率及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且接受术后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NSCLC患者。采用不良反应评价标准3.0版进行放疗相关肺毒性分级,≥2级定义为SRILT。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潜在的临床因素和剂量学因素。结果 227例患者入组,包括190例肺叶切除术和37例全肺切除术者。23例(10.1%)患者发生了SRILT,均为肺叶切除术后放疗者。放射性肺炎2级17例、3级5例、4级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同步放化疗、较大的PTV、平均肺剂量、V20-V40与SRILT发生率相关(P=0.015、0.048、<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同步放化疗、V20与SRILT发生相关(P=0.017、0.009)。结论 NSCLC术后放疗后SRILT发生率较低,同步放化疗及V20为SRILT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