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领域近年来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的热点,AI可以在疾病诊断、治疗和管理等多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癌症的早诊早治可以利用癌症筛查手段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但是癌症筛查由于假阳性率较高,导致目前大部分癌种还没有统一的筛查指南,AI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诊断等技术联合癌症筛查提高其早诊率、准确率和灵敏度。本文将AI在高发癌症筛查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CIK细胞的体外培养与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细胞在体外可以快速扩增,具有高效的非MHC限制性杀瘤活性,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新希望。随着细胞操作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正逐渐改进CIK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处理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CIK细胞的增殖率及特异杀伤力,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市南岗区1992~2001年乳腺癌发病死亡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1992年~2001年哈尔滨市南岗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预测近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方法]资料来源于南岗区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登记报告系统,采用ICD-9进行死因分类,利用SPSS软件包分析,采用灰色系统GM(1,1)进行预测。[结果]10年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1.95/10万和7.91/10万。乳腺癌发病和死亡分别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占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21.17%和7.90%。25岁~35岁乳腺癌发病率增加明显。预测2006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分别达到54.98/10万和11.36/10万。[结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缓慢升高趋势,预测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将以每年3.7%和2.2%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6岁儿童抚养人对孤独症相关信息知晓现状,为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哈尔滨市8个行政区内抽取44所幼儿园,以其中所有3~6岁儿童的主要抚养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从孤独症的症状识别、一般知识了解、病因、就诊态度等多方面评价对孤独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现况.共回收合格问卷4947份.结果:样本中,2786人(57.8%)能够准确识别孤独症的症状;3115人(64.8%)认为孤独症属于心理疾病;2484人(68.1%)认为应首选心理门诊就诊;1730人(36.4%)认为孤独症存在特殊能力或才能;2680人(67.0%)认为教育不当是导致孤独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多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在城市(OR=1.66)、女性(OR=1.34)、接触过孤独症(OR=1.50)、受教育水平较高(OR=2.04、5.39、9.12)的人群能更好的识别孤独症.结论:3~6岁儿童抚养人对孤独症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有必要积极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孤独症认知程度,改变错误认知,以早期识别孤独症儿童.  相似文献   
5.
组蛋白修饰模式的异常能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这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组蛋白修饰酶相关抑制剂可以抑制修饰酶的活性,逆转肝癌细胞异常的组蛋白修饰模式,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对组蛋白修饰、相关修饰酶及其抑制剂的进一步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肝癌的发病机制,而且对于肝癌的诊断、防治和预后判断均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子宫颈癌患者的基因组常表现为遗传不稳定性,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染色体区段增多,主要为3q和5p增多,参与子宫颈癌进展的不同阶段,并证实多种癌基因位于此区;另一方面染色体区段缺失,如3p、2q和5P缺失,这些区段缺失在子宫颈癌中有很高的发生率,表明此区段可能含有多种肿瘤抑制基因.由此可知基因组改变与子宫颈癌的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生物治疗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免疫治疗(细胞因子治疗、过续免疫治疗、抗体治疗等)、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干细胞治疗、诱导分化及凋亡、内分泌治疗等,下面主要就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一、癌症危害的严重性 癌症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是人类景主要的死因之一。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报道,1980年全世界人口44.5亿,该年发生癌症估计为635万例,1985年,全世界癌症发病人数增加到726万例,与1980年比较增长了20%,而该两个时期相比,人口增长只有9%。从癌症的发生部位来分析,两个时期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GCP指导原则开展多中心Ⅱ期随机临床研究:A组奥沙利铂单药130mg/m2静脉滴注2h,每3周一次;B组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hD1,加甲酰四氢叶酸钙(CF)200mg/m2+5氟尿嘧啶300mg/m2静脉滴注4hD1到D5,每3周一次。治疗3周期后评定疗效,有效病例在4周后确认疗效。结果:共收入114例,在可统计近期疗效的100例中,CR1例,PR26例,SD32例,PD41例,总有效率270%。A组36例单药治疗有效率为139%;B组64例有效率为344%。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贫血和感觉神经毒性。对白细胞和血小板影响较小。结论:经考核奥沙利铂对大肠癌疗效和不良反应与欧洲的结果相近,和氟尿嘧啶合用疗效突出;多数病人耐受良好,是一治疗大肠癌有希望的新药。进一步考核,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有望成为治疗晚期大肠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崔珅  韩世愈  林英姬 《中国肿瘤》2008,17(4):290-292
全文就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