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5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208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76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249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494篇
内科学   346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1152篇
预防医学   490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344篇
中国医学   253篇
肿瘤学   1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01.
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中经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630例,对患者进行改良的Rankin评分,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当高同型半胱氨酸界定值为14.5μmol/L,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7个月神经功能预后相关(OR=2.58,95%CI=1.23-5.37,P=0.01),是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同时存在时对缺血性脑卒中7个月神经功能预后有正相加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指数为1.61。结论 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界定值有关。  相似文献   
102.
风热流浸膏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风热流浸膏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模型观察抗炎作用;采用乙酸和热刺激致小鼠疼痛的模型观察镇痛作用;采用2,4-二硝基酚和酵母粉致大鼠发热的模型观察解热作用。结果风热流浸膏能减轻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趾肿胀炎症反应,缓解乙酸和热刺激所致疼痛,降低2,4-二硝基酚和酵母粉致大鼠发热的体温。结论风热流浸膏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超声对孕晚期胎儿畸形补漏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过中孕期系统胎儿超声检查未见异常的孕妇5582例,均于晚孕期28w~40w再次进行胎儿系统筛查,所有孕妇均生产或引产。结果晚孕期共筛查出胎儿畸形41例,分别是:泌尿系统畸形13例,神经系统畸形9例,胎儿肿瘤及异常囊性结构6例,胸腔异常及消化系统异常各5例,心血管畸形3例。结论在晚孕期,针对胎儿迟发畸形好发部位进行有意识的详细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胎儿畸形产前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七氟醚不同麻醉深度对术后应激反应以及血清兴奋性氨基酸、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吸复合麻醉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七氟醚麻醉深度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高浓度七氟醚麻醉[脑电双频指数(BIS)值35~45]、对照组患者接受低浓度七氟醚麻醉(BIS值50~60),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以及血清兴奋性氨基酸、S-100β、NSE含量.结果:(1)应激反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2)兴奋性氨基酸: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生化指标: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100β、NSE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浓度七氟醚麻醉(BIS值35~45)有助于缓解术后应激反应、减少神经细胞损伤、降低血清兴奋性氨基酸含量、S-100β、NSE含量,是更为理想的七氟醚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辐照对大鼠左心室肌组织的生物效应。方法:10只雄性同窝SD大鼠随机分为辐照组与正常对照组2组,每组5只。在锥形平板GTEM小室内对辐照组大鼠进行EMP辐照,EMP辐照参数为:场强200 k V·m-1,脉冲前沿3.5 ns,脉宽14 ns,重复频率1 Hz;正常对照组进行假辐照。辐照后18 h取大鼠左心室肌,提取RNA,经反转录后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两组动物来源c DNA探针,c DNA探针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08条,表达增强的有51条,其中功能已知或部分已知的11条,占22%;表达减弱的有57条,其中功能已知或部分已知的15条,占26%。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代谢、神经递质、肌肉收缩、凋亡、应激等方面。其中蛋白激酶C、热休克蛋白70、辅酶Q10、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5-羟色胺受体2C、锌指蛋白10、干扰素γ、雄激素调节蛋白、雌激素调节蛋白等可能在EMP对大鼠心脏生物学效应方面起重要作用。结论:EMP辐照可诱导大鼠左心室肌组织多个基因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6.
李敏  张晖  张宏  尚蕾 《中国医院》2015,(4):23-25
目的:通过对二、三级公立医院院长的管理培训需求进行异同比较,探讨建立针对不同级别公立医院院长管理知识储备课程的对策建议。方法:对276名公立医院院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处理数据。结果:二、三级公立医院院长在管理培训需求上的重合率为68.4%,其中共性化需求13项,具有显著差异的差异化需求6项。结论:二、三级公立医院院长在管理培训需求内容上存在一致性,但在需求程度上存在差异性。需要建立针对不同级别医院院长的管理培训课程,同时更注重管理培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用鼠带毒指数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的科学性,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试行)》进行监测,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χ2检验方法对2005~2012年安徽省人间和鼠间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率与带毒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安徽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点的平均发病率为0.523/10万,非监测点发病率为0.215/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鼠带毒指数与人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带毒指数=0.010+0.087×发病率,预测2013年监测点发病率为0.676/10万,95%的可信区间[0.642/10万,0.709/10万],实际值为0.689/10万。结论根据鼠带毒指数预测人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水平具有可靠性,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预测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建立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氢吗啡酮的质量浓度。方法用固相萃取法处理血浆,用Kromasil 100-5SIL和E97915色谱柱,以95%乙腈-5 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方式测定样品质量浓度。结果血浆样品中,氢吗啡酮在0.05~10.00 ng·m 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最低定量下限为0.05 ng·m L-1。血样日内与日间RSD均小于15%,平均回收率>70%,且稳定性均较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特异性强,适用于氢吗啡酮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纳米铅和常规铅暴露对生长发育期仔鼠海马及皮质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妊娠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纳米铅(10 mg/kg)组和常规铅(100 mg/kg)组,每组10只。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自母鼠妊娠至仔鼠断乳(PND21)。记录仔鼠的出牙时间、睁眼时间、翻正反射时间、爬行时间、张耳时间、断崖回避时间,采用Morris水迷宫对PND21仔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分别于PND1、PND21检测仔鼠海马和皮质中的铅、活性氧(ROS)、蛋白质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米铅及常规铅暴露后仔鼠翻正反射时间、爬行时间及张耳时间延长,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皮质、海马中铅、ROS和AGEs含量增高,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铅组比较,纳米铅组PND21仔鼠皮质和海马中ROS水平均升高,PND1时纳米铅组仔鼠海马抑制羟自由基能力下降,纳米铅暴露组PND21仔鼠海马和皮质中AGEs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铅和常规铅染毒可导致仔鼠生长发育期迟缓及皮质、海马的氧化应激,且随着染毒时间延长,纳米铅暴露致仔鼠皮质和海马氧化损伤程度高于常规铅暴露,这可能与纳米材料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对牛大力进行性状、理化鉴别,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方法对牛大力性状进行性状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牛大力所含芒柄花素进行定性鉴别;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牛大力中所含芒柄花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鉴别牛大力的性状鉴别和芒柄花素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建立了芒柄花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HPLC方法准确性,重复性好,可对牛大力进行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