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角膜溃疡(ulcerative keratitis,UK)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临床转归。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RA患者4 773例,筛选出合并UK的患者16例(UK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 选取无UK的对照组患者72例。对PSM后的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RA合并UK表现为单纯边缘性UK 8例、边缘性UK伴穿孔5例、边缘性UK伴葡萄膜炎2例、中央性UK伴穿孔1例。UK组肿胀关节数显著高于对照组[6.0(2.5,23.0) vs. 3.0(1.0, 9.8),Z=-2.047,P=0.041],UK组继发干燥综合征(Sjögren syndrome,SS)的比例(37.5% vs. 6.9%, χ2=11.175,P=0.004)及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37.5% vs. 8.3%, χ2=9.456,P=0.008)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柳氮磺吡啶(12.5% vs. 48.6%, χ2=7.006,P=0.008)、来氟米特(31.3% vs. 63.9%, χ2=5.723,P=0.017)及金制剂(6.3% vs. 33.8%, χ2=4.841,P=0.032)的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回归分析显示肿胀关节数(OR=1.148)、继发SS(OR=79.118)、合并ILD(OR=6.596)及柳氮磺吡啶的使用(OR=0.037)与RA合并UK的发生存在独立相关性(P<0.05)。结论:UK为RA的少见并发症,多为边缘性UK。肿胀关节数、继发SS、合并ILD及柳氮磺吡啶的使用与RA合并UK发生存在独立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目前西医主要以营养心肌细胞,减轻心脏负荷为主,效果不佳。中医药在该病诊治上取得了一定疗效。脉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脉络—血管系统病"为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证候特征及辨证用药的系统理论。从中医脉络学说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机制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依据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因素及病理变化,提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是该病的基本病机,依据中医学"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理论,提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该病治疗原则,阐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分型与用药,为该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3.
<正>外膜是集成血管壁功能的主要监管机构,可以充当生物"中央处理器",外膜分布有多种细胞能够发挥强效免疫调节作用,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祖细胞、滋养血管以及肾上腺素能神经。成纤维细胞的激活能够促进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祖细胞作用的发挥,创建一个持久的炎症反应的微环境,引起滋养血管的新生〔1〕。由于研究血管滋养管的适合方法有限,观察动脉壁上微血管新生的病理生理环境也知之甚少。本文就今年来关于外膜滋养血管(VV)新生的生理、病理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以脉络学说为指导,基于医案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探讨心血管事件链证治规律。方法 采用多源数据库类研究,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后、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及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相关医案,检索时限设置为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月。提取医案中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症状、舌象、脉象、药物、病位等字段,基于脉络学说指导进行药物功效分类及证候分类判定,运用频数解构、系统聚类分析、FP-Growth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心血管事件链证治规律。结果 心血管事件链上述5个关键病理环节中均出现营卫失常相关的证候表现;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异常所继发的湿、痰、瘀、水在上述5个关键病理环节所占比重有所差异,相应用药组合所占频次也不相同。结论 营卫失常为心血管事件链发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全过程,脉络末端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异常可导致气血津液精输布代谢障碍,津聚为湿,湿凝为痰,血滞为瘀,瘀血化水,成为促进心血管事件链发展加重的内在驱动因素,导致“凝-壅-塞-不通”传变规律,构成了心血管事件链5个关键病理环节发展演变的核心病机。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八珍汤口服联合复方黄柏液湿敷对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石家庄市中医院及课题合作医院收治的116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在碘伏冲洗伤口后用复方黄柏液涂剂纱条湿敷创面,每日换药2~3次,观察组在碘伏冲洗换药加复方黄柏液纱条湿敷创面的基础上,从术后第2周开始加服益气养阴方八珍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创面愈合率、肉芽生长情况、创面分泌物与创缘水肿情况以及创面疼痛程度。结果术后14 d、21 d、28 d,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肉芽生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4 d,2组患者创面分泌物与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1 d、28 d,观察组患者创面分泌物与创缘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创面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珍汤口服联合复方黄柏液湿敷可有效促进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创面愈合以及肉芽生长,有利于减轻创缘水肿程度,缓解创面疼痛感,利于患者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痰培养经传统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明确导致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据此建立相应抗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对痰液培养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以及传统的革兰染色、生化反应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 K-B 法) 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与纹带棒状杆菌有99%同源(GenBank编号:JF342700.1),使用VITEK 2-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与其相匹配的VITEK 2 ANC棒状杆菌鉴定(产品代码21348)卡鉴定结果也符合纹带棒状杆菌的特征(鉴定率:99.9%),正式报告致病菌为纹带棒状杆菌。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利奈唑胺、阿米卡星、万古霉素敏感。明确病原菌为纹带棒状杆菌后,迅速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为静点利奈唑胺,8 d后患者肺部感染情况逐渐好转,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大部分在正常范围,且炎症指标也降落至参考范围之内,遂出院回家休养。结论 临床微生物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应该重视纹带棒状杆菌引起的感染,及早为患者建立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特征及其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78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试验组与4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别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特征;采用中位数法将糖尿病人按甲襞微循环总分(NFM)分为积分≤中位数(NFM≤median)和积分中位数(NFMmedian)两部分,分析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甲襞微循环的交叉、畸形、渗出、出血、红细胞聚集五项积分高于对照组;NFMmedian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出现频次高于NFM≤median患者(P0.05);NFMmedian患者颈动脉斑块出现频次高于NFM≤median患者(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微循环病变主要表现为交叉、畸形、红细胞聚集、袢周渗出、出血;糖尿病患者微血管与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8.
<正>在正常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脏中大约有30%的细胞是心肌细胞,另外的70%为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免疫细胞〔1〕。各细胞间的相互诣调作用对心脏的发育至关重要〔2〕。内皮细胞已经成为目前心血管系统结构其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3〕,是血管张力和附近细胞生长的动态调节器〔4〕。心肌细胞不仅有赖内皮细胞提供血氧和营养物质,更需要内皮细胞自分泌和旁分泌信号,从而引导和促进心肌细胞发育、舒缩功能、缺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博莱霉素气管灌注诱导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在不同时期分子生物学及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方法 6~8周龄C57BL/6小鼠60只,30只为正常对照组,30只以博莱霉素2.5 mg/kg单次气管灌注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模型组),以肺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基因表达水平为指标,判断模型小鼠肺纤维化发展阶段。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的肺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模型组小鼠肺部有不同程度的肺泡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大量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灌注博莱霉素1~2周,小鼠肺组织白介素(IL)-4、IL-13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3~5周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模型组肺组织中胶原基因Colla2、Cola1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均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组织病理学改变一致。结论博莱霉素2.5 mg/kg单次气管灌注可成功建立肺纤维化小鼠模型;博莱霉素灌注早期以肺部炎性浸润为主,第3周时肺纤维化达到高峰,第5周开始纤维化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70.
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及内脏纤维化为显著特征并有微循环改变的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机制不清晰,尚无FDA批准的有效治疗手段,而中药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介绍中医治疗硬皮病的基础研究,主要介绍本项目组近年在硬皮病纤维化中药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