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目前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 ,因而有必要寻找治疗方法加以阻止和转复。增加心肌梗死 (MI)后生存能力和心室功能的一个比较有前途的实验方法是细胞移植 ,移植胎儿细胞可能增加梗死部位功能心肌细胞的数量 ,可作为生长因子的潜在源泉 ,能够进行以心肌为基础的基因转移。本文综述近年来细胞疗法修复损伤心脏的进展。1 胎儿心肌细胞移植1994年Soonpaa等〔1〕 报道胎儿心肌细胞能够移植并融合入鼠的正常心脏中 ,后来他们又报道〔2〕了移植后长达 10周的时间内 ,在肌营养障碍鼠和犬的心脏中有稳定的胎儿心肌…  相似文献   

2.
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转导途径与胰岛β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是醛固酮作用的重要靶器官之一 ,而心脏本身也具有合成与分泌醛固酮的能力 ,后者以自分泌或(和 )旁分泌的形式调节心肌细胞的功能。心脏的心肌细胞、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包含的特异性盐皮质激素受体 ,在醛固酮介导的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心脏疾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nsulinlikegrowthfactor 1,IGF 1)是与胰岛素原同源的单链多肽 ,它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产生 ,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作用于局部。IGF 1既有胰岛素样的短期代谢调节作用 ,又对多种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具有生长因子样的长期效应〔1〕。近来许多研究表明 ,IGF 1还是一种重要的心脏局部作用多肽 ,对于心脏生长、发育和舒缩功能的调节都有重要作用 ,并参与了心肌损伤后心脏结构的重塑〔2 ,3〕,而且IGF 1水平异常与多种心脏疾患密切相关 ,现就IGF 1对心脏的作用进行综述。  一、…  相似文献   

4.
心脏是醛固酮作用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而心脏本身也具有合成与分泌醛固酮的能力,后者以自分泌或(和)旁分泌的形式调节心肌细胞的功能。心脏的心肌细胞、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包含的特异性盐皮质激素受体,在醛固酮介导的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衰有较高的致死率和并发率〔1〕,冠状动脉血流堵塞可引起心肌细胞缺血性坏死继而诱发心肌梗死(MI)。天然免疫防御系统在诱发和随后的修复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涉及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受损心肌和炎性细胞通过天然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对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非炎性细胞产生影响〔2〕。Toll样受体(TLRs)是一种介导天然免疫反应识别的重要信号通路受体〔3〕,是天然免疫  相似文献   

6.
心脏是醛固酮作用的重要靶器官之一,而心脏本身也具有合成与分泌醛固酮的能力,后者以自分泌或(和)旁分泌的形式调节心肌细胞的功能。心脏的心肌细胞、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包含的特异性盐皮质激素受体,在醛固酮介导的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外膜是由前体心外膜细胞逐渐分化形成并覆盖于心脏表面的间皮组织。心外膜的部分细胞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进入心外膜下层,随后形成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最终导致冠脉系统的形成和心脏的发育。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心外膜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可能是心脏驻留干细胞的来源,并且可通过旁分泌作用保护心肌梗死后幸存组织。因此,心外膜细胞在心脏修复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心肌再生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切除(去势)、高脂饮食对雌鼠心脏组织和肺血管内皮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含量的影响。方法用放射配体结合法分别测定去势、高脂饮食及雌激素替代治疗后雌鼠心脏、血管内皮细胞中ER含量,并对雌鼠去势前后血清雌二醇及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心脏及血管内皮细胞中ER含量在去势后〔(0.51±0.09)fmol/mgpro,(6.73±0.52)fmol/106cell〕及高脂饮食后〔(0.97±0.12)fmol/mgpro,(9.15±0.53)fmol/106cell〕均较假手术组〔(2.08±0.15)fmol/mgpro,(17.66±1.26)fmol/106cell〕,显著下降(P<0.01),但以去势后为明显;补充雌激素后ER表达得到明显改善〔(1.75±0.28)fmol/mgpro,(13.81±1.06)fmole/106cell〕;去势组雌鼠血清雌二醇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181±36)pmol/L对(1004±88)pmol/L,P<0.01〕,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1.84±1.27)mmol/L对(1.22±0.11)mmol/L,P<0.01〕。结论雌激素水平明显影响雌鼠心脏组织和肺血管内皮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含量,高脂饮食可明显降低组织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DM)患者的主要心脏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等特点,并与糖尿病患者高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1〕。1972年,Rubler等〔2〕研究发现DCM是由DM引起的,以左心室功能障碍、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心肌细胞肥大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3〕,不伴随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疾病。早期常表现为心肌顺应性降低和舒张期充盈受阻为主的舒张功能不全,晚期以收缩功能不全为  相似文献   

10.
<正>Notch基因是因1919年Mohr〔1〕发现该基因的功能缺失会导致果蝇翅缘缺角而命名。Notch信号通路在骨骼中的报道最早见于Conlon等〔2〕关于Notch1缺失会导致小鼠胚胎体节发育异常的研究中。Notch是骨骼细胞活动和骨骼发育的关键〔3〕,当Notch功能发生异常或缺失时,会引起一系列的骨代谢异常和骨疾病。此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生长在骨架模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细胞的耦合作用控制骨骼组织的重塑〔4〕。本  相似文献   

11.
<正>所有的血管,包括从最大的动脉和静脉到最小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其内表面都衬贴着内皮细胞。这些内皮细胞的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细胞的定位以及相应血管的大小〔1〕。内皮细胞不只是被动的屏障,还可主动转运小分子、巨分子和激素,并能降解脂蛋白颗粒〔1〕。在血压调节、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炎细胞从血管进入靶组织所进行的黏附和移行、肿瘤血管发生和新生血管形成中内皮细胞进一步起主要作用,所以有人提出内皮细胞是一种条件性的固有免疫细胞〔2〕。另外有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大部分脂肪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促进血管局部和远端炎性反应,然而同样有脂肪细胞的脂联素却具有相反作用〔1〕。脂联素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展的独立危险因子。抵抗素最初被认为是联系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新型脂肪因子,然而最近研究表明抵抗素可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从而影响其功能,促进AS的发生与发展〔2〕。而脂联素与抵抗素在对AS的作用中都部分性地通过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老年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 方法 在分离的老年大鼠心肌细胞H/R模型上,观察bFGF预孵育对H/R后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ATP含量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采用滤纸法测定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s)活性的变化。 结果 bFGF激活ERKs,并呈剂量依赖性减轻H/R所致心肌细胞损伤,表现为细胞存活率〔bFGF10ng组(70.0±4.6)%,H/R组(53.0±4.5)%,P<0.01〕和细胞内ATP含量〔bFGF10ng组(23.1±2.3)nmol/106细胞,H/R组(12.3±2.1)nmol/106细胞,P<0.01〕升高,细胞浆酶LDH漏出〔bFGF10ng组(257.3±51.0)U/L,H/R组(372.5±69.2)U/L,P<0.05〕减少;ERKs上游激酶抑制剂PD098059完全消除上述保护作用〔PD098059组细胞存活率(57.0±5.8)%,ATP含量(15.1±2.6)nmol/106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325.5±59.0)U/L,与bFGF10ng组比较均为P<0.01〕。 结论 bFGF可以提高老年大鼠心肌细胞对于缺氧的耐受性,其保护机制涉及ERKs的活化。  相似文献   

14.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家族成员,常通过负向调节转录后影响基因表达,调节多重信号通路和细胞发育过程。在心血管系统中,miRNA通过调控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参与心血管发育过程,同样miRNA在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中亦发挥关键作用。现综述miRNA在心脏发育和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表现以进行性认知障碍、人格及行为损害为主。AD主要的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老年斑(SP),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元突触功能异常及椎体细胞丢失。研究显示90%以上的AD患者均存在血脑屏障(BBB)损伤〔1〕,Aβ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而引起BBB破坏可能是AD新的特征性病理改变〔2,3〕。1 BBB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心肌组织中数量最多的是成纤维细胞,此类细胞可以合成和维持细胞外基质,具有自分泌和旁分泌功能,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发生各种原因的心肌损害时,成纤维细胞增生、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增加细胞外基质沉积,导致心脏纤维化。以往研究认为心肌纤维化致心律失常的成因与增生的胶原纤维束破坏心肌细胞间连接,导致传导减慢或产生不连续性传导有关。但近年研究发现心脏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与心肌细胞之间可形成缝隙连接和紧密连接。由于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静息膜电位水平不同,两类细胞间形成的电偶联可降低心肌细胞除极速率和电活动传导速度。缝隙连接电流还直接参与心肌细胞早期后除极和动作电位时程电交替的发生;而肌成纤维细胞的紧张性收缩活动可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作用于心肌细胞的机械牵张敏感性离子通道,影响心脏的电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度失血、严重缺氧或酸中毒及脓毒血症均可引起心脏能量代谢障碍,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导致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谢严重障碍,严重影响治疗及预后,成为危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线粒体损伤已成为心肌细胞结构损伤与功能障碍的基本环节~(〔2〕)。关于线粒体在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心肌细胞损伤与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目前认为与呼吸链酶类变化、一氧化氮(NO)释放、钙超载、线粒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L-精氨酸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和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 SD大鼠的心肌细胞和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 ,72 h后分组 ,实验组在生长液中加入 1 mol/L的 L-精氨酸 ,分别在加入 L-精氨酸后 1 /2、1、2、4h取细胞 ,反复冻融 3次使细胞破裂 ,用分光光度法测细胞内 NOS活性。结果 :加入 1 mol/L的 L-精氨酸后 ,心肌细胞的 NOS活性在 1 /2 h升高至对照组的 1 2 8% (P <0 .0 5) ,2 h时升高至 1 37% (P <0 .0 5) ,4h后下降 ;而内皮细胞在加入 L-精氨酸后 1 /2、1、2、4h时的 NOS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 1 2 2 %、1 38%、1 2 8%和1 0 3% ,且内皮细胞 NOS活性较心肌细胞为高。结论 :L-精氨酸可升高心肌细胞和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 NOS活性  相似文献   

19.
<正>脑卒中患者死亡占因疾病死亡人数的10%〔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神经元存活〔2〕;可保持神经细胞的钙离子稳态〔3〕;抑制自由基的产生〔4〕;保护神经细胞免受酸性代谢产物及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损伤〔5〕;阻止脑细胞凋亡〔6〕。此外,还有学者发现BDNF能在脑缺血的"半暗带"内延缓脑神经的死亡〔7,8〕。有学者发现脑白质通过分泌BDNF促进脑缺血后脑细胞的恢复〔9〕。  相似文献   

20.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亦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是一种心肌细胞逐渐被脂肪和纤维组织取代,病变以右心室为主,有一定家族倾向的原发性心肌病〔1〕。本病最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心脏猝死,在30岁以下的猝死患者中,ARVC可占20%〔2〕。1病因探讨遗传因素至少30%的AR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