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测定卧龙沙棘果实中多酚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采用UPLC法测定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结果 5批沙棘果实中总酚、总黄酮、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含量分别为29.80 ~38.80、17.60 ~27.40、0.38 ~2.01、0.17 ~2.00、0.49 ~4.53 mg·g-1.结论 卧龙沙棘果实中多酚类成分的含量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和优化含女贞子中药复方制剂中特女贞苷的提取工艺参数,筛选干燥方法.方法 以特女贞苷转移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提取工艺和干燥方法.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 h×2),微波干燥.结论 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特女贞苷转移率较高,微波干燥效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3.
目的:建立更接近临床实际的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为寻找能准确评价防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提供有力工具。方法:采用析因设计进行研究,取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利福平300 mg/kg+脂多糖100μg/kg组、利福平300mg/kg组、利福平100 mg/kg+脂多糖100μg/kg组、利福平100 mg/kg组和对照组,每天灌胃利福平100 mg/kg、300mg/kg一次,连续7天,对照组则给以等体积的溶媒;末次灌胃给药1h后腹腔注射脂多糖100μg/kg或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注射后即开始禁食不禁水,在末次造模后第2、4、8、16h时取血测定生化指标,取肝组织称湿重后置于10%福尔马林中固定用于显微观察;以此模型评价双环醇的防治作用。结果:灌胃利福平或灌胃利福平+注射脂多糖均可引起小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水平以及肝指数显著升高,并可引起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析因分析结果显示:利福平是引起肝脏多个指标异常的关键因素,包括TBIL、DBIL、ALT、AKP、肝脏指数、肝脏湿重等指标;而脂多糖仅在部分时段对部分指标有作用,包括4h ALT活性,8h、16h的AKP酶活性,2h、4h以及8h的肝脏指数等指标,其中,仅在药后8h对肝湿重以及肝脏指数的作用表现出与利福平协同增强的作用,而对其他指标仅表现出与利福平简单的叠加效应。脂多糖可显著降低利福平小鼠血清AKP酶活性,这种作用在药后8h、16h表现最为明显。结论:连续一周灌胃给予不同剂量利福平可以引起小鼠发生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而腹腔注射脂多糖在某些方面可与利福平发生协同增强毒性的作用,其详细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针刺中药康复综合方案治疗中风弛缓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4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40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康复组、中药组,每组60例.综合组给予针刺、中药、康复综合方案治疗,其中针刺疗法包括取顶中线、顶旁1线、顶旁2线等行单式徐疾补泻法的头针疗法和取患肢拮抗肌群穴行捻转补泻法的体针疗法;中药疗法根据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证者服用中风协方Ⅰ号,气虚血瘀、脉络瘀阻证者服用中风协方Ⅱ号,痰瘀互结、阻滞脉络证者服用中风协方Ⅲ号;康复疗法为良肢位摆放加以促通技术为主的康复技术.针刺组、康复组、中药组分别采用综合组中的单纯针刺、单纯康复、单纯中药疗法治疗.以中医证候、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晕针反应、过敏反应等为指标评价治疗措施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后4组患者中医证候、肢体运动功能、肢体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4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改善(均P<0.01).②综合组患者上述4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较其他3组更显著(P<0.01,P<0.05);针刺组、中药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较康复组显著(均P<0.05);针刺组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较康复组、中药组显著(均P<0.05).结论:以针刺、中药、康复疗法组成的综合方案治疗中风弛缓性肢体功能障碍安全有效,且较其中任一单一疗法治疗更具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索Microtox技术应用于银杏内酯注射液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参照本实验室建立的中药注射剂微毒测试技术平台和方法,首次以新鲜培养的费氏弧菌为测试菌种,对7个不同批次银杏内酯注射液及其溶媒进行发光生物效应检测和生物质量控制研究。结果:费氏弧菌发光强度随着时间变化呈现先降低后稳定的特点,在平衡后的15min~60min处于相对平稳状态。银杏内酯注射液溶媒3个批次的IC_(50)值分别为(5.60±0.39)%,(5.42±0.22)%,(5.59±0.10)%,各批次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银杏内酯注射液7个批次的IC_(50)值分别为(2.25±0.46)%,(3.77±0.65)%,(3.56±0.55)%,(2.49±0.40)%,(2.73±0.30)%,(2.95±0.55)%,(1.39±0.11)%,不同批次比较统计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对费氏弧菌的发光效应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部分批次之间IC_(50)值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Microtox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检测银杏内酯注射液综合生物效应大小,同时对于产品质量控制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通过化学分析和体外试验考察余甘子果核、果肉间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差异,探究果核对余甘子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 基于现有数据库对余甘子与去核余甘子(余甘子肉)进行文献、药材标准、市场调研;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果核、果肉进行化学成分鉴定,流动相选择0.1%甲酸水溶液(A)和甲醇(B)梯度洗脱(0~25 min,5%B;25~30 min,5%~95%B;30~35 min,95%~5%B),流速0.2 mL·min-1;选择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正、负离子模式检测,扫描范围m/z 100~1 500。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余甘子果核、果肉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和鞣花酸的含量,流动相甲醇(A)-0.05%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6 min,5%A;6~15 min,5%~7%A;15~20 min,7%~15%A;20~25 min,15%~21%A;25~31 min,21%~22%A;31~41 min,22%A;41~47 min,22%~28%A;47~51 min,28%~32%A;51~57 min,32%~38%A;57~70 min,38%~45%A;70~80 min,45%~65%A;80~85 min,65%~5%A),检测波长270 nm。通过滤纸片法考察余甘子果核、果肉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运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比较余甘子果核、果肉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从余甘子果核、果肉中共鉴定出了47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鞣质类、黄酮类、酚酸类、脂肪酸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类、糖及糖苷类化合物,大部分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果肉,果核中脂肪酸类成分占比较高。HPLC含量测定结果显示20批余甘子药材果肉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等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远远高于果核;抗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余甘子果核均不具有抗菌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表明果核[半抑制浓度(IC50)=199.632 mg·L-1]的抗氧化作用远小于果肉(IC50=12.688 mg·L-1)。结论 从多酚含量与抗菌、抗氧化活性来看,古代和现今采用余甘子肉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可能是为了去除余甘子质次部分,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鉴于余甘子果核占比较大,且含有较高的脂肪酸等成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是否去核使用还有待于深入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37.
使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我国1996—2019年注册的改善睡眠保健食品各年度注册情况、地区分布、主要原料、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剂型分类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996—2019年我国共批准562个改善睡眠保健食品,产品注册地区多集中于北京、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66.84%的产品使用了中药原料,原料的选择较为集中;相关产品多以总皂苷、总多糖或总黄酮等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组分作为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改善睡眠保健食品的主要剂型为硬胶囊、软胶囊、片剂、口服液和颗粒剂。目前,我国改善睡眠保健食品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功能因子不明确、缺乏中医药理论特色、成分与声称功能的关联性差等问题。因此,在后续保健食品的开发中,应注意结合中医药理论特色、开发功能因子明确、作用机制清楚的助眠产品,从而更好地促进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8.
关刺加温针灸对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的量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关刺加温针灸对改善肩周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6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关刺加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温针灸治疗用简式Mcgill疼痛量表(MPQ)和肩周炎康复体疗功能评定方案分别从疼痛和运动功能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方面,两组疼痛情绪(PRI-A)和疼痛总分(PRI-T)有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感觉(PRI-S)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无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功能方面,肩关节内旋摸背摸耳及运动功能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旋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刺加温针灸疗法对疼痛情感及肩关节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建立包括辨病指标、辨证指标和整体指标在内的、系统的、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的、体现中医特色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证结合"评价量表,为该病的结局评价提供尽可能客观的方法。方法:本研究以量表为载体,借鉴心理学量表及生命质量量表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循证及回顾前期研究中收集的病历资料,提取相关条目,建立基本条目库。并运用专家预测法,采取问卷调查及举办专家论证会的方式,吸收专家意见,对条目进行筛选、修改,确定条目形式及量化方法,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证结合"评价量表。结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建立了神经根型颈椎病"病证结合"评价量表,该量表包括辨病指标、辨证指标、整体指标3个维度,共计47个条目。结论:该量表既能反应中医药治疗效能,又符合现代研究的需要,为进一步探索建立该病的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初步考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证结合"评价量表的信度。方法:采用访谈式测量风寒湿阻型、瘀血阻滞型、肝肾亏虚型以及气血两虚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受试者入选后,在当天由2名医师分别完成对同一受试者的测评;首次测评24 h后由其中1名医师再次对该受试者进行测评。评价该量表的重测信度、评定者间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共纳入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受试者,其中45例完成量表的重测,各因子、分量表和总量表重测Spearman相关系数在0.697~0.990之间,P值为0.000~0.006。各因子、分量表和总量表评定者之间测评Spearman相关系数在0.794~0.997之间,P值均为0.000。各因子及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用Cronbach’sα系数表示,在0.413~0.934之间,若删除条目后,该条目所在的因子或分量表Cronbach’sα系数大都减小。结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评定者间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