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0 毫秒
21.
慢性皮肤溃疡缠绵难愈,治疗棘手,其发生发展与成纤维细胞增殖障碍有关。多年来有关其发病机理以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修复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的:建立慢性皮肤溃疡创缘成纤维细胞(uHFB)细胞系,观察回阳生肌膏水、醇提取物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c-fbs、c-myc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在回阳生肌膏调控创面愈合中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并建立uHFB细胞系;alarmar blue摄入法检测回阳生肌膏水、醇提取物对uHFB的增殖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回阳生肌膏水、醇提取物对uHFB c-fos、c-myc及PCNA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代谢异常,骨微结构破坏,导致脆性骨折危险性增高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骨病,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有着深刻的认识,骨质疏松属于中医"骨痿"、"骨痹"的范畴,其发病多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中医药在预防、治疗治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的作用举足轻重。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是从血液、尿液中可检测出的骨代谢生化产物或相关激素,可反映人体骨代谢状态,是协助代谢性骨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体质辨识、证候的诊断及药物疗效评价等方面。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近些年来骨代谢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中医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归纳,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方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中活化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凉血解毒方高(Liangxue Jiedu groups with high,LXJD-H)、中(medium,LXJD-M)、低(low,LXJD-L)剂量组和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组,观察小鼠背部皮损变化。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标准进行评分,光镜下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表皮厚度;免疫荧光及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中Ki67、CD3、CD11c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DCs数量;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量;采用RT-PCR法检测皮损组织中DCs相关受体基因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皮损中TLR7/TLR8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凉血解毒方明显降低皮损PASI评分及表皮厚度、减少炎性反应细胞的浸润;抑制皮损中TLR7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体内外降低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7)、TLR8及IL~(-1)2p40 mRNA表达及下调IL-23、IL~(-1)β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论凉血解毒方可以改善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且可以改善皮损中T淋巴细胞及DCs的浸润,同时抑制DCs的活化。  相似文献   
24.
介绍针刺临床试验中常用的安慰针刺模拟装置,包括Streitberger装置、Park装置、Takakura装置、Foam装置以及幻影针刺.针刺是一类复杂干预,围绕针刺临床试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学争论主要包括:安慰针刺可能是一类有效对照,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疗效;安慰针刺的设盲效果备受质疑,尤其是很难模仿针刺过程中的得气感....  相似文献   
2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数据库(TCMSP)获取桑白皮、香加皮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PubChem数据库、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茯苓皮作用成分及靶点;基于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获取的作用靶点进行规范化处理;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TTD、DrugBank、HERB、MalaCards数据库获取心衰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绘图网站构建Venn图,得到“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与心衰的交集靶点;应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微生信网站绘制结果气泡图,相关结果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可视化研究及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使用AutoDock Tools 1.5.6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经过数据库分析共筛选出“桑白皮-茯苓皮-香加皮”活性成分62个,潜在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6.
快速动态循证要览作为一种全新的促进证据快速转化的模式,旨在综合当前最佳证据、临床现状及公众/患者偏好与价值观,为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快速地提供简洁、实用的指导。本文从启动与规划、证据检索与评价、形成与更新、发布与传播循证要览4个方面介绍了快速动态循证要览制订的方法学框架,以期为国内学者制订快速动态循证要览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27.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共病是老年人群较为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总结梳理老年人群共病领域研究现状,分析探讨相应策略对于老年共病人群的临床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从共病管理研究实践、共病诊疗模式、共病用药策略、共病医护团队及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现状,同时提出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共病管理研究方案、推广应用老年共病评估工具、开展共病共有病因及机制研究、制订共病管理规范性指南/共识、借鉴中医学"以证统病""整体观念"思想、融合互联网+技术与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开展共病早期风险评估与管理等应对策略,综合展望共病领域后期研究方向,以期为该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缺乏高质量直接证据是中医药快速动态指南推荐意见形成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间接证据的补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途径。提出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应明确所需证据的类型,包括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并通过设定“先直接,后间接”的证据筛选原则,规范并加速指南制定流程。建议在进行证据整合时,若直接证据充足,可直接形成推荐意见;当直接证据不足时,则需要通过整合间接证据来补充和完善推荐意见。此外,当证据体中包含多来源证据时,应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对证据进行评级。最后在形成推荐意见时,应将证据体级别、安全性、经济性等作为推荐强度的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29.
为完善应急情况下的证据转化和临床实践的指导工作,提升中医药在应急治理中的参与度,需要制定中医药快速动态指南。明确中医药快速动态指南的制定流程,分为准备、快速制定、动态更新3个阶段,将“制定快速”“高质量”“动态更新”与中医药优势相结合。对比中医药快速动态指南和标准指南制定中制定团队的构成、人员数量、组建时机、沟通模式,以及构建临床问题的内容和数量方面侧重点的不同,重点阐释准备阶段中组建“小而尖”的指南制定团队的要求;从利益冲突管理、工作模式及沟通方式等方面实施快速高效的团队管理,加快指南制定进程;构建“重而精”的临床问题及动态更新临床问题的要点,以期为中医药快速动态指南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
2009年廊坊市东方大学城甲型H1N1流感发病情况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北省廊坊市东方大学城甲型H1N1流感(甲流)的发病与流行情况. 方法 对2009年9月1-30日期间河北省廊坊市东方大学城8所大学的学生采用《甲型H1N1流感发病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将原始数据录入Epidata 2.1数据库,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问题①-⑤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523.共收集问卷20 751份,各个学校女性多于男性(P<0.01).调查对象中共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102例,不同学校、不同性别甲型H1N1流感患病构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型H1N1流感暴露(接触)中,不清楚占调查问卷的比例最多(48.9%),其次是同宿舍楼有甲流患者(8.3%),主要接触方式以接触患者触摸过的物体最多(14.5%),其次是近距离接触但没有说话(13.7%).防护措施及其他预防措施中,带口罩所占比例最大(56.3%),其次为服用抗病毒药物(37.4%).甲流患病危险因素有室友为甲流患者、同宿舍楼有甲流患者、近距离接触但没说话、近距离接触面对面说话、接触患者触摸过的物体、无任何防护措施;保护因素为服用抗病毒药物,其中莲花清瘟胶囊使用频率最高.结论2009年9月廊坊市东方大学城甲型H1N1流感患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华航航空学校、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北京东方研修学院、北京明园大学和北京城市学院;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的同时还要做好消毒防护工作,避免接触性传播;戴口罩和服用抗病毒药物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