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11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对反复鼻出血患者的及时救治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对116例反复鼻出血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16例反复鼻出血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鼻内窥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反复鼻出血疗效良好,有效、及时、安全、全面的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PICC安全管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制订并实施改进措施,加强PICC专科培训和质量持续改进,比较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PICC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有效保障PICC置管患者的安全,是PICC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3.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在行改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手术:显微手术和钻孔碎吸)与传统开颅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2种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分析中,结果显示年龄、术前GCS评分,手术时机、出血量和有无脑室内出血,均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发现脑出血的量即血肿大小与急性期病死率密切相关,而脑室内出血和年龄则影响后期死亡率。2种术式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自制溶血液作为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糖化血红蛋白(HbAlc)值分别为低值和高值的两个水平肝素抗凝血各1份,按试剂说明书,配制成测定用溶血液,分装、-20℃保存。使用Roche公司质控品做好室内质控,对溶血液进行性能评价。结果两个水平的溶血液的批内不精密度均小于2.5%,批内天间不精密度均小于5%;-20℃保存稳定期可达3个月(P>0.05),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两个水平值的糖化血红蛋白质控品是可行的,能够满足实验室室内质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5.
储红梅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59-760
目的 探讨病区护士长一日五查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护士长于晨会交班前、晨间护理后、上午下班前、下午上班后和下午下班前分别进行护理质量查房.结果 病区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均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 0.01或P<0.05).结论 护士长一日五查房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加强病房管理、融洽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6.
李建国 《职业与健康》2011,27(3):320-322
目的了解海安县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县50家农村饮用水供水单位的水质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对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水样采集、保存、检测和评价。结果全县50家农村供水单位共有深井112口,98.2%的深井安装了水质持续消毒设施,7.1%的深井配备有除铁设施。共采集水样216份,合格率为20.37%,其中,出厂水合格率为16.00%,末梢水合格率为24.14%。结论海安县农村饮用水水样总体合格率较低。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超声对导管型乳腺癌(DBC)与导管内乳头状瘤(IDP)患者的鉴别诊断。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BC患者59例,IDP患者5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常规超声、超声血流情况之间的差异,分析及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  结果  IDP以及DBC患者的导管形态(χ2=25.692,P < 0.001)、导管走行(χ2=20.321,P < 0.001)、导管壁回声(χ2=6.052,P=0.014)及钙化灶情况(χ2=34.552,P < 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流分布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41,P < 0.001),但两组血流分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患者的导管、导管走行、导管壁回声、钙化、血流分布均是DBC诊断的重要因素。  结论  超声对DBC与IDP患者具有较强的鉴别诊断意义,导管增粗、导管走行不规则、导管壁回声不清晰、钙化不明显、血流分布均是DBC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调查海安市七星湖社区H型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未来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2019-01/03调查海安市七星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民健康档案登记在册的所有高血压患者,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疾病史和行为生活方式等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型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共有908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和血尿酸均值分别为(6.26±1.87)mmol/L、(4.79±2.52)mmol/L、(1.85±1.44)mmol/L、(2.79±0.84)mmol/L、(1.71±0.61)mmol/L、(77.68±22.89)mmol/L、(5.61±2.91)mmol/L和(383.07±94.13)mmol/L。调查对象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为(15.73±9.03)mmol/L,根据Hcy结果筛查出H型高血压患病率为4.46%,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41.03%。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男性(OR=1.97,95%CI:1.52~2.95)、高龄(OR=1.076,95%CI:1.057~1.096)、有吸烟史(OR=1.182,95%CI:1.081~1.292)、血尿酸水平高(OR=1.002,95%CI:1.000~1.004)、血肌酐水平高(OR=1.033,95%CI:1.023~1.043)相比于低龄患者、无吸烟史、低尿酸水平、低血肌酐水平的H性高血压发生风险更大。结论七星湖社区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偏高,尽管H型高血压患病率较低,但其在高血压中占较高的比例,且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较多。社区防治需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干预,将对心血管事件的防范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对电离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的知晓率。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270例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放射物理学和生物学、放射使用原则、辐射防护、电离辐射安全使用指南等三大类放射性知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有效应答率为93.33%。252例调查对象以女性为主(占99.21%),年龄以25~< 55岁为主(占80.16%),工作年限以≥ 20年为主(占31.35%),受教育程度以本科为主(占66.67%),75.00%曾接受过医学辐射知识培训和教育。调查对象对 “知晓怀孕的放射工作者相关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尽力普及有关放射性剂量和应用的相关安全知识”、“能意识到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辐射安全防护”、“知晓辐射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在辐射控制区工作时能注意到警示标志”、“知晓有关辐射安全警示标志的含义”、“知晓如何报告放射性使用中的异常事件”、“知晓如何合理使用个人辐射防护用品”、“知晓辐射防护的剂量限值原则”、“知晓电离辐射如何产生”、“知晓医用辐射的有害作用是如何产生的”和“知晓记录全部有关辐射应用的必要知识”等问题知晓率均 > 90%,但对“知晓造成成人和青少年患者放射性检查差异的原因”、“知晓辐射防护中平方反比定律的含义”等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对电离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总体掌握仍较欠缺,需加强电离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提升辐射防护技能。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数据库检索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扶正"治则的潜在机制。方法:从中医E百数据库检索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方剂,检索方式为"主治肠澼/久痢/痢疾",筛选所检索到的处方并进行药物种类、用药频次统计分析,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常用扶正药物。将选择后的扶正药物输入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检索所有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通过Digsee数据库筛选溃疡性结肠炎相关靶点,构建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两个网络图的核心靶点,利用DAVID工具对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数据库共检索到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方剂731首,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获得处方304首,中药220味,经用药频次统计后,以甘草、人参、白术为溃疡性结肠炎扶正治则的代表药物。基于药代动力学ADME参数对上述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和靶标预测,共得到136个蛋白靶点;将化合物-靶点、疾病-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合并,以"节点连接度""节点介度"和"节点紧密度"为评价标准,筛选共有靶点129个;对入选靶标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P值筛选出前20条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具有作用。结论:扶正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发挥是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效应,挖掘了溃疡性结肠炎扶正治则的潜在机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