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7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1110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471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696篇
内科学   517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230篇
特种医学   436篇
外科学   1509篇
综合类   133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36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296篇
  1篇
中国医学   146篇
肿瘤学   26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探讨家兔阴茎感觉神经来源。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只,A组在左侧脊神经上记录,B组在右侧脊神经上记录。对家兔阴茎施加不同大小的机械刺激,用神经单纤维记录技术,在同侧S1~S4脊神经上记录单纤维放电。结果:通过对家兔阴茎施加各种不同机械刺激,在同侧S2~S3脊神经上能记录到放电,S1、S4脊神经上未能记录到放电。左侧脊神经放电纤维数量分别为:S2:39.67±3.14,S3:21.00±2.19;右侧脊神经放电纤维数量分别为:S2:40.00±3.16,S3:19.67±2.58,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家兔阴茎皮肤感觉来源于S2~S3脊神经。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 35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32岁。发病时间平均为术后 5 9d。 结果  4 3例患者中 ,白色念珠菌 16例 ,克柔念珠菌 4例 ,近平滑念珠菌 2例 ,曲霉菌 4例 ,毛霉菌 3例 ,新型隐球菌 1例 ,奴卡菌 2例 ,其中 14例有细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 11例培养阴性。氟康唑10 0mg/次 ,3次 /d ,连续 10d ,治愈 2 3例 ;两性霉素B脂质体 5 0mg/d ,连续 10d ,治愈 17例 ;死亡 3例。 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高。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国人正常膝关节与髌骨不稳膝关节的髌腱长度,探讨国人髌腱长度的测量在髌骨不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2月诊治的43例髌骨不稳患者共49膝(男15例,女28例,6例为双侧髌骨不稳);平均年龄21.4岁(18~28岁);平均身高163(155~173)cm。正常对照组为50例健康体检者共50膝(男16例,女34例);平均年龄24.2岁(18~35岁);平均身高165(154~177)cm。在屈膝30°X线侧位片上测量髌腱长度、胫骨结节至胫骨平台的距离、Insall-Salvati指数。[结果]髌骨不稳组髌腱长度为(53.3±2.7)mm,对照组为(47.3 3.3)mm,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Insall-Salvati指数在髌骨不稳组(1.33±0.17)和对照组(1.06±0.14)也具统计学差异(P<0.05)。胫骨平台与胫骨结节之间的距离在髌骨不稳组为(27.8±3.6)mm,对照组为(28.9±4.1)mm,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髌腱长度过长是髌骨不稳的重要特点之一。联合测量髌腱长度和Insall-Salvati指数有助于髌骨不稳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is amultifunctionalpolypeptidethatregulatesanum-berofcellularprocesses,includingcell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apoptosis,migration,matrix synthesis,andtheimmuneresponse[1,2].Inchron-icrenaldiseases,TGF-β1isakeymediatorofex-tracellularmatrix(ECM)accumulation[3].Oneof thetargetrenalcellsforTGF-β1isglomerular mesangialcellsthatarecapableofproducingcom-ponentsofECM,suchascollagens,lamininand fibronectin[4,5].Recentstudiesindicatedthatinhi-bitionofT…  相似文献   
15.
胫骨延长后骨痂直径与新生骨预后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延长后骨痂直径与新生骨预后的关系.方法 1996年1月~2001年12月,对68例胫骨延长者测量达所需延长长度时的骨痂直径,计算骨痂直径率(callus diameter ratios,CDR);统计拆除外固定架后2~4周时新生骨发生骨折例数及畸形角度,比较骨折和成角畸形与CDR的关系.结果拆除外固定架前胫骨前屈角度5度以上畸形19例,其中11例发生骨折;拆除外固定架后胫骨出现5度以上畸形6例,其中2例骨折;其余43例胫骨延长骨痂正常愈合.计算CDR值:CDR值小于80% 23例,其中发生新生骨骨折13例,成角畸形5度以上者21例;CDR在81%~85%之间6例,成角畸形5度以上4例;CDR值超过86% 39例,无畸形或新生骨骨折.结论胫骨延长时CDR小于80%时,容易发生新生骨骨折和畸形;CDR大于85%时,无新生骨骨折和畸形发生;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R是判断骨痂能否正常愈合较为理想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改变。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法测定 32例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和氧化酶反应的变化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重症肺炎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的基础和PMA刺激的胞吐作用均明显下降 (P <0 .0 1) ;重症肺炎患者的基础和PMA刺激的反应性氧属 (ROS)产生明显增加 ;重症肺炎患者肺部中性粒细胞释放乳铁蛋白、髓过氧化物酶 (MPO)和ROS增加 ,PMA刺激后相似 ;肺炎的严重性与血液中性粒细胞释放乳铁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明显受损 ,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癌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属于中医痛证范畴。痰是产生癌痛的重要中医病机,消痰法是治疗癌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免疫吸附治疗在肾移植致敏受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蛋白A免疫吸附(immunoads Orption,IA)治疗对清除肾移植致敏受者体内特异性抗HLA抗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肾移植致敏(PRA〉50%)受者用彤新蛋白A免疫吸附柱行IA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血免疫球蛋白及PRA水平。结果:10例患者IA治疗次数为4~15次(中位数9)。所有患者IA治疗后血清总IgG水平都明显下降(P〈0.001),IgA和IgM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RA8例转阴,1例〈30%,1例仍为100%。结论:对于肾移植致敏受者,IA是一种特异性高、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翼腭窝的CT三维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三维成像评价翼腭窝解剖结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Philips Mx8000型多层CT检查仪对5个成人头颅标本进行准直1mm或0.5mm的容积采集,并将数据输入配套Mxview工作站(SGI02)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包括容积显示(VR)和三维正交多平面重建(MPR)。鼻腔内侧壁相关结构进行测量并与标本测量进行对比。结果:CT三维正交多平面重建图像可以十分清楚地显示翼腭窝结构及其6个通路结构,VR可以清楚、准确地显示鼻腔内侧壁结构,并均可以获得准确测量。结论:CT容积采集结合合理的三维重建可以直观、立体地显示翼腭窝解剖及其相关通连结构。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手术11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117例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男性39例,女性78例,年龄为25~74岁,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ascopic appendectomy,LA)46例;LC 肝囊肿去顶减压术15例;LC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6例;LC 肝、肾囊肿去顶减压术3例;LC 腹腔镜脾切除、门奇静脉联合断流术7例;LC 腹腔镜胃肠间质瘤切除术6例;LC 腹股沟疝修补术3例;LC 结直肠癌根治术8例;LC 粘连松解术6例;LC 子宫肌瘤剔除术6例;LC 卵巢囊肿剥除术10例;LC 肾脏错构瘤切除术1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中转开腹1例,胆漏1例,无感染、出血和胆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平均为5.7 d。结论只要严格掌握各自疾病的手术治疗原则及联合手术的适应证,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腹部病变的腹腔镜联合处理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灵活方便和多病联治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