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5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13篇
内科学   164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72篇
综合类   1231篇
预防医学   24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38篇
  1篇
中国医学   385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370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分型,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虽然在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肺腺癌的相关治疗已取得突破性的进步,但是肺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仍然很低,只有约15%。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措施。最近的十几年中,很多研究者发现铁死亡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肿瘤免疫也为患者带来了曙光,铁死亡与肿瘤免疫协同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将铁死亡以及其在肺腺癌和肿瘤免疫中作用进行总结论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CD40靶向小干扰RNA(即短发夹RNA,shRNA)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纯系SD大鼠为供体,纯系Wistar大鼠为受体,行同种异体右后肢移植。27只大鼠肢体移植后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注射梭华一Sofast(15μl)-siCD40—2,pSilencer(100μg)载体复合物600μl;空载体对照组,在肢体移植后,即注射Sofast(15μl)-pSilencer4.1-CMVneo(100μg)空载体复合物600μl;生理盐水对照组,在肢体移植注射生理盐水600μl。观察移植物排斥反应征象及存活情况,并于第7天对产生免疫耐受大鼠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同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其他组相比.实验组移植物发生排斥反应的时间及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13d),未见排斥反应征象,其他组均于术后近期发生排斥反应;实验组大鼠对供体的淋巴细胞呈现低反应性,移植的供体同系大鼠的肢体得以存活。实验组移植物细胞凋亡率低于其他组。结论在术后不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CD40靶向的shRNA干扰可以抗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3.
周英杰  秦帅  田春燕  李星  李竹英 《中国中医急症》2023,(10):1707-1712+1732
目的 对小青龙汤干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时限均自建库起至2022年11月1日,经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后,纳入最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对纳入文献的结果及结论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PRISMA声明对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应用AMSTAR 2量表对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运用GRADE系统对所有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 共纳入7篇符合的文献,描述分析结果显示,小青龙汤干预组相比西医对照组可有效改善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小;PRISMA得分为15~24.5分;AMSTAR 2示1篇文献为中等质量,6篇为极低质量;共31项结局指标纳入GRADE系统,其中2项为中级,8项为低级,21项为极低级。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小青龙汤干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确有优势,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但文献的报告质量、方法学质量及证据质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54.
杨建飞  鞠斓宁  魏来 《中国中医急症》2023,(10):1829-1831+1839
《脾胃论》中曾提出“调和脾胃,心无凝滞”的理论,启示我们胸痹的防治可以从调和脾胃的角度出发。周亚滨教授认为胸痹属本虚标实之证,以心脾虚为本,痰瘀实为标,在治疗时不拘泥于化痰药及活血药的应用,而是更加注重顾护后天之本的脾胃,同时还重视养心安神药物的应用。胸痹病位在心,与脾胃关系密切,所以周亚滨教授认为“健脾养心,化痰祛瘀”为本病的主要治法。本文总结了周亚滨教授从脾胃论治胸痹的经验,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5.
目的:基于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与Apriori算法探索针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的选穴规律。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PSUI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利用R3.6.1进行集合可视化分析与Apriori算法分析针灸治疗PSUI的选穴规律。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22篇,针灸处方22个,涉及腧穴24个,腧穴出现总频次116次。其中,应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为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腧穴归属以任脉为主;分布以腹部、下肢及骶部为主。集合可视化分析、腧穴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腧穴组合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与三阴交是针灸治疗PSUI的核心腧穴。结论:针灸治疗PSUI腧穴处方以温阳化气利水为主,重点应用特定穴,选穴以病变脏腑膀胱近部(腹部及骶尾部)任脉、膀胱经腧穴为主,佐以下肢脾胃经腧穴,契合本病的病机及女子生理特点,运用集合可视化分析系统有助于总结PSUI针灸处方选穴规律。  相似文献   
56.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多表现为损伤节段以下肢体的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现代医学表明,针刺方法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出现的组织水肿、炎性反应、缺血缺氧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继发性损伤。本研究将从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改善微环境抑制因素与重建神经传导通路等多方面进行阐述。针刺方法对于脊髓损伤治疗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早期疗效的预测指标,为中医补肾治法联合西药治疗AA提供预后参考指标。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19家医院就诊并采用补肾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6个月有效的126例患者,评价其治疗4个月时的疗效,根据治疗4个月时的疗效评价结果将其分为4个月有效组和4个月无效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疾病分型[包括重型AA(SAA)、非重型AA(NSAA)]、病程、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及基线血象水平[包括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AN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网织红细胞(RET)]、T淋巴细胞及亚群、T-box转录因子(T-bet)、GATA家族转录因子-3(GATA-3)表达水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4个月有效组在20岁≤年龄<40岁及60岁≤年龄<80岁患者占比较高(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疾病分型(SAA/NSAA)、病程、有无合并症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个月有效患者治疗前HGB、WBC、ANC、PLT基线水平明显高于治疗4个月...  相似文献   
58.
带下病为中医常见的四大妇科疾病之一,该病可见于现代医学的闭经性阴道炎、卵巢早衰、子宫颈炎、不孕、妇科肿瘤等疾病,临床上呈现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多以抗生素治疗,疗效有限。自清代傅青主起,诸位医家多从湿辨带。现代医家对带下病的认识有诸多发挥,认为带下病多湿邪化热、夹痰、结瘀,而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带下病产生的重要因素。本文着重探讨现代中医治疗带下病的诊疗特点,从对带下病的病名认识出发,结合历代古籍文献,旨在为现代中医诊治“带下病”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9.
B超诊断肝包虫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性 ,42岁 ,因右上腹疼痛 2个月而就诊。B超所见 :右肝斜径 14 6cm ,左肝前后径 8 7cm ,被膜光整 ,实质回声略增强、增精 ,于左外叶、右前叶内分别探及 2 43cm× 2 82cm、3 .0 6cm× 3.17cm的圆形无回声区 ,其周边规整 ,内部被多个细线样稍强回声分隔成多个小的无回声区 ,整个无回声区似“车轮状”另于右后叶探及一 2 .47cm× 2 .44cm的等回声区 ,其周边规整 ,可见很窄的低回声晕 ,内部可见少许的液性暗区 ,B超提示 :肝包虫病 ,多发病灶型 (左外叶与右前叶一多房囊肿型 ,右后叶一实块型 )。血象 :嗜酸性粒细胞增…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对血小板(PLT)的影响,分析影响PLT的临床因素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等19个分中心的AA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基础治疗,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观察患者PLT变化情况,分析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AA患者的临床因素特征。结果:AA患者接受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4个月后,PLT较基线值增长且恢复正常的有13例,PLT较基线值增长未恢复正常的有66例。对一般资料分析显示,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血常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红蛋白≥60 g/L时、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时、网织红细胞比率<0.5%时,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越容易恢复正常(P<0.05)。对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分析显示,CD3+CD19-<60%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PLT更容易恢复正常(P<0.05)。结论:当AA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越低、血红蛋白≥60 g/L、中性粒细胞数值越高、网织红细胞比率<0.5%、CD3+CD19-<60%且越低时,以补肾填精方联合西药治疗,AA患者的PLT更容易增加并恢复正常(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