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比较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多模式镇痛(治疗组)和常规多模式镇痛(对照组)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手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术后6月膝关节功能评估的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TKA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例(n=24)。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2种方案作为术后镇痛方式。2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在围手术期,采用静息、被动、主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患者的疼痛评分。观察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相关并发症等指标。在术后6月随访时,根据膝关节学会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各项指标提示治疗组患者术后2 d内镇痛效果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及6月后膝关节功能2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配合以多模式镇痛可以有效地缓解TKA患者术后早期疼痛,特别是48 h以内的急性疼痛,从而促进患者膝关节的早期功能恢复,但并不增加全身不良反应,是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经典Wnt信号通路胞外拮抗因子Dkk1对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以C3H10T1/2为目的细胞,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BMP9过表达,联用重组腺病毒Dkk1抑制经典Wnt信号通路。检测各处理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变化、钙盐沉积、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桥素(osteopontin,OPN)变化;体内异位成骨实验分析Dkk1对BMP9诱导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BMP9可诱导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Dkk1显著降低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ALP活性(F=1 467.21,P=0.000)、钙盐沉积、OC(F=32.95,P=0.000)和OPN(F=127.23,P=0.000)蛋白表达;异位成骨模型中Dkk1抑制BMP9诱导的C3H10T1/2成骨分化和骨块成熟。结论:Wnt信号通路胞外拮抗因子Dkk1可降低BMP9诱导的C3H10T1/2成骨分化,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可能需要经典的Wnt信号通路参与。  相似文献   
73.
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为基础,探讨硝唑尼特(nitazoxanide,NTZ)对骨肉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化合物靶点预测数据库,筛选NTZ在骨肉瘤治疗中的潜在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在Cytoscape软件中对蛋白互作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计算度值,将排名前20的基因视为关键靶基因。借助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预测药物潜在作用途径。通过体外实验验证NTZ的抗骨肉瘤的作用,设置NTZ处理组0,10,20,30,40 μmol·L-1和0.05%DMSO对照组分别作用于骨肉瘤细胞143B细胞,结晶紫、MTT实验检测NTZ对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迁移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NTZ作用于骨肉瘤的潜在靶点共有78个;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涉及306个条目,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分析得到80个条目,涉及肿瘤通路、细胞周期信号通路、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ErbB)信号通路等。实验结果表明,NTZ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诱导凋亡,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信号通路关键分子ERK1/2的磷酸化显著抑制。结论 NTZ对骨肉瘤的作用涉及多靶点、多过程,能调节ERK1/2信号通路,有效抑制骨肉瘤。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UW液低温保存方法对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结构、细胞活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坐骨神经4℃条件下用UW液保存(UW组),分别保存1、4、6周,以新鲜坐骨神经作对照(对照组).HE染色和透射电镜扫描观察组织结构改变;LIVE/DEAD Viability/Cytotoxicity试剂盒和TUNEL法分别评估细胞活性和凋亡程度;Western blot 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的表达以了解免疫原性改变.结果 各保存时相点UW组神经外膜和雪旺细胞基底膜结构均较完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各UW组细胞活性程度降低,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ICAM-1和MHCⅡ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4、6周组TUNEL阳性细胞数均高于1周组(P<0.05),ICAM-1和MHCⅡ表达均低于1周组(P<0.05),但4、6周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UW液低温保存方法能有效维持周围神经组织神经外膜和雪旺细胞基底膜结构完整性,并降低保存神经的免疫原性,但有效维持神经组织细胞活性的时限不超过1周.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UW液低温保存方法对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结构、细胞活性及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坐骨神经4℃条件下用UW液保存(UW组),分别保存1、4、6周,以新鲜坐骨神经作对照(对照组)。HE染色和透射电镜扫描观察组织结构改变;LIVE/DEAD Viability/Cytotoxicity试剂盒和TUNEL法分别评估细胞活性和凋亡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的表达以了解免疫原性改变。结果各保存时相点UW组神经外膜和雪旺细胞基底膜结构均较完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各UW组细胞活性程度降低,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ICAM-1和MHCⅡ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4、6周组TUNEL阳性细胞数均高于1周组(P<0.05),ICAM-1和MHCⅡ表达均低于1周组(P<0.05),但4、6周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UW液低温保存方法能有效维持周围神经组织神经外膜和雪旺细胞基底膜结构完整性,并降低保存神经的免疫原性,但有效维持神经组织细胞活性的时限不超过1周。  相似文献   
76.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临床及影像学两方面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及并发症等进行评估。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10~22个月)。2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6周;无螺钉松动或断裂,无内固定失效发生。2例(10%)患者发生成角畸形愈合(<7°);6例(30%)患者出现轻微跛行;4例(20%)患者患侧踝关节活动度较对侧减少20°以上;3例(15%)患者未能恢复受伤前工作;1例(5%)患者发生晚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3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7.
刘建伟  安洪  肖奇  黄力 《海南医学》2012,23(21):32-34
目的观察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PLIF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Nakai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42例患者随访1~6年,术后滑脱椎体平均复位率为92.5%,术后平均椎间隙高度为10.2mm,较术前增加5.2mm;植骨融合率为95.2%,平均融合时间6个月;临床症状按Nakai标准:优34例,良6例,可2例。结论经后路自体髂骨椎体间植骨结合椎弓根固定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植骨融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8.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外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脊髓损伤后继发伤往往是患者的主要损害。近年来发现核转录因子(NF-kB)信号转导途径在脊髓损伤后炎症细胞、神经元和内皮细胞中的活化,活化的NF-kB主要通过调控靶基因转录生成的产物(如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等)来参与继发损伤的过程。本文就NF-kB信号转导途径与急性脊髓损伤继发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9.
背景与目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浸润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探索miR-99a对单核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细胞生长、侵袭的影响。方法:检测EC组织中巨噬唾液酸蛋白(macrosialin)CD68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人EC细胞系HEC-1B、RL95-2培养上清液诱导人单核细胞U937向TAM(M2型巨噬细胞)分化;将人工合成的miR-99a模拟物片段转染至诱导后的巨噬细胞,转染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相关因子CD68、CD163以及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crophage mannose receptor)CD206表达量变化,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巨噬细胞分泌相关细胞因子IL-12、IL-4和IL-10分泌量变化;将转染miR-99a的诱导后巨噬细胞与EC细胞共培养,运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transwell法检测其对EC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EC组织CD68高表达并与肿瘤肌层浸润及血管生成呈正相关;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成功诱导单核细胞向M2型TAM极化。转染miR-99a后单核细胞组CD68及CD163表达较对照组下降(P<0.01),而CD20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进一步证实上述表达变化;ELISA结果发现,转染miR-99a诱导后巨噬细胞中IL-12分泌增多(P<0.01),而IL-4、IL-10分泌减少(P<0.01),提示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受抑制。将诱导后巨噬细胞与EC细胞共培养,共培养后EC细胞增殖侵袭能力较对照组增加,而转染miR-99a模拟片段至诱导后巨噬细胞能够抑制其对增殖(P<0.01)及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诱导后巨噬细胞中过表达miR-99a后细胞中mTOR及其通路受到抑制。结论:EC间质巨噬细胞浸润与肿瘤肌层浸润及血管新生相关,miR-99a能够逆转单核细胞向M2表型极化,并抑制EC细胞介导TAM的促EC细胞生长和侵袭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mTOR通路产生。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土木香内酯(alantolactone,ALT)对人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4、6、8、10 μmol/L)的ALT处理人骨肉瘤143B细胞后,用结晶紫染色法和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 小室法、Hoechst33258 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凋亡水平,用qPCR及Western blotting(WB)分别检测细胞中E-cadherin 和N-cadherin、caspase-3、cleaved-caspase-3(c-caspase-3)、PARP和cleaved-PARP(c-PARP)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T细胞淋巴因子或淋巴增强因子(T cell lymphocyte factor/lymphoid enhancer factor,TCF/LEF)转录活性,qPCR及WB检测β-catenin 及MMP-7、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LT能够抑制骨肉瘤143B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促进细胞凋亡(P<0.05 或P<0.01)。经8、10 μmol/L ALT处理后,143B细胞中PARP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上调,c-caspase-3 和c-PARP 蛋白水平表达增加(均P<0.05);E-cadherin mRNA 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N-cadherin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同时TCF/LEF 转录活性明显下降(P<0.05 或P<0.01),β-catenin、MMP-7 和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 或P<0.01)。结论:ALT通过抑制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抑制人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